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2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4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8篇
  2篇
中国医学   11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
  目的  基于菌-脑-肠轴观察理肠饮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脑肠肽、肠道菌群的影响, 探讨其可能的疗效机制。  方法  纳入66例IBS-D肝郁脾虚证患者, 以2 ∶ 1比例随机分为中药组44例和西药组22例, 中药组予理肠饮口服, 西药组予培菲康联合得舒特口服, 疗程均为4周, 评估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2组患者的IBS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变化, 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 检测血清脑肠肽指标[血清P物质(Substance P, SP)及5-羟色胺(Serotonin, 5-HT)]表达水平及肠道菌群的组成情况。  结果  ① 治疗2周、治疗4周, 2组IBS-SSS评分均显著降低(P < 0.01), 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 < 0.01);治疗4周后, 2组患者中医证候总积分均显著降低(P < 0.01), 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 < 0.01), 且中药组临床愈显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P < 0.05, P < 0.01)。②治疗后, 2组患者血清SP含量均明显下降(P < 0.05), 中药组血清5-HT含量显著下降(P < 0.01),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α多样性分析提示, 治疗后2组肠道菌群的丰富度不同程度下降(P < 0.05, P < 0.01), 西药组菌群多样性较前下降(P < 0.05), 而中药组较前无明显差异(P>0.05);PCoA分析提示2组微生物群落构成均发生明显改变(P < 0.05), 且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 < 0.01)。其中, 中药组治疗后有显著优势的Biomarker为Clostridium_sensu_stricto_1、Bacteroides_plebeius等; 西药组治疗后有显著优势的Biomarker为ruminococcus_gnavus_group。菌群功能预测提示, 理肠饮治疗IBS-D的主要途径为糖代谢相关途径。④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  结论  中药复方理肠饮治疗IBS-D肝郁脾虚证疗效确切、安全, 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脑肠肽水平、调整肠道菌群结构、纠正菌群失衡状态、调控糖代谢相关菌群有关。   相似文献   
12.
脑和胃肠系统在生理病理上有着密切的联系,脑-肠轴学说的提出进一步加强了脑和胃肠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密切的认识。近年来对脑-肠轴理论的深入研究发现,胃肠道介导的脑-肠轴上行通路:神经、内分泌、免疫、脑肠肽、肠道菌群等对大脑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故本文从中医理论角度出发,结合脑-肠轴学说,探讨针灸治疗偏头痛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脑肠肽、脑肠轴在肠易激综合征模型中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揭示脑肠肽、脑肠轴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模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乳鼠分成IBS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2组,各10只.模型组用综合因素干预的方法造模,对照组则不做任何干预.采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检测两组幼鼠结肠、脊髓、丘脑组织中脑肠肽酪神经肽Y(NPY)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mRNA的表达.结果 IBS模型组中NPY在结肠、脊髓、丘脑组织中mRNA表达明显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5C~12.65,P均<0.01);cGRP在脑肠轴各个层面组织的表达IBS组明显较正常对照组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1~14.41,P均<0.01).结论 脑肠肽在IBS模型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儿童IBS的发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电针“足三里”对大白鼠胃酸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足三里能调整胃酸分泌、增加正常人胃酸排出量。实验进一步探讨其机理在于:去除迷走神经支配并不影响针刺对胃酸分泌的调整作用,电针可能引走大鼠内啡肽含量增多而使胃酸排出量增加;鉴于吗啡受体阻滞剂纳洛酮不能全部阻断针刺升高胃酸分泌量的效应,电针过程中影响胃酸分泌量的因素除内啡肽外可能还有其他脑肠肽。  相似文献   
15.
背景:有关脑一胃肠综合征的研究国内外多从临床应激性消化道出血角度来探讨,缺乏相关实验理论依据。目的:观察脑出血血肿高峰阶段,胃肠局部生长抑素通过旁分泌机制,对胃黏膜组织中胃泌素的调节作用,阐明脑出血时脑一胃肠综合征的发生与胃肠局部脑肠肽平衡失调的内在联系。设计: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和对象:实验地点: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动物采用Wistar大鼠40只。干预:建立大鼠脑出血动物模型,应用原位杂交技术分析胃肠局部表达生长抑素mRNA的阳性细胞变化,同期测定胃黏膜组织中胃泌素的含量。并与表达生长抑素mRNA阳性细胞计数值进行相关分析。主要观察指标:生长抑素mRNA的表达及胃泌素的活性测定。结果:脑出血的高峰期,胃肠局部生长抑素mRNA表达明显增强。与此同时。相同部位组织中胃泌素的含量明显升高,两者之间呈现显著的正相关(r=0.36;P&;lt;0.05)。结论:脑出血血肿形成的高峰期,通过上调生长抑素mRNA的表达和抑制胃泌素的产生,预防脑胃肠综合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计量诊断学的角度研究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构建IBS-D中医证候的判别函数,以降低IBS-D中医证候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主观因素干扰。方法采用《肠易激综合征临床信息采集表》对439例IBS-D患者进行中医临床流行病学调查,运用聚类分析获取初始证候,以四诊信息和患者血清脑肠肽为变量,运用逐步判别法进行分析。结果聚类为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肝郁气滞证、脾肾阳虚证、脾胃湿热证和寒湿困脾证,其中肝郁脾虚证最多,有效百分比为34.2%,寒湿困脾证最少,有效百分比为5.5%;逐步法所得肝郁脾虚证、脾胃虚弱证、肝郁气滞证、脾肾阳虚证及脾胃湿热证5个判别函数,回顾性误判概率4.1%(16/390),交叉验证误判率为15.4%(60/390)。结论建立的判别函数,对ISB-D的中医证候的客观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肝郁气滞型、脾胃虚弱型、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脑肠肽的变化,探讨IBS的中医虚实证型与血浆脑肠肽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方法]90例IBS患者分为肝气郁滞证组、肝郁脾虚证组、脾胃虚弱证组各30例,正常对照(正常)组10例,应用放射免疫法同批测定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和神经降压素(NT)水平。[结果]3个证型组患者血浆VI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0.01);脾胃虚弱、肝郁脾虚证组患者VIP水平显著高于肝气郁滞证组(P〈0.05),但脾胃虚弱证组和肝郁脾虚证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证型组患者血浆NPY水平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0.01),肝郁脾虚证组和肝气郁滞证组NPY水平明显低于脾胃虚弱证组(P〈0.01,〈0.05),肝郁脾虚证组NPY水平低于肝气郁滞证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证型组患者血浆N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3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中医证型IBS脑肠肽存在不同的变化。IBS的中医病机观与现代医学所倡导的脑-肠轴学说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浆脑肠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沈骏  诸琦  袁耀宗  傅华  冯国伟 《胃肠病学》2005,10(5):290-292
脑肠肽作为一类具有神经递质和激素双重功能的小分子多肽,在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目的:研究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和神经降压素(NT)水平在IBS患者血浆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RomeⅡ标准纳入IBS患者36例,其中腹泻为主型IBS(D-IBS)24例,便秘为主型IBS(C-IBS)12例,同时纳入正常对照者10名.采用放射免疫测定分别检测受试者血浆VIP、NPY和NT水平.结果:D-IBS患者血浆VI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C-IBS患者血浆VIP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D-IBS和C-IBS患者血浆NPY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P<0.01),其中C-IBS患者又显著低于D-IBS患者(P<0.05);D-IBS和C-IBS患者血浆NT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但两亚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IBS患者血浆脑肠肽水平与腹泻或便秘症状有一定的联系,表现为D-IBS和C-IBS患者的血浆NT水平均显著升高,而NPY和VIP水平因IBS亚型的不同而有差异.脑肠肽作为调节胃肠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重要因素,可能与IBS的发生、发展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消化道症状为主要表现,且无器质性病变或生化异常的功能性胃肠道疾病。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最常见的FGID之一。儿童FD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上腹痛、上腹灼烧感、餐后早饱、饱胀感等为主要表现,且经过适当医疗评估,患儿症状不能归因于其他疾病的一组常见临床综合征。儿童FD的罗马Ⅳ诊断标准为:诊断前至少2个月内符合以下1项或多项条件,且每个月至少4 d是有症状的。  相似文献   
20.
北京国际脑肠肽会议综合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