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59篇
  免费   8579篇
  国内免费   10142篇
耳鼻咽喉   1061篇
儿科学   1954篇
妇产科学   1983篇
基础医学   11276篇
口腔科学   2332篇
临床医学   15218篇
内科学   17569篇
皮肤病学   2550篇
神经病学   3752篇
特种医学   35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61篇
外科学   10368篇
综合类   39855篇
预防医学   5857篇
眼科学   2710篇
药学   16763篇
  161篇
中国医学   7623篇
肿瘤学   8139篇
  2024年   1090篇
  2023年   3348篇
  2022年   3013篇
  2021年   3629篇
  2020年   3149篇
  2019年   3643篇
  2018年   1985篇
  2017年   3208篇
  2016年   3659篇
  2015年   3985篇
  2014年   5668篇
  2013年   5735篇
  2012年   8224篇
  2011年   9261篇
  2010年   8577篇
  2009年   8910篇
  2008年   9469篇
  2007年   9045篇
  2006年   8543篇
  2005年   8289篇
  2004年   7151篇
  2003年   6205篇
  2002年   5068篇
  2001年   4560篇
  2000年   3272篇
  1999年   2600篇
  1998年   2147篇
  1997年   1927篇
  1996年   1721篇
  1995年   1477篇
  1994年   1203篇
  1993年   738篇
  1992年   593篇
  1991年   570篇
  1990年   423篇
  1989年   432篇
  1988年   133篇
  1987年   94篇
  1986年   56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观察固本益气方辅助同步放化疗治疗脑额叶胶质瘤术后患者疗效及对炎性细胞因子、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脑额叶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8例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观察组58例在此基础上加用固本益气方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统计2组临床疗效、随访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2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17(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HGF水平及卡洛夫斯基功能状态评分(KPS)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治疗总有效率、KPS评分和术后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CD8~+及IL-17、TNF-α、HGF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结论固本益气方辅助同步放化疗用于脑额叶胶质瘤术后患者可有效促进残存肿瘤缩小,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提高生存质量,下调IL-17、TNF-α及HGF水平,延长生存时间,并有助于降低药物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医院感染病原学分析及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表达研究。 方法 选择舟山市普陀区人民医院和浙江省人民医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71例,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及主要病原菌耐药情况。取患者骨髓组织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HIF-1α、VEGF和Bcl-2表达,以平均光密度值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 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171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54例(医院感染率为31.58%);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口腔和胃肠道为主,分别占35.19%、24.07%和16.67%;共分离病原菌71株,革兰阴性菌39株占54.93%;71株病原菌中,肺炎克雷伯菌15株占21.13%、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占16.90%、铜绿假单胞菌10株占14.0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株占12.68%。分离的革兰阴性菌中,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哌酮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53.33%;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60.00%。分离的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75.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率较高,耐药率为66.67%。感染组骨髓组织中HIF-1α和VEGF平均光密度值高于未感染组而Bcl-2平均光密度值低于未感染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急性白血病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率较高,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感染患者骨髓组织中HIF-1α和VEGF呈高表达而Bcl-2呈低表达,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题释义: 细胞膜片技术:是在体外接种培养高密度的细胞,使其相互融合生长至100%而形成的透明致密膜状物。该技术不需要胰酶消化即可收集细胞,因此保留了大量的胞外基质、细胞间连接以及细胞-基质连接等结构。目前细胞膜片技术已成为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已被推广应用于牙周膜、角膜、心脏、软骨、食管等多种组织器官修复。 成骨细胞:主要由内外骨膜和间充质始祖细胞分化而来,在复杂的骨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主要的功能,承担着骨基质的合成、分泌和矿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能定向分化为成骨细胞,其成骨分化过程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细胞因子的调控、遗传因素和激素水平等。背景:现阶段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成骨分化的影响和作用机制还尚未可知,如何将生长因子与组织工程细胞膜片技术相整合,最终将其用于骨缺损修复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单独及联合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构建细胞膜片,选用不同质量浓度的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单独及联合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CCK-8法结合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确定2种因子促进膜片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最佳有效质量浓度;然后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进行成骨诱导,通过大体及显微镜观察、Vonkossa染色、茜素红染色、RT-PCR检测相关成骨标志物来评估诱导效果。 结果与结论:单独应用骨形态发生蛋白2可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最佳质量浓度为100 μg/L(P < 0.001),单独应用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能加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增殖,最佳质量浓度为20 μg/L(P < 0.001),而联合应用既可以促进膜片增殖又能提高其碱性磷酸酶活性(P < 0.001);经成骨诱导后,4组膜片在形态学上无明显差异,均能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的成骨分化,其中联合组钙结节最明显(P < 0.001),可显著促进膜片晚期成骨分化并抑制其早期成骨分化,具有明显的协同促进作用(P < 0.001)。结果表明,骨形态发生蛋白2和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2联合应用时具有协同作用,既可以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膜片增殖,又能显著增强其成骨诱导能力。ORCID: 0000-0003-1918-579X(何惠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干细胞;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脂肪干细胞;肿瘤干细胞;胚胎干细胞;脐带脐血干细胞;干细胞诱导;干细胞分化;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归脾丸加减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免疫功能、白细胞介素2(IL-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8年6月山东省济南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条件的围绝经期功血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归脾丸加减治疗,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IL-2、sIL-2R、凝血功能、子宫内膜厚度、激素水平、症状积分变化;完成治疗后统计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1)完成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IL-2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CD8+、sIL-2R则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CD8+、sIL-2R显著低于于对照组,余均高于对照组(P<0.05)。2)完成治疗后2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完成治疗后2组黄体生成素(LH)、促排卵生成素(FSH)、雌二醇(E2)、孕酮(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完成治疗后2组月经周期、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天数、神疲乏力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以上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完成治疗后观察组胃肠道反应、体质量增加、肝功能异常、乳房胀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丸加减能提高围绝经期功血患者免疫功能,抑制IL-2、sIL-2R,改善凝血功能,从而改善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Toll样受体4(TLR4) mRNA及其下游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肝衰竭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ETM)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关系,并探索温阳解毒化瘀颗粒对内毒素介导的肝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8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TLR4单克隆抗体组和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8.925 g·kg^-1)。采用D-半乳糖胺(D-Gal)腹腔注射建立肝衰竭IETM模型,TLR4单克隆抗体组和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在造模前5 d给予温阳解毒化瘀颗粒溶液灌胃,正常组、模型组以等容积蒸馏水代替,直至处死。各组分别在24,48,72 h随机处死大鼠并采集标本。检测24,48,72 h各组时间点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TLR4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肝组织TNF-α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凋亡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ALT,AST升高,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加重,TLR4mRNA,TNF-α表达均增高(P<0.05,P<0.01),肝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毒化瘀颗粒组ALT,AST显著降低(P<0.01),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5),TLR4 mRNA,TNF-α表达显著下降(P<0.01),肝细胞凋亡率亦显著降低(P<0.01)。结论:TLR4 mRNA,TNF-α在肝衰竭时与肝细胞凋亡呈正相关,温阳解毒化瘀颗粒能够改善肝衰竭IETM大鼠肝功能,减轻肝细胞损伤,减少肝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肝脏TLR4 mRNA表达,抑制TNF-α释放,降低肝细胞凋亡率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血清miR-206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漯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9例PCOS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期选取60例月经规律健康女性为对照组,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血脂,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催乳素(PRL)、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总睾酮(TT)、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及雄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检测血清miR-206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IGF-1水平。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无明显异常(P0. 05),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FBG)、FINS及HOMA-IR水平明显升高(P0. 05)。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PRL、E2、LH/FSH、TT及DHEAS水平明显升高(P0. 05),SHBG水平明显下降(P0. 05)。(2)与对照组比较,PCOS组血清miR-206水平明显降低,血清IGF-1水平明显升高(P0. 05)。(3)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206水平与PCOS患者FINS、HOMA-IR呈明显负相关(P0. 05),血清IGF-1水平与PCOS患者TG、FINS及HOMA-IR呈明显正相关(P0. 05)。多元逐步分析结果显示,HOMA-IR是PCOS组血清miR-206、IGF-1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血清miR-206表达与IGF-1呈明显负相关(P0. 05)。结论 miR-206在PCOS患者血清中明显低表达,IGF-1呈高表达,二者与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在化脓性关节炎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价值,为感染性疾病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50例化脓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化脓性关节炎组,选取同期35例单纯骨关节炎患者作为骨关节炎组,选取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血液中sTREM-1、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对化脓性关节炎组和骨关节炎组患者关节液中sTREM-1水平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患者sTREM-1、CRP及ESR水平在化脓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价值,观察化脓性关节炎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三组研究对象血液sTREM-1水平、血液CRP水平、ES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化脓性关节炎组患者指标水平最高;化脓性关节炎组患者关节液sTREM-1水平为(82.05±62.97)ng/L高于骨关节炎组的(43.36±7.48)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28,P<0.001);关节液sTREM-1、血液sTREM-1、CRP水平诊断化脓性关节炎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3、0.841、0.785;关节液sTREM-1水平较低的化脓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分布优于关节液sTREM-1水平较高的患者(Z=2.260,P=0.024)。结论化脓性关节炎表现为关节液和血液sTREM-1表达水平的上调,可作为诊断化脓性关节炎的辅助指导,术前检测关节液sTREM-1水平也有助于预测手术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研究壮药拔毒生肌膏对氧化应激性难愈合创面大鼠的作用。方法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氧化应激模型组24只、贝复济阳性对照组24只、拔毒生肌膏实验组24只、假手术组24只,采用表柔比星复合皮肤缺损建立72只氧化应激性创面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大鼠造同样大小创面,模型组与假手术组外敷生理盐水纱条,每天换药一次。分别在建模后3、6、12天计算各组大鼠创面愈合率,比浊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溶菌酶含量,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各组大鼠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EGF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大鼠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VEGF含量。结果壮药拔毒生肌膏和贝复济可以显著提高氧化应激模型大鼠6天和12天后创面愈合率(P0.05);壮药拔毒生肌膏可以显著提高氧化应激模型大鼠12天后血清和组织EGF含量以及3天后血清溶菌酶、EGF、VEGF含量(P0.05);与模型组相比,拔毒生肌膏组3天后、6天后、12天后组织VEGF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创面水肿及炎性反应严重,肉芽组织生长缓慢,壮药拔毒生肌膏干预后可以减轻水肿及炎性反应,促进肉芽组织新生。结论壮药拔毒生肌膏对氧化应激模型大鼠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并能改善创面组织生长情况,其作用与促进EGF、VEGF表达及提高溶菌酶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