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3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70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86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93篇
内科学   188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88篇
预防医学   256篇
药学   74篇
  1篇
中国医学   70篇
肿瘤学   25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59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77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69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病毒的进化分析马金奇作者单位:100052北京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病毒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1996年12月28日收稿1997年2月16日修回病毒是自然界中结构最简单的致病原之一。同对许多物种的研究一样,在病毒的进化研究中,虽然对它的起源...  相似文献   
12.
星形胶质细胞缝隙连接与缺血性脑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是一种在进化上很古老的结构,广泛分布于包括无脊椎动物在内的多个种属和同一种属的多种组织中。它是进行细胞间直接信息交流的基础.这种交流无须借助第二信使途径,因此被称为直接通讯,又称为缝隙连接细胞间通讯(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星形胶质细胞间存在大量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究山东、贵州、江西微小扇头蜱携带感染各种无形体类病原体情况,鉴定无形体物种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方法 从山东、贵州、江西采集微小扇头蜱,混样后提取DNA,用无形体特异性的引物进行检测。基于获得的无形体16S基因序列用PhyML构建进化树。结果 从山东省的蜱中检出8份阳性,测序结果显示均为边缘无形体,与已知种同源性100.00%;贵州省的蜱中检出23份阳性,测序结果显示均为博乐无形体,与已知种同源性99.76%~100.00%。结论 山东和贵州地区分别存在边缘无形体和博乐无形体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
从加亚嘉西科逆转录病毒(JSRV)的基因组、JSRV的致瘤信号传导途径、JSRV与宿主共进化方面综述了JSRV的研究进展.JSRV引起的羊肺腺瘤(SPA)与人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极相似,通过对SPA的研究,不仅为BAC早期诊断及预防该病提出新方法,而且为揭示BAC的分子发病机制及探索其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滇西北地区分离的版纳病毒进行系统鉴定,明确与云南其他地区分离株的差异.方法 对2005、2006年从滇西北地区分离的3株版纳病毒进行形态学、基因组带型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测定第12片段核苷酸序列,进行序列的同源性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从2005、2006年滇西北蚊虫标本中分离到的3株版纳病毒为直径约70 nm、无包膜、有双层衣壳的球形颗粒,基因组带型为6-6分布.3株版纳病毒问第12片段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与云南其他地区和印度尼西亚版纳病毒毒株的最大同源性分别为98%和90%;系统进化分析显示滇西北分离株和云南其他地区分离株共同形成一个分枝;第12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比较发现我国版纳分离株和印度尼西亚毒株间存在共同的氨基酸残基差异.结论 首次从滇西北地区蚊虫中分离到3株版纳病毒,基因序列分析显示滇两北分离株和云南其他地区分离株同源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从加亚嘉西科逆转录病毒(JSRV)的基因组、JSRV的致瘤信号传导途径、JSRV与宿主共进化方面综述了JSRV的研究进展.JSRV引起的羊肺腺瘤(SPA)与人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极相似,通过对SPA的研究,不仅为BAC早期诊断及预防该病提出新方法,而且为揭示BAC的分子发病机制及探索其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天然免疫与获得性免疫的进化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刘燕明 《免疫学杂志》2001,17(Z1):20-23
免疫有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种类型,它们有不同的机制和起源.天然免疫可识别某些"非己”细胞或分子并加以清除;获得性免疫则对分子抗原表位进行识别,按抗原提呈细胞等有无协同信号(发育阶段/类型)而有所区别.两者有不同的生物学起源与意义;天然免疫源于防御入侵者的需求,获得性免疫则源于系统及个体自身发育中调节细胞发育的需求.两者嫁接性混合进化形成了复杂的可识别"自己/非己”的免疫系统,并留下了神奇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19县市小兽体表蚤类的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云南省19县市小兽体表蚤类生态位进行研究,并初步探讨两者间协同进化关系。采用Levins模型和Cowell-Futuymas模型分别测定47种小兽体表部分主要蚤种的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指数。生态位宽度最宽的是特新蚤(0.0987),其次是近端远棒蚤二刺亚种(0.0749)、低地狭臀蚤(0.0734),最窄的为伍氏病蚤(0.0216)。方叶栉眼蚤与近端远棒蚤二刺亚种生态位重叠指数最高(0.5),与伍氏病蚤的重叠指数最低(0.0021)。印鼠客蚤与缓慢细蚤生态位重叠指数最高(0.8660),与无值大锥蚤最低(0.0048)。蚤类生态位宽度值低,表明其与宿主动物之间的协同进化程度相对较高;生态位宽度值高,表明其与宿主动物之间的协同进化程度较低。两种蚤的生态位重叠值高,表明其在宿主选择上趋于相同或相近;反之,则差异较大。生态位宽度可以作为蚤类与其宿主动物间协同进化的一个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9.
从加亚嘉西科逆转录病毒(JSRV)的基因组、JSRV的致瘤信号传导途径、JSRV与宿主共进化方面综述了JSRV的研究进展.JSRV引起的羊肺腺瘤(SPA)与人的细支气管肺泡癌(BAC)极相似,通过对SPA的研究,不仅为BAC早期诊断及预防该病提出新方法,而且为揭示BAC的分子发病机制及探索其基因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金黄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引起人类感染性疾病的首要病原菌,可以引起从皮肤软组织感染到危急人类生命的一系列疾病,如心内膜炎、肺炎、毒素休克综合征(TSS)等。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葡萄球菌(MRSA)多重耐药严重,通常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等多种抗菌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