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41篇
  免费   1102篇
  国内免费   1126篇
耳鼻咽喉   111篇
儿科学   275篇
妇产科学   124篇
基础医学   852篇
口腔科学   60篇
临床医学   3075篇
内科学   3455篇
皮肤病学   105篇
神经病学   343篇
特种医学   497篇
外国民族医学   21篇
外科学   836篇
综合类   6169篇
预防医学   2643篇
眼科学   79篇
药学   3324篇
  24篇
中国医学   1828篇
肿瘤学   248篇
  2024年   146篇
  2023年   543篇
  2022年   481篇
  2021年   603篇
  2020年   548篇
  2019年   464篇
  2018年   281篇
  2017年   441篇
  2016年   472篇
  2015年   543篇
  2014年   1064篇
  2013年   1133篇
  2012年   1487篇
  2011年   1516篇
  2010年   1401篇
  2009年   1290篇
  2008年   1745篇
  2007年   1363篇
  2006年   1264篇
  2005年   1335篇
  2004年   977篇
  2003年   930篇
  2002年   600篇
  2001年   569篇
  2000年   435篇
  1999年   379篇
  1998年   333篇
  1997年   265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192篇
  1994年   197篇
  1993年   157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33篇
  1990年   126篇
  1989年   119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46篇
  1986年   40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Caco-2细胞摄取转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HSYA)的胃肠吸收转运机制。方法采用Caco-2细胞模型考察孵育时间、介质pH、药物浓度及抑制剂(环孢菌素A和叠氮钠)对羟基红花黄色素A摄取转运的影响,并分析HSYA灌胃给药后在大鼠尿及粪中的累积排泄。结果HSYA的摄取符合被动扩散过程,pH7.8环境下药物的细胞摄取量[(1.05±0.045)mg·g-1]低于pH5.4[(1.24±0.09)mg·g-1](P<0.05),其在Caco-2单细胞层的表观透过系数(Papp)为(2.16±1.21)×10-8cm·s-1,加入环孢菌素A和叠氮钠后其Papp显著提高(P<0.05),分别为(47.92±17.8)×10-8和(12.53±4.55)×10-8cm·s-1。HSYA大鼠灌胃给药(5.6mg·kg-1)后31h,其尿和粪中的累积排泄量分别为给药剂量的0.74%和28.57%。结论HSYA的吸收基本符合被动扩散过程并有P-gp的参与,其黏膜透过性较差,碱性环境相对不利于药物的吸收。HSYA口服后的胃肠吸收较差,大量的药物被排出体外或在胃肠道内被代谢转化。  相似文献   
62.
目的:针对血清胆红素的强氧化性质,研究其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试48例冠心病患者与37例健康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并进行比较。结果:冠心病组TC、TG、LDL-C高于健康对照组,HDL低于健康对照组,总胆红素低于健康对照组。结论:胆红素降低导致机体抗氧化活性降低,因此低胆红素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3.
1997年 3月— 2 0 0 0年 1 1月 ,我院用自拟降脂汤对 64例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 ,取得较满意疗效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4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血胆固醇 (TC) >5 .96mmol/L ,或甘油三酯 (TG) >1 .2 0mmol/L。其中男 44例 ,女 2 0例 ;年龄 32~ 72岁 ,平均 49岁 ;伴高血压者 2 2例 ,冠心病者 8例 ,脑血管意外史者 3例。用药前进行全面查体 ,排除肝、肾及糖尿病等疾患导致的继发性高脂血症。1 2 治疗方法 予自拟降脂汤 ,由菊花 1 0g、制首乌 1 5g、枸杞子 2 0g、黄精 1 0 g、大黄 6g、…  相似文献   
64.
张哲庆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11(12):1689-1690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最危险的并发症之一。由于肾脏的代偿能力较强,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因此早期诊断可以早期干预,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本文通过检测96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74例健康者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血脂[胆固醇(Ch)、甘油三醋(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尿微量白蛋白(mALB)的测定,以探讨上述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关系,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糖尿病组96例,选择在我院门诊和住院治疗的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男54例,女42例,年龄40-78岁。并将糖尿病组…  相似文献   
65.
2例危重病人跨国转运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力  邴嫄 《现代护理》2006,12(3):285-286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医学的进步,将危重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转运至适当的医疗机构已成为危重病救护一项新的课题。蕾文介绍了从巴基斯坦通过飞机快速转运2例危重病人的工作准备、病情评估、远程救护方案、运送中的护理,总结了由此引发的护理体会:制订应急预案的必要性;在出发前应准备充分的资源,如药品和器械等;评估病人情况以设想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途中护理包括病人的体位、如何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对症治疗和护理、保证各引流管路的通畅、给与病人必要的心理支持、厦时准确的做好护理记录;转运结束后,对全过程要进行认真总结、评价。  相似文献   
66.
近年来,血尿酸水平的升高作为冠心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受到重视.本文对我院2001~2003年冠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78例患者进行血尿酸测定,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7.
席荣 《大家健康》2008,(3):72-72
在众多营养素中,胆固醇无疑是令中老年人关注的一种,因为高胆固醇血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此,不少中老年人对胆固醇心存疑虑,面对美味佳肴,如何才能控制好胆固醇的摄入量呢?  相似文献   
68.
膳食纤维降血脂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膳食纤维降血脂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着重介绍膳食纤维的物理特性,尤其是粘性对降血脂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69.
中、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中、老年代谢综合征(MS)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收集1996~2006年在解放军总医院门诊查体且符合中国人MS诊断标准(CDS)的947例中、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老年人679例,中年人268例.分析中、老年患者MS各组分的差异,以及各组分的相关因素等.结果 947例患者中,男性582例(老年423例,中年159例),女性365例(老年256例,中年109例).老年男性患者的年龄大于老年女性(81.5±6.5 vs 74.5±8.8岁,P<0.01),老年男性的体重指数(BMI)高于中年男性(27.14±2.51 vs 25.98±2.38,P<0.01).老年患者的空腹、餐后血糖和收缩压均高于同性别的中年患者,而舒张压无显著差异.中年男性的甘油三酯高于老年男性.中年女性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男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男女患者空腹血糖均与餐后2h血糖有相关性(男性R2=0.463,P<0.05;女性R2=0.613,P<0.05).餐后2h血糖与年龄存在相关性(男性,R2=0.522,P<0.01;女性R2=0.716,P<0.05).收缩压与多种指标均有相关性,男性患者收缩压与年龄(R2=0.396,P<0.01)和舒张压(R2=0.535,P<0.05)均有相关性;女性患者的收缩压与BMI(R2=0.557,P<0.05)、舒张压(R2=0.434,P<0.05)、餐后2h血糖(R2=0.434,P<0.01)及空腹血糖(R2=0.473,P<0.05)均有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OR=2.1,95%CI:1.3~2.7)、空腹血糖(OR=1.7,95%CI:1.2~3.1)和收缩压(OR=1.4,95%CI:1.2~2.9)是预测代谢综合征组分含量的影响因素.结论 中老年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代谢指标有差异,年龄、空腹血糖和收缩压可作为代谢综合征的筛选指标.  相似文献   
70.
摘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lutl的表达和MVD值在60例乳腺癌组织及2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的差异,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示Glutl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3.33%,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无表达,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中、低分化组癌组织中Glutl的表达率高于高分化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中的Glutl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5)。乳腺癌临床分期高者,其Glutl表达率高于临床分期较低者(P<0.05)。Glutl表达与肿瘤直径、ER和PR表达无关,而与MVD值有关(P<0.05)。提示Glutl蛋白的过表达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并与乳腺癌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