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648篇
  免费   2998篇
  国内免费   2243篇
耳鼻咽喉   90篇
儿科学   853篇
妇产科学   109篇
基础医学   1532篇
口腔科学   243篇
临床医学   8701篇
内科学   6866篇
皮肤病学   146篇
神经病学   247篇
特种医学   1705篇
外国民族医学   82篇
外科学   9537篇
综合类   18341篇
预防医学   4162篇
眼科学   182篇
药学   8697篇
  70篇
中国医学   8678篇
肿瘤学   1648篇
  2024年   512篇
  2023年   1651篇
  2022年   1481篇
  2021年   1654篇
  2020年   1534篇
  2019年   1569篇
  2018年   832篇
  2017年   1316篇
  2016年   1512篇
  2015年   1963篇
  2014年   3144篇
  2013年   3073篇
  2012年   3955篇
  2011年   4387篇
  2010年   3815篇
  2009年   3787篇
  2008年   3974篇
  2007年   3741篇
  2006年   3502篇
  2005年   3647篇
  2004年   2977篇
  2003年   2842篇
  2002年   2408篇
  2001年   2177篇
  2000年   1798篇
  1999年   1406篇
  1998年   1278篇
  1997年   1186篇
  1996年   1028篇
  1995年   845篇
  1994年   729篇
  1993年   514篇
  1992年   420篇
  1991年   338篇
  1990年   301篇
  1989年   328篇
  1988年   65篇
  1987年   69篇
  1986年   62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疾病,中医病名为"肠郁"。郭朋教授根据IBS生理、病理特点,以疏肝健脾法调和肝脾,辨证施治,取得良好疗效。文章从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及经典案例介绍等几个方面对郭教授治疗IBS经验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IBS提供理论和方法学参考。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布拉酵母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及对P物质(SP)、生长抑素(SS)、5-羟色胺(5-HT)和神经肽Y(NP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9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以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布拉酵母菌治疗,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治疗后的疗效,2组治疗前后腹痛、腹胀、腹泻、症状评估量表(GSRS)评分及直肠感觉阈值、直肠排便阈值、直肠疼痛阈值、直肠运动指数和血清SP、SS、5-HT、NPY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56%(χ~2=4.145,P0.05)。治疗后2组腹痛、腹胀、腹泻、GSRS评分及直肠运动指数、SP、SS和5-H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2组直肠感觉阈值、直肠排便阈值、直肠疼痛阈值和NPY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而观察组升高或者降低情况均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结论布拉酵母菌联合马来酸曲美布汀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明显促进肠道功能的恢复,可能与调节神经递质分泌紊乱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23.
24.
基于调控肠道菌群探讨中药防治脑卒中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肠道菌群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被称为人体"被遗忘的器官",被誉为人类的"第二基因组"。肠道菌群失调与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相关,例如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症、精神分裂症及多发性硬化等。脑卒中具有高的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和致残率的特点。肠道菌群在脑卒中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可通过影响机体的吸收、代谢、血压、血糖、血脂及动脉粥样斑块等因素,进一步影响脑卒中的发病。中医认为脾胃气血流注失度、阴阳盛衰失衡,机体生理功能失调,化生"风、火、痰、虚、瘀"等病理产物,可致中风的发生。脾胃主腐熟运化水谷,肠道菌群影响饮食的消化吸收,现代研究的肠道菌群功能与中医之脾胃功能失调相关。因此,调整肠道菌群的稳态,可作为一个潜在的干预靶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中药干预脑卒中已经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是否与调节肠道菌群有关,值得未来做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对中药有效成分(小檗碱、黄芩苷、白藜芦醇等),中药单方(丹参、红景天等)和中药组方(补阳还五汤、脑心通胶囊、补中益气汤等)防治脑缺血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和开发提供新的途径和思路。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分析高级别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high-grade G3 gastroenteropancreatic neuroendocrine tumors,GEP NET G3)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9年7月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86例GEP NET G3,收集临床病理及随访资料,采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和多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86例GEP NET G3的原发肿瘤部位包括胰腺(40例)、胃肠(37例)以及原发肿瘤不明(9例)。镜检肿瘤均分化良好,呈器官样、巢状生长,局灶可见假腺样、细条索样或缎带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肿瘤的Ki-67指数范围为21%~60%,中位值为30%,生长抑素受体2(somatostatin receptor type 2,SSTR2)的阳性率为83.9%(26/31),在检测病例中没有发现微卫星不稳定和P53异常表达(分别为0/24、0/11)。生存分析表明,获得随访的76例患者,27例患者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48.6(26.6~70.6)个月,确诊时有无远处转移和能否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对患者的总生存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但患者的年龄、性别、原发肿瘤部位、确诊时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以及Ki-67指数对患者的总生存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确诊时有远处转移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HR=7.33,95% CI:1.56~34.10)。  结论  GEP NET G3的确诊依赖于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易发生远处转移是其临床特点和主要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肠易激综合征(IBS)与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比分析120例IBS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相关数据分析,分析前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数据收集与评估。结果 IBS组的SAS、SDS标准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状态及抑郁的发生率(88.3%、90.0%)高于对照组(8.3%、7.5%)(P<0.01)。结论 IBS患者发生焦虑、抑郁率明显升高,具有精神心理障碍以及生活质量、睡眠质量下降的表现。  相似文献   
27.
28.
<正>胰腺体尾部与脾脏及脾血管毗邻关系密切,当胰体尾部发生病变或损伤时,如果无条件单纯摘除病变,一般均行胰体尾加脾脏切除,手术操作容易,且并发症少,手术近期效果好。但是健康脾脏的切除也不可避免导致患者抗感染、抗肿瘤等免疫功能的减退。我院共施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1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2004年1月~2014年12月施行保留脾脏的  相似文献   
29.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后胃排空障碍诊疗的现状与进展。方法检索近年来国内外有关PD后胃排空障碍的相关研究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目前胃排空障碍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与手术创伤、患者高龄、合并糖尿病、伴有其他腹部并发症等多种高危因素有关。保留幽门PD并不增加术后胃排空障碍的风险,而幽门环切除、结肠前吻合、Braun吻合、微创手术对降低其发生是有利的。胃排空障碍的治疗目前国内外仍无明显进展,但绝大多数患者可通过对症保守治疗获得痊愈。结论 PD后胃排空障碍应以预防为主,围术期应用术后加速康复策略可能是目前临床解决术后胃排空障碍的关键所在,但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