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18篇
  免费   226篇
  国内免费   146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142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24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656篇
内科学   1191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1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61篇
综合类   2347篇
预防医学   376篇
药学   930篇
  17篇
中国医学   214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124篇
  2022年   118篇
  2021年   169篇
  2020年   181篇
  2019年   232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166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231篇
  2014年   397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493篇
  2010年   411篇
  2009年   392篇
  2008年   463篇
  2007年   490篇
  2006年   440篇
  2005年   423篇
  2004年   360篇
  2003年   359篇
  2002年   266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133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91.
心肌肌钙蛋白(CardiacTroponinm,cTn)测定是国外近几年来开展的一种对心脏损伤具有高灵敏、高特异的血液标志物检查,它对急性心肌梗塞(AMI)、不稳定心绞痛(UAP)、围手术期心肌细胞损伤等心脏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此作一简要综述。1肌钙蛋白(Tn)的特性Tn是肌肉组织收缩的调节蛋白,本身是多肽,能与蛋白质形成复合物。它有三个亚单位,各由不同基因产生,它们有独立的结构和不同的调节作用。这三个亚单位分别为[1].1.1肌钙蛋白T(tropomyosin-bindingsuburit,TnT)是原肌球蛋白…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检测血糖、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和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探讨小儿心脏直视手术期间重度高血糖与心肌损伤的关系。方法46例心内左向右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病例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1.4~12.0岁。采用统一的麻醉和体外循环方案。测定切皮前(T1)、阻断升主动脉后15 min(T2)、心脏复跳后10 min(T3)、体外循环后关胸骨前(T4)血糖浓度。于T2、T3点测定cTnI 2、cTnI 3和这两点差值(cTnI 32)。根据Masaharu提出的急性高血糖定义,按照T3点血糖值分成3组,即重度高血糖组[A组,血糖≥9.4mmol/L,平均为(10.4±1.0)mmol/L],血糖正常组[B组,血糖≤6.8 mmol/L,平均为(6.1±0.8)mmol/L]和高血糖组[C组,血糖6.8 mmol/L~9.4 mmol/L,平均为(8.2±0.6)mmol/L]。电镜观察A组和B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所有病儿T3点血糖增高幅度最大,较T1、T2点显著增高P<0.001,并且与全组cTnI 3[(6.50±6.61)ng/ml]、cTnI 32[(5.32±6.20)ng/ml]呈正相关,其r分别为0.379(P=0.010),0.362(P=0.015);A组T1点血糖与CTnI 2具有正相关性(P=0.002),B组各时间点血糖值与cTnI均无相关性,C组T3点血糖与cTnI 2具有正相关性(P=0.036)。A组cTnI 3和cTnI 32值明显大于B组(P=0.014,P=0.021),而C组与B组之间cTnI 2、cTnI 3和cTnI 32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心肌细胞超微结构基本正常,A组可见坏死性改变。结论重度高血糖病儿在整个心脏手术期间糖代谢异常,缺血再灌注后血糖升高最明显,同时cTnI升高更明显,心肌损伤更严重。  相似文献   
993.
肺栓塞是由于各种栓子堵塞肺动脉而引起的以肺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及病理生理综合征,对肺栓塞进行危险度分层、并据此采取恰当的治疗措施,是一项困难而艰巨的工作。近期研究发现,在肺栓塞患者中检测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有助于对PE患者进行预后评估及危险度分层。  相似文献   
994.
肌钙蛋白I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AMI)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AMI病人75例,对照组 54例。AMI病人于发病后 2~6小时, 6~12小时、12~24小时、1~3天、3~7天、7~10天采血,系列测定cTnⅠ和激酸激酶同功酶MB(CK MB)。对照组至少测定 1次cTnⅠ,CK -MB浓度,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1)AMI发病后 2~12小时,cTnⅠ的敏感性与CK MB对比无明显差异,但AMI发病后 12 ~24小时至 7 ~10天,cTnⅠ敏感性高于CK-MB。(2)血清cTnⅠ、CK- MB诊断AMI的特异性分别为 97 96%和 88 89%。结论 血清cTnⅠ是诊断AMI高度敏感、高度特异的指标;尤其AMI晚期,其阳性率远高于CK -MB,表明cTnⅠ诊断AMI的时间窗较CK MB宽。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探讨血清肌钙蛋白T(cTnT)的动态变化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快速检测cTnT全血试剂条对58例AMI患者进行动态血清cTnT观察,同时测定CK-MB。结果cTnTAMI在梗塞后2h内阳性率为63.3%,8h-5d阳性率为100%,7、14、21d分别为91.8%、53.1%、2.04%,而CK-MB在梗死后2h内的阳性率为14.3%,8h~2d阳性率为100%.而3、4、5、7d分别为79.2%、34.6%、14.8%、0。结论 cTnT定性检测对AMI诊断有早期、特异性高、时间窗长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血清标记物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患者短期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20例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均测定入院时肌钙蛋白I(cTnI)、D-二聚体(D-Dimer) 和C-反应蛋白(CRP), 行常规治疗并记录30d内急性心脏事件(死亡、急性心肌梗死、顽固性心绞痛) 的发生情况。将三种血清标记物升高的患者称为A组, 任意两种血清标记物升高的患者称为B组, 仅cTnI单项升高的患者称为C组, 分别比较各组急性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30d内共有34例患者发生急性心脏事件, 其中A组共6例(75. 00% ); B组共10例(55 .56% ); C组18例(56 .25% ), 急性心脏事件发生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 =9 52, P<0. 05)。结论 应用血清标记物联合检测, 对ACS患者进行短期预后评价是较优越的方法。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 ,CHF)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室性心律失常严重性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包括2 18例CHF患者,入院时抽血进行cTnI分析,根据血清cTnI将患者分为2组:cTnI阳性组(cTnI>或=0 .0 5ng ml)和cTnI阴性组(cTnI<0 .0 5ng ml)。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肌炎等可引起cTnI升高的疾病除外。用2 4hHolter监测评估室性心律失常的严重性,事先确定室性心律失常严重性负荷指标。结果 2组患者的室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水平相同。cTnI阳性CHF患者的所有室性心律失常的测量指标明显高于cTnI阴性CHF患者。平均每小时成对性室早(2 6±2 .6vs17±2 .9,P =0 .0 3)、平均每小时单发室早总数(182±2 7vs 15 3±2 8,P =0 .0 2 )和2 4小时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次数(5 3±4 .7vs 2 4±5 .8,P =0 .0 1)都有明显差异。在包含临床变量和药物治疗的多变量分析中,cTnI和上述指标的肯定关系依然存在,他们的P值分别是0 .0 30、0 .0 35、0 .0 31。经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形成室性心动过速的危险在cTnI阳性组明显增高,校正比数比是2 .4 1(95 4 %CI,1.34to 3.4 2 ,p =0 .0 0 4 )。结论 CHF患者血清cTnI具有促室性心律失常的作用;这种作用可能是心衰自身不断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998.
血清cTnI对VMC诊断及预后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病毒性心肌炎(VMC)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升高在其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酶免分析定量检测法、免疫抑制法、ELISA法分别进行cTnI,CK-MB病毒抗体检测.结果140例临床诊断VMC患者血清cTnI值为(0.23±0.37)ng/ml,与对照组(0.0 ng/m1)比较显著增高P<0.01.其中89例患者血清cTnI值升高,阳性率63.57%,明显高于CK-MB阳性率27.14%,P<0.01.动态观察组68例cTnI升高者,1个月转阴率76.47%,2个月转阴率94.12%,半年时间内全部转阴.12例重症患者血清cTnI全部升高,其值为(0.53±0.36)ng/ml,并且转阴时间长,大多超过1个月.140例VMC患者中,柯萨奇病毒抗体IgM阳性者中cTnI阳性率72.55%,显著高于柯萨奇病毒抗体IgM阳性者中阳性率49.06%,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VMC患者血清升高是诊断VMC患者心肌损伤的客观依据,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诊断时间窗长,对VMC的诊断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小儿心前区不适的病因及临床特点,用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是否存在心肌损害,ECT心肌灌注显像(MPI)了解心肌灌注情况,并比较它们的相关性。方法对123例心前区不适的患儿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胸片,常规心电图,Holter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cTnI测定,部分病例同时进行了MPI检查,比较cTnI与心肌灌注减低程度的相关性。结果123例患儿中81例(65.9%)临床诊断为非心源性疾病,cTnI、CK-MB均正常。42例(34.1%)诊断为心源性疾病,17例cTnI升高,36例心肌灌注有不同程度的减低。等级相关分析显示cTnI平均值与MPI减低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儿童心前区不适大多为非心源性疾病,cTnI可提高诊断的特异性,其平均值与MPI减低程度呈正相关,结合ECT可提高儿童心肌损害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00.
自1989年Katus等发现血清肌钙蛋白T(cTnT)对心肌梗死(AMI),特别是非典型AMI诊断与不稳定心绞痛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以来,cTnT作为心肌损伤的标志物研究相当活跃。我们对34例不同病因所致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和25例健康人的上述心肌损伤标志物进行检测,旨在探讨其与不同程度心功能损伤的关系及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心衰组系2004年11月~2005年10月本院心内科住院病人,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龄55~85岁(68.6±7.5);病因分类为:心肌梗死14例、慢性肺心病合并心梗12例、慢性肺心病3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心功能按NYHA标准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