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437篇
  免费   26666篇
  国内免费   16081篇
耳鼻咽喉   7809篇
儿科学   1847篇
妇产科学   4573篇
基础医学   18043篇
口腔科学   4669篇
临床医学   57759篇
内科学   25633篇
皮肤病学   1761篇
神经病学   4609篇
特种医学   19543篇
外国民族医学   623篇
外科学   43233篇
综合类   108688篇
预防医学   18364篇
眼科学   2061篇
药学   37308篇
  495篇
中国医学   21603篇
肿瘤学   76563篇
  2024年   2143篇
  2023年   8218篇
  2022年   7443篇
  2021年   8883篇
  2020年   8397篇
  2019年   8674篇
  2018年   5021篇
  2017年   7800篇
  2016年   9399篇
  2015年   10412篇
  2014年   16624篇
  2013年   16840篇
  2012年   23488篇
  2011年   25360篇
  2010年   24999篇
  2009年   25022篇
  2008年   25519篇
  2007年   23622篇
  2006年   21919篇
  2005年   21867篇
  2004年   19757篇
  2003年   15440篇
  2002年   14136篇
  2001年   14149篇
  2000年   11646篇
  1999年   10814篇
  1998年   10830篇
  1997年   11549篇
  1996年   10410篇
  1995年   8598篇
  1994年   7404篇
  1993年   5360篇
  1992年   4847篇
  1991年   3472篇
  1990年   2130篇
  1989年   1857篇
  1988年   372篇
  1987年   304篇
  1986年   222篇
  1985年   136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4篇
  1976年   7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目的评价动脉灌注化疗配合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TURBt联合髂内动脉化疗的12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年内死亡1例,余均存活,没有明显的并发症。结论TURBt联合髂内动脉化疗为晚期浸润性膀胱癌提供了一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探讨通过门静脉系统局部应用白细胞介素 12 (IL 12 )对于肝转移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通过门静脉注射 2× 10 5个MCA 2 0 5肿瘤细胞建立小鼠肝转移肿瘤模型 ,同时脾脏被移植到皮下 ,作为反复多次向门静脉系统注射的途径。第 3~ 7天 ,0 1μgIL 12通过腹腔或脾脏注射 ,同时对照组中通过脾脏注射等体积的平衡盐水。第 2 1天检查肝转移肿瘤的情况。结果 在肝转移模型中 ,IL 12腹腔注射组和IL 12脾脏注射组的肝脏重量 (1 33± 0 0 8)g和 (1 2 9± 0 0 7)g明显小于对照组 (1 92± 0 17)g ,P <0 0 5 ,IL 12腹腔注射组和IL 12脾脏注射组的肝脏转移结节数目 (1 5 3± 0 5 8,0 6 0± 0 89)明显少于对照组 (18 2 5± 5 71,P <0 0 5 )。在IL 12脾脏注射组中 (n =6 ) ,3只小鼠的肝脏肿瘤完全消失。结论 通过门静脉系统局部应用IL 12是治疗肝转移肿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93.
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附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操作要点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治疗肾肿瘤5例,其中肾癌3例,肾错钩瘤2例,瘤体直径1.5~4.0cm。具体方法是:①暴露瘤体和肾动脉;②采用硅胶管牵拉肾动脉,必要时可暂时阻断肾动脉;③于瘤体1cm正常肾组织处用电钩切除瘤体;④采用生物蛋白胶、止血纱布缝合加压处理创面出血。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0~210min,术中出血80~350ml。术后1~2天肠道功能恢复并可床上活动,1~4天可下床活动。术后住院5~9天,平均7天。结论: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安全、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外生性生长、直径小于4cm瘤体,该法可作为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94.
附睾乳头状囊腺瘤五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附睾乳头状囊腺瘤为附睾肿瘤中的一种良性病变 ,临床较为少见。 1991至2 0 0 3年我院共收治 5例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本组 5例。年龄 2 6~ 55岁 ,平均 3 7岁。右侧 3例 ,左侧 1例 ,双侧 1例 ,均位于附睾头部。发病至就诊时间 5d~ 2年 ,平均 10个月。就诊原因主要为无意中发现肿块 ,3例伴有阴囊酸胀、下坠及不适感 ,另 2例为偶发就诊。触诊肿块质地囊性偏韧 ,表面光滑 ,有压痛。肿瘤直径 1.0~ 3 .5cm。超声表现为由许多小囊组成的实性包块。结果  5例均行肿瘤切除或附睾部分切除术 ,术中见肿瘤包膜均完整 ,边界清楚。病理诊断 :附…  相似文献   
995.
回结肠代膀胱术临床分析(附2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回结肠代膀胱术的临床疗效。 方法 对 2 5例膀胱肿瘤患者膀胱全切除术后 ,应用末段回肠及盲升结肠作贮尿囊行正位膀胱重建术。 结果  2 5例中获随访 2 2例 ,随访时间 6~ 3 4个月 ,平均 19.5个月。患者一般于术后 3周自主可控性排尿 ,日间排尿可控率 91% ,1年夜间尿失禁 2 6%。术后 6个月尿动力学检查膀胱容量 (3 86± 75)ml(2 90~ 550ml)、最大尿流率 (12 .5±2 .2 )ml/s、剩余尿量 (2 6± 11)ml ,充盈期膀胱压力明显低于尿道闭合压。输尿管返流 2例 ,无尿道狭窄、输尿管狭窄 ,无高氯性酸中毒 ,肾功能正常。 1例术后 8个月发生肿瘤多处转移 ,余 2 1例无瘤存活。 结论 回结肠代膀胱术具有膀胱容量大、内压低 ,正位排尿 ,可控性好 ,并发症少等优点 ,患者易于接受 ,是一种较理想的尿流改道方式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 检测 4 9例肝外胆管癌和 10例正常胆管Bcl 2和Bax的表达。方法 免疫组化ABC法。结果 Bcl 2在胆管癌中阳性表达 (48.98% )显著高于正常胆管 (10 .0 0 % ) (P <0 .0 5 ) ;高、中分化胆管癌Bcl 2阳性表达显著高于低分化癌 (P <0 .0 5 ) ;胆管癌Bax阳性表达 (5 3.0 6 % )与正常胆管 (80 .0 0 % )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正常胆管Bax阳性表达显著高于Bcl 2阳性表达 (P<0 .0 1) ,而胆管癌中Bcl 2与Bax阳性表达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Bcl 2过度表达对胆管癌的发生可能起促进作用 ;胆管癌中Bcl 2低表达可能是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在预防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中的作用 ,以及同该操作相关的一些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 16 8例直肠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随访1~ 36月 ,局部复发 6例 (3.6 % ) ,术后吻合口漏 13例 (10 .7% ) ,多数保肛患者出现便频、便急等症状。结论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能有效降低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 ,提高保肛率 ,但存在吻合口漏 ,控便功能等问题需进一步解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评价后腹腔镜肾上腺切除治疗嗜铬细胞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本院2000年2月~2008年12月25例后腹腔镜治疗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左侧15例,右侧10例,肿瘤直径3.0 - 5.6 cm,平均4.2 cm.结果 除3例因出血和肿瘤粘连严重中转开放手术外,其余22例均成功切除肿瘤.手术时间67~210min,平均123min;手术出血量50~450mL,平均120mL;术中下腔静脉破裂2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修补;1例术后24小时死于继发出血.术后病理诊断24 例为良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例为低度恶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术后住院时间8~20天,平均12天.随访5~36个月,平均12个月,除1 例需口服降压药外,其余血压恢复正常,24 小时尿VMA 检查正常,无远期并发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后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对最大径<6cm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安全、有效、创伤少、出血少、恢复快.术前准备和术后处理在治疗嗜铬细胞瘤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局部消融治疗已用于肝肿瘤的处理,其中冷冻消融所产生的冷冻休克,一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变异,是潜在致死性并发症,由于消融肝组织中全身性释出坏死分解产物的结果。作者研究电解肝消融的SIRS危机,测定其中血循炎症细胞因子值,以及其中炎性标记物和器官功能衰竭的临床标记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