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72篇
  免费   2692篇
  国内免费   2284篇
耳鼻咽喉   209篇
儿科学   382篇
妇产科学   395篇
基础医学   4544篇
口腔科学   619篇
临床医学   8075篇
内科学   4166篇
皮肤病学   392篇
神经病学   607篇
特种医学   1623篇
外国民族医学   35篇
外科学   1763篇
综合类   13564篇
预防医学   5321篇
眼科学   830篇
药学   5194篇
  36篇
中国医学   2213篇
肿瘤学   1880篇
  2024年   242篇
  2023年   992篇
  2022年   954篇
  2021年   1055篇
  2020年   1066篇
  2019年   1046篇
  2018年   667篇
  2017年   1000篇
  2016年   1132篇
  2015年   1461篇
  2014年   2104篇
  2013年   2225篇
  2012年   3005篇
  2011年   3315篇
  2010年   2910篇
  2009年   2817篇
  2008年   3247篇
  2007年   2739篇
  2006年   2416篇
  2005年   2887篇
  2004年   2006篇
  2003年   1971篇
  2002年   1702篇
  2001年   1413篇
  2000年   1363篇
  1999年   1131篇
  1998年   1042篇
  1997年   857篇
  1996年   673篇
  1995年   551篇
  1994年   410篇
  1993年   285篇
  1992年   265篇
  1991年   250篇
  1990年   240篇
  1989年   184篇
  1988年   86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EB病毒 (EBV)属人类疱疹病毒 ,与人类多种疾病相关联。目的  本研究探讨EB病毒感染与恶性血液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法检测 38例血液肿瘤性疾病患儿骨髓细胞EBV -DNA。结果38例患儿骨髓EBV -DNA阳性检出率 6 1 % ( 2 3/38)。5例恶性淋巴瘤患儿均为阳性 ,急性白血病 (A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再生障碍性贫血 (A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TP)患儿阳性率较高 ,其余病例均为阴性。对照组 1 0例非血液病发热患儿仅 1例阳性。结论  EBV感染与血液肿瘤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愈后关系密切。EBV感染可促使病情恶化或难治。同时对伴有不明原因发热的患儿除考虑肿瘤性发热外 ,应警惕因免疫功能异常导致的EBV易感因素 ,尽早动态检测EBV -DNA ,及时合理治疗。由于病人免疫力低下 ,对EBV病毒的免疫应答功能降低 ,抗体反应法作EBV常造成假阳性结果。本方法简便、快速、特异、敏感 ,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儿童病毒性脑炎62例临床及病毒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组儿童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差异及脑脊液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 选取首都儿科研究所2 0 0 2年 1月至 2 0 0 3年 2月收治的 6 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 ,根据年龄分为A组 ( <3岁 )、B组 ( 3~ 6岁 )、C组 ( >6岁 ) 3组。 ( 1)分析不同年龄组临床表现特点。 ( 2 )应用多重引物PCR方法对脑脊液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测 ,包括肠道病毒 (EV)、疱疹病毒 (HSV)Ⅰ、Ⅱ型、EB病毒、巨细胞病毒 (CMV) 5种。结果  ( 1) 3组患儿均有发热、嗜睡、烦躁、淡漠等症状 ;其他伴随症状 :A、B两组患儿中 2 4例 ( 6 2 5 % )伴有惊厥 ,C组中 2 2例 ( 95 7% )伴随头痛。 ( 2 )脑脊液病毒病原检测阳性者 39例 ( 6 2 9% ) ,其中EV 18例 ( 4 6 2 % ) ,HSVⅡ型 9例 ( 2 3 1% ) ,CMV、EB病毒各 6例 (各 15 4 % ) ,HSVⅠ型未检出。结论  ( 1)除发热、嗜睡以外不同年龄组病毒性脑炎患儿伴随症状不同。 ( 2 )应用多重引物PCR方法早期检测脑脊液病毒病原阳性率较高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探讨金属基质蛋白酶 2 (MMP 2 )和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因子 2 (TIMP 2 )蛋白及mRNA在内毒素 (LPS)致新生大鼠肺损伤中的作用。 方法 将新生 7日龄大鼠 88只随机分为八组 ,即生理盐水对照组 (对照组 ) ,LPS注射后 30min组 ,1h ,2h ,4h ,8h组 (每组 8只 ) ,16h组 (16只 ) ,2 4h组 (2 4只 ) ,其中 16h组死亡 8只 ,2 4h组死亡 17只。观察不同时间点存活大鼠肺组织大体、光镜和电镜下的病理改变 ,应用免疫组化和RT PCR方法分别检测肺组织MMP 2和TIMP 2蛋白及mRNA的表达改变。 结果 病理改变证实了新生大鼠肺出血的发生 ,对照组MMP 2mRNA和蛋白的表达相对值分别为 (0 .5 2 3± 0 .0 30 )和 (12 6 .2 0± 17.98) ;注射LPS后 4h和 8hMMP 2mR NA(0 .82 6± 0 .5 6 7)和MMP 2蛋白 (15 0 .77± 9.80 )表达达高峰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TIMP 2蛋白及mRNA的表达无明显改变。 结论 用LPS制备了新生大鼠肺出血的动物模型 ,肺组织MMP 2的降解作用明显增加 ,可能导致肺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快速、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检测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的方法,并观察中国北方健康人群中MTHFR C677T基因频率。方法:应用MGB探针的原理建立MTHFR C677T基因多态的检测方法,与传统PCR-RFLP方法作对照,共检测标本88例,并计算各基因型频率。结果:荧光定量方法可以快速完成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的检测,检测结果得到传统PCR-RFLP方法的证实。88例北京汉族正常人群MTHFR基因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为25%、42%和33%。结论:该方法准确、检测效率高,适用于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95.
<正> 研究人类精子染色体非整倍体是当今生殖医学领域的又一热点。早在1978年人们就用去透明带的仓鼠卵做精子穿透试验,进行精子非整倍体的研究,此项研究方法学复杂,不适合大样本量研究。近十年来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可以对成千上万条精子进行检测,大大促进了精子非整倍体的研究。这项技术已用于许多男性不育的非整倍体率的研究。最初的研究使用单色探针,其缺陷是不能区分精子染色体二体和二倍体。双色FISH就可鉴别二体和二倍体精子,近来的研究采用多色FISH,同时对精子的多条染色体进行非整倍体的研究,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非整倍体率与男性不育的关系。人精子FISH技术  相似文献   
996.
女性年龄与卵细胞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直接从卵细胞水平研究女性年龄与其卵细胞染色体非整倍体间的相关关系.方法取试管婴儿助孕技术后未能受精成功的卵细胞,采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卵细胞13,16,18,21和22号染色体的情况.结果卵细胞的非整倍体率为27.1%,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加,卵细胞的非整倍体率也随之上升,两者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r=0.88,P<0.001).结论女性年龄与其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间存在相关性,对于35岁以上行试管婴儿助孕术的妇女应同时进行遗传咨询.  相似文献   
997.
自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冻肉中沙门菌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评价自动酶联荧光免疫分析系统(VIDAS)检测冻肉中沙门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方法]使用VIDAS法和常规细菌培养法平行检测各种冻肉样品中沙门菌,以常规细菌培养法作参照,对VIDAS技术进行评价。[结果]155份样品中VIDAS检出沙门菌阳性10例,阴性145例;常规细菌培养法检测出VIDAS法阳性样本中的9例呈阳性,其余146例皆为阴性。VIDAS法用于冻肉沙门菌检测的灵敏度为100%,特异性为99%。[结论]VIDAS法检测冻肉中沙门菌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用于进出口冻肉的检测,可大大缩短检验时间,加快通关速度。  相似文献   
998.
解脲脲原体感染者与其正常携带者在量值间的区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 探讨解脲脲原体 (UU)感染者与其正常携带者数量的相关性。方法 以UU液体培养阳性为基础 ,选择 <2 4h ,2 4h~ ,4 8h~ ,72h~ ,96~ 1 2 0h培养阳性的标本进行培养鉴定药敏定量一步法和荧光聚合酶链反应 (PCR)定量测定。结果 液体培养≤ 4 8h阳性 2 6人 ,其中荧光PCR定量值≥ 1 0 6拷贝 2 2人 (84 .6 2 % ) ;>4 8h阳性 39人 ,荧光PCR定量值 <1 0 6拷贝 35人 (89.74 % )。培养鉴定药敏定量一步法≤ 4 8h培养阳性组与 >4 8h培养阳性组荧光PCR定量值比较 ,P <0 .0 5 ;>4 8~ 1 2 0h培养阳性组荧光PCR定量值比较 ,P >0 .0 5。结论 培养鉴定药敏定量一步法培养≤ 4 8h阳性或荧光PCR定量值≥ 1 0 6拷贝可作为界定感染者标准 ,培养 >4 8h阳性或荧光PCR测定值 <1 0 6拷贝可作为正常携带。培养鉴定药敏定量一步法可作为临床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标准方法  相似文献   
999.
HIV/AIDS患者基因变异与疾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HIV-1感染者/AIDS患者体内不同亚型HIV-1tat基因序列特征、突变特点及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采集辽宁省22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血液样本,提取含有整合HIV-1前病毒的基因组DNA,nested-PCR扩增后直接测序,并做序列排列比对、翻译和分析。结果22株辽宁省流行的HIV-1病毒分属B^ 及B^ /C重组亚型。AIDS患者体内病毒tat区第一显子发生氨基酸突变,58位点出现T取代A,无症状感染者未发现此变异。此外还发现7,20,24,59,62,64位点出现取代变异,这些变异在AIDS病组要高于无症状感染组。结论 B^ 和B^ /C重组亚型HIV-1tat基因第一外显子氨基酸序列发生的变异与疾病进展相关;同时还发现AIDS患者的tat基因第一外显子的其它一些取代变异。  相似文献   
1000.
少数民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基因突变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o dehydrogenase。G6PD)缺乏症的发生率、基因突变类型特点及分布特征。方法 对贵州省苗族、水族、瑶族2566人采用四氮唑蓝定性法初筛、G6PD/6PGD比值法验证,再经错配引物介导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分析法检测中国人常见的基因突变型。结果 检出G6PD缺乏症175例,其中苗族检出G1388A突变7例、G1376T突变1例、A95G突变6例、C1024T突变8例;水族检出G1388A突变12例、G1376T突变24例、A95G突变9例、C1024T突变2例;瑶族检出G1388A突变15例、G1376T突变7例。结论 贵州省是G6PD缺乏症的高发区,贵州省苗族、水族、瑶族中都存在G1388A、G1376T这两种中国人常见G6PD突变型。为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G6PD缺乏症的分布特征提供了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