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3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41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42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167篇
临床医学   614篇
内科学   263篇
皮肤病学   57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64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1073篇
预防医学   1211篇
眼科学   27篇
药学   569篇
  3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69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1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11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98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239篇
  2010年   226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80篇
  2005年   309篇
  2004年   202篇
  2003年   190篇
  2002年   127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研究医院部分重点科室医护人员鼻咽部携带致病菌的情况,以加强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方法采用涂抹采样和细菌分离鉴定方法,对某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等部分重点科室65名医护人员鼻咽携带致病菌进行检测。结果从65例医护人员鼻咽部标本中共分离病原菌29株。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分离率为66%,居首位。分离的主要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杆菌科、非发酵菌等。分离出多重耐药菌有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结论该医院重点科室医务人员鼻咽部普遍携带病原菌,且存在多重耐药菌,应加强医护人员病原菌携带率及其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992.
摘要 目的 了解气管插管急诊手术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特点。方法 通过病原菌分离鉴定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对某医院住院行气管插管患者急诊手术后下呼吸道感染及病原菌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共调查698例气管插管急诊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下呼吸道感染患者48例,感染率为6.88%。从48例感染患者送检标本中共培养出病原菌59株,含40株革兰阴性菌、17株革兰阳性菌和2株真菌。多因素分析提示,高龄、吸烟史、误吸、留置胃管以及气管插管≥2次是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气管插管急诊手术患者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率较高,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影响因素明确,应有针对性地制订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目的析2017-2019年武汉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方法资料来源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系统"中武汉市2017-2019年50家哨点医院报告的数据,按要求采集粪便/肛拭样本做病原学检测。结果武汉市2017-2019年共报告食源性疾病病例1 884例,采集样本1 025例,采样率为54.41%,阳性检出108例,检出率为10.54%。不同年份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最高(3.90%),其次为副溶血性弧菌(3.51%)和沙门氏菌(2.44%),不同病原菌检出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 884例监测病例中男女性别比1∶1.03,不同年龄分布中,≥60岁病例数占比最高(34.08%),其次为20~29岁(17.99%)和30~39岁(17.57%);5~8月病例报告最多,6~7月达高峰,8月以后病例报告数逐渐减少;不同职业人群分布中,离退休人员占比最高(38.75%),其次为干部职员(21.92%)和工人(9.13%);临床症状以消化系统和全身症状为主,消化系统症状主要为腹泻1 872例(99.36%)、腹痛912例(48.41%)、恶心415例(22.03%),全身症状主要为发热167例(8.86%)和口渴113例(6.00%);食源性疾病监测的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肉与肉制品(25.21%),其次为水产动物及其制品(19.80%)和未知食品(16.99%),可疑暴露食品的主要场所为家庭(71.97%),其次为快餐店或街头大排档(8.01%)和宾馆饭店(6.00%)。结论武汉市2017-2019年食源性疾病发病率较低,检出病原菌主要为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主要集中在≥60岁和20~39岁年龄组,职业分布主要为离退休人员和干部职员,多伴消化系统症状,食源性疾病可疑暴露食品主要为肉与肉制品和水产动物及其制品,场所为家庭和快餐店或街头大排档,今后应继续加强监测报告工作。  相似文献   
996.
洗衣机是清洗衣物的工具,但它自身其实是个藏污纳垢的地方,不知不觉就会对衣物产生二次污染。洗衣机的洗衣桶外面有个套桶,洗衣时,水会在这两个桶的夹层中间来回流动,排水不彻底致使洗衣机内的环境十分潮湿。时间长了。夹层就会附着大量的污垢,其中潜藏着各种致病菌。  相似文献   
997.
<正>肠球菌属是寄生于人体的条件致病菌,可感染人体各系统。近年来,肠球菌引起的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重视,其复杂的耐药机制给临床治疗造成了巨大的困难。笔者分析浙江省余姚市近4年来住院患者各类标本中获得的肠球菌属菌株,研究其感染部位的分布情况及其体外药敏试验情况,以期为临床合理利用抗生素以及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提供参考。1材料与方法1.1仪器及检测卡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法国生物梅  相似文献   
998.
非发酵菌广泛存在于医院环境中,虽多为条件致病菌,但由于具有复杂的耐药机制,极易表现为多重耐药,对临床抗感染治疗形成很大威胁。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近4年来临床无菌部位标本分离所得非发酵菌的耐药情况,将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99.
李莉莉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2):215-216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感染的预防及治疗分析。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75例烧伤患者及其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在175例不同烧伤面积患者中共有56例(32.0%)出现感染,共有5例患者死亡,占感染烧伤患者的8.93%。结论烧伤患者应采取严格的消毒、加强营养支持、避免滥用抗生素及注意体内正氮平衡等综合措施,才能更好的预防控制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00.
败血症是致病菌或者条件致病菌侵入血循环后进行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后所引起的急性全身性重症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主要以寒战、高热等临床表现为特征,但儿童败血症可无发热,甚至体温低于正常,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严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呼吸心跳加快,血压下降等[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