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52篇
特种医学   11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失眠症的正念疗法(MBT-I)通过培育正念的习惯(初学者心态、不执着、放下、非评判、接纳、信任和耐心)、正念减压练习(关注呼吸、坐姿冥想、身体扫描、正念行走以及瑜伽等)及调整痛苦情绪的认知策略来减轻睡眠失调,并将失眠症的认知行为治疗(CBT-I)中刺激控制、睡眠限制及睡眠卫生的元素置于正念减压的框架内实施。MBT-I以团体体验形式进行,每周1次每次2 h,连续8周,有助于减少躯体疾病或心理问题对睡眠的负面影响;训练注意力控制,减少过度焦灼;降低睡眠相关过度觉醒,增强对情绪的调控能力;接纳当下的体验,而不是评判;减少对失眠的担忧,不过度努力入睡。  相似文献   
2.
儿童及青少年是生命历程的关键阶段,许多有助于确定当前和未来健康结果的行为模式在此间得以确立,儿童及青少年精神卫生保健至关重要。儿童及青少年失眠受青春期生理发育、学校及家庭等社会环境、心理行为等多种因素影响,囊括了入睡困难、睡眠时间不足、睡眠质量差和日间困倦等一系列症状,明显影响其精神状态和生活学习质量。儿童及青少年失眠的治疗方法以睡眠卫生教育、认知行为治疗和正念冥想等综合治疗为主。笔者从失眠的相关成因、症状和治疗方法3个方面对儿童及青少年失眠作一综述,为其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重庆市公交车驾驶员的睡眠、疾病、情绪以及职业倦怠状况,分析其睡眠质量与职业健康关系。 方法对重庆市299名公交驾驶员进行一般人口学问卷、STOP-Bang问卷、健康抑郁筛查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筛查量表(GAD-7)、职业倦怠问卷和疲劳驾驶情况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将公交驾驶员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高风险组(225例)和低风险组(74例),存在失眠症状组(254例)和没有存在睡眠症状组(45例)。 结果公交驾驶员OSAHS高风险组和低风险组在年龄[(41.04±7.92)岁,(37.32±8.45)岁,t=-3.34]、体重指数(BMI)[(25.37±3.30)kg/m2,(24.18±3.42)kg/m2,t=-2.63]、高血压病史[24.32%(18/74),3.11%(7/225),χ2=32.71]、GAD-7评分[(7.32±6.47)分,(2.55±3.76)分,t=-7.80]、PHQ-9评分[(9.69±7.71)分,(3.56±3.84)分,t=-9.00]、职业倦怠[50.70%(39/74),23.56%(53/225),χ2=22.21]和疲劳驾驶[22.97%(17/74),59.11%(133/225),χ2=29.09]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公交驾驶员是否存在失眠症状在年龄[(40.82±7.93)岁,(37.78±8.49)岁,t=-2.24]、GAD-7评分[(11.27±6.71)分,(2.39±3.14)分,t=-8.71]、PHQ-9评分[(14.71±6.63)分,(3.37±3.38)分,t=-11.22]、职业倦怠[68.89%(31/45),24.02%(61/254),χ2=36.14]和疲劳驾驶[24.44%(11/45),54.72%(139/254),χ2=14.02]方面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OSAHS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I(OR=1.16,95%CI:1.04~1.30)、高血压病史(OR=16.96,95%CI:5.39~53.34)和PHQ-9评分(OR=1.19,95%CI:1.05~1.34)为公交驾驶员发生OSAHS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公交驾驶员睡眠质量与职业健康有关,高血压、超重和抑郁症状会加重患OSAHS风险,影响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普罗布考(PAS疗法)对于老年血脂紊乱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2年5月171例血脂紊乱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PAS组57例、AS组58例、A组56例进行比较研究.PAS组予普罗布考(0.5 g/d),阿司匹林(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20 mg/d); AS组予阿司匹林(100 mg/d),阿托伐他汀钙(20 mg/d);A组予阿司匹林(100 mg/d).结果 PAS组、AS组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及A组治疗后比较,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超敏C反应蛋白、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颈动脉斑块积分均显著改善(P〈0.05,P<0.01).治疗后PAS组TC、LDL-C、TNF-α水平与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治疗血脂紊乱的老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他汀类药物结合抗血小板类药物通过调节血脂、抗炎,起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加用普罗布考可以发挥更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机器学习在网络社交平台自杀预测领域的相关成果进行系统综述,为群体及个体自杀预测提供参考。本文将从机器学习在多个平台自杀预测的现状(博客与轻博客、熟人社交平台、论坛、图片与视频社交平台、临床数据库)和局限性(算法准确性和效率、隐私泄露、污名化问题)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临床教学以学生被动接收式、"教师为主型"的传统教育模式已逐渐被"以学生为主"的创新型教育模式所取代。SDSR教学模式是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即自学(Selfstudy)-讨论(Discussion)-总结(Summary)-探索(Research)4个阶式的教学组织形式[1],首先让学生自学,之后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进行总结,最后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门诊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对导致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为脑卒中筛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2013年2~7月,对1389例神经内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同时测定空腹血脂、空腹血糖。并进行脑血管意外危险因素知晓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l389例神经内科门诊患者中,高血压病患病率55.6%,知晓率32.6%;糖尿病患病率46.2%,知晓率22.8%;高脂血症患病率82.6%,知晓率43.5%;肥胖患病率57.5%,知晓率33.0%;冠心病患病率67.1%,知晓率32.7%。其中35~44岁年龄(青壮年)组患者对患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和冠心病的知晓率更低,分别为8.7%、0、15.4%、9.4%、3.6%,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各年龄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肥胖的患病率均较高;对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知晓率均较低;以35~44岁组的知晓率最低。对35~44岁组患者加强血脂、血压、血糖筛查,提高知晓率,对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原发性失眠患者(PI)与抑郁症伴发失眠患者(DI)觉醒水平的比较,探讨抑郁症伴发失眠的特点。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2年3月该院睡眠门诊及住院原发性失眠与抑郁症伴发失眠患者52例,按照美国精神病学会制订的《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的相关标准分为DI组和PI组,比较两组24h尿游离氢化可的松、心率变异性、脑电频谱的差异。结果 DI组24h尿游离氢化可的松高于PI组,P<0.05。PI组的HF、SDNN、SDANN、rMSSD、pNN50指标均高于DI组(P<0.05)。DI组患者脑电频谱theta、alpha、sigma、beta、gamma相对功率值与P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伴发失眠患者躯体觉醒水平比原发性失眠患者高,脑皮质觉醒水平比原发性失眠患者低。  相似文献   
10.
背景:随着冠脉血管支架和外周血管支架置入技术的成熟,如今自膨胀式支架正成为国内外医疗器械厂商致力于开发的重点和热点产品,由于脑血管相当迂曲和细小,以及置入风险比其他部位血管高很多,因此自膨胀式支架的开发要难度很大。首要任务就是选用合适的生物医用材料,如何提高脑血管病支架材料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是该项技术的要点和难点。目的:分析不同自膨胀式支架材料在脑血管介入中的应用的相关文献,比较自膨胀式支架置入与传统的脑血管病治疗方法的优势,以及安全性和相关并发症等问题。方法:收集不同自膨胀式支架治疗不同脑血管病的相关文献,就临床开始使用以及正在研究开发的各类自膨胀式支架材料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结果与结论:关于血管内治疗的方案,仍然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治疗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弊端,各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需要大规模、前瞻性、随即对照试验予以证实。随着自膨胀式支架材料的更新与发展,自膨胀式支架的应用可成为脑血管病的重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