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4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309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40篇
口腔科学   144篇
临床医学   326篇
内科学   3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1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95篇
综合类   392篇
预防医学   27篇
眼科学   23篇
药学   338篇
中国医学   107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59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80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179篇
  2011年   209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目的制备关节腔注射用氟比洛芬(FP)缓释微球并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方法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材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微球;正交设计法优化微球的制备工艺;采用透析法研究体外释药特性,UV法测定FP的含量。结果正交试验表明,PLGA的浓度是影响微球包封率的非常显著性因素。微球粒径范围为1.5~24.3μm,平均粒径为10.6μm,载药量为7.1%(W/W),包封率为92.7%,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释放时间显著延长。结论本法制备的FP微球粒径大小适宜,具有明显的缓释作用,符合关节腔注射给药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52.
材料学的发展对牙髓疾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材料制备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近年来,作为载药/分子系统和组织再生支架在牙髓疾病治疗中展现出应用前景,本文将对PLGA在牙髓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文献复习结果表明,PLGA作为药物/分子输送系统主要应用于盖髓材料、根管消毒剂和根尖诱导成形剂的改良。PLGA改良盖髓材料能延长药物作用时间、降低毒性;改良根管消毒剂能实现药物缓释,使药物深入更细微的结构,与致病菌有更广泛的接触;改良根尖诱导成形剂能为根尖诱导提供更便捷的给药方式。PLGA作为组织工程支架主要应用于牙髓再生的研究,通过PLGA物理性能、作用环境的不断优化为种子细胞提供更适宜增殖分化的微环境。如何合理利用PLGA的优势,研制出更适宜根管内应用的材料,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3.
54.
目的评价L/DL-聚乳酸材料的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方法按照GB/T16886.5-2003《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体外细胞毒性的实验方法进行分组:L/DL-聚乳酸材料组、纯钛组、纯铅组。体外选用L-929细胞行MTT实验和急性溶血性实验检测;体内参照GB/T16175-1996中的评价标准,选取10只新西兰大白兔,行背部短期皮下埋植实验,应用组织学切片对材料周围纤维包膜进行厚度及炎性程度分析对比。结果 MTT示,除1 d组外,阳性对照组与各浓度组间均相差显著(P<0.01)。5 d组及7 d组1%降解液与各浓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溶血性实验示,L/DL-聚乳酸材料实验溶血率为2.65%,证明该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短期埋藏实验示,L/DL-聚乳酸材料植入后其炎性细胞及组织反应程度与纯钛金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显著低于纯铅组(P<0.05)。结论 L/DL-聚乳酸材料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是一种理想的生物医用材料。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制备复合异烟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的聚乳酸-羟基乙酸(HRZ/PLGA)缓释微球,观察其理化性质和体外缓释特性。方法:以PLGA(450mg)为载体,避光条件下称取H(40mg)、R(60mg)、Z(125mg),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HRZ/PLGA缓释微球,应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的形态特征;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载药量、包封率;采用溶出法、HPLC于3h、6h、12h、1d、2d、3d、6d、9d、12d、15d、20d、25d、30d、40d、50d测定H、R、Z三种药物的浓度,观察其是否均大于10倍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其日均释药率、累计释药率。结果:HRZ/PLGA微球在电镜下观察呈圆球形,平均粒径为10.3±4.7μm;H、R、Z三种药物的载药量分别为(18.02±0.36)%、(22.46±0.24)%、(21.68±0.37)%,包封率分别为(54.79±1.13)%、(72.35±0.39)%、(67.21±0.68)%;体外缓释试验显示微球缓释前12d左右,三种药物的累计缓释度均超过了50%,日均释药率分别为5.05%、4.89%、6.86%;第12天后三药的缓释基本趋于稳定,日均释药率分别为0.17%、0.26%、0.16%;三种药物缓释到50d时均大于10倍MIC。结论:HRZ/PLGA微球具有优良的载药及药物缓释效果,是一种理想的复合抗结核药物缓释系统。  相似文献   
56.
背景 临床常用局部麻醉药物的体内生物半衰期短,且局部组织的高药物浓度极易产生中枢神经和心血管毒性反应. 目的 综述局部麻醉药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oly (lactic-co-glycolic acid),PLGA]缓释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内容 阐述PLGA相关研究,局部麻醉药PLGA微粒的类型与制备工艺,PLGA在不同动物实验模型的研究结果,临床研究进展及存在的缺陷和改进等四方面的相关内容. 趋向 局部麻醉药缓释系统的研究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好的镇痛药物和麻醉方式,但是在载药量、生产工艺等方面还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观察脑源性营养因子缓释微球(BDNF-PLGA缓释微球)对大鼠周围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复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BDNF-PLGA缓释微球。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BDNF组和BDNF-PLGA缓释微球组;除假手术外,其它30只SD大鼠,制备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术后神经损伤局部注射BDNF-PLGA缓释微球,观察大鼠的大体形态、步态、关节活动等情况;术后4周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检查神经传导速度(NCV)、波幅、潜伏期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的幅度,以及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BDNF-PLGA缓释微球组明显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步态、关节活动等一般状况。BDNF-PLGA缓释微球可有效地改善大鼠损伤神经功能,到第4周时已基本恢复正常,对神经功能恢复明显快于BDNF组。与模型组比较,BDNF-PLGA缓释微球组显著提高大鼠NCV,增大电位波幅,缩短潜伏期(P<0.01)。术后4周,BDNF-PLGA缓释微球组的大鼠坐骨神经NCV、波幅和潜伏期,CMAP波幅及恢复率均显著优于BDNF组。BDNF-PLGA缓释微球明显改善坐骨神经髓鞘和轴突结构破坏,髓神经纤维的髓鞘肿胀、碎裂,神经纤维中的空泡及空泡变性等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 BDNF-PLGA缓释微球对周围神经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8.
建立了一种气相色谱法测定聚乳酸原料中封端剂十二醇残留的分析方法。着重研究了测定方法及样品的预处理方法。实验结果显示,采用DB-624(30m×0.530mm×3.0μm)毛细管柱,氢火焰离子检测器,进样口温度250℃,检测器温度260℃,程序升温(起始温度60℃,维持3 min,以30℃/min的速率升温至250℃,维持10min),十二醇的回归方程为A=2717.3C-11.646(γ=0.9998),线性范围为0.01~1.01mg/m L,平均回收率为99.21%(n=9),相对标准偏差1.55%,检测限为0.0005 mg/m L,定量限为0.001mg/m L。本实验所建立的方法能达到定量检测的目的,将该方法应用于聚乳酸原料中封端剂十二醇残留量的测定,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59.
目的制作用于脑血管重建研究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缓释微球并研究其性质。方法采用W1/O/W2复乳溶剂挥发法制作VEGF-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和载罗丹明B微球;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采用微量蛋白测定法测定微球中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并对微球的体外释药性能进行研究;将用罗丹明B标记的微球注入大鼠颞肌组织,分别于第10天和第30天取颞肌组织行冰冻切片,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到微球表面光滑无孔隙,粒径为4~10μm;微球载药量及包封率的测定显示其平均载药量为(25.50±1.57)%,平均包封率为(85.07±0.15)%,累积释放率可达80%以上;微球在颞肌组织中可持续存在30 d以上。结论 VEGF-PLGA微球能稳定长时间释放VEGF,可用于脑血管重建研究。  相似文献   
60.
目的了解壳聚糖/聚乳酸-乙醇酸共聚体(PLGA)人工神经移植物修复小鼠神经缺损后神经功能长时程恢复水平与再生神经成熟度。方法采用人工神经移植物桥接修复小鼠坐骨神经缺损(n=6),以自体神经修复(n=6)和缺损组(n=6)为对照,术后1年采用热痛阈测定、电生理学、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评定神经功能,采用靶肌湿重比、组织学和电子显微镜等技术综合评定神经重支配和再生神经成熟度。结果人工神经移植物组足底痛觉反应潜伏期、神经源性血管扩张程度、腓肠肌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s)波幅和潜伏期、靶肌湿重比、再生轴突数量等指标与自体神经修复组相近,但与健侧相比CMAPs潜伏期较长,髓鞘较薄,轴突直径分布滞后。结论人工神经移植物修复小鼠神经缺损术后1年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再生神经数量和靶肌重支配水平与自体神经修复相当,但再生神经纤维成熟度未达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