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06篇
  免费   4542篇
  国内免费   2218篇
耳鼻咽喉   147篇
儿科学   400篇
妇产科学   198篇
基础医学   1910篇
口腔科学   108篇
临床医学   9296篇
内科学   5854篇
皮肤病学   160篇
神经病学   1182篇
特种医学   2144篇
外国民族医学   60篇
外科学   12201篇
综合类   19612篇
预防医学   3032篇
眼科学   89篇
药学   7193篇
  123篇
中国医学   5823篇
肿瘤学   7634篇
  2024年   570篇
  2023年   2315篇
  2022年   1947篇
  2021年   2358篇
  2020年   2246篇
  2019年   2263篇
  2018年   1249篇
  2017年   1903篇
  2016年   2169篇
  2015年   2337篇
  2014年   3877篇
  2013年   3657篇
  2012年   4540篇
  2011年   4738篇
  2010年   4430篇
  2009年   4235篇
  2008年   4115篇
  2007年   3765篇
  2006年   3466篇
  2005年   3202篇
  2004年   2666篇
  2003年   2486篇
  2002年   2099篇
  2001年   1915篇
  2000年   1507篇
  1999年   1250篇
  1998年   1103篇
  1997年   926篇
  1996年   969篇
  1995年   639篇
  1994年   595篇
  1993年   393篇
  1992年   285篇
  1991年   291篇
  1990年   233篇
  1989年   234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2.
《湖南中医杂志》2020,(1):41-41
牛黄上清丸牛黄上清丸为非处方药,带有OTC标识,其安全性比较高,组方中不含有特殊中药(如雄黄),适合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服用。牛黄上清丸药性寒凉,具有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之功,常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口干口苦、牙龈肿痛、大便燥结等症。其清热力较强,既可用于清泻三焦实火而通便,也可治疗风热感冒。临床上还常用于由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急性咽炎、急性口炎、复发性口疮、急性牙龈(周)炎、急性智齿冠周炎、急性结膜炎等。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对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应激状态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间宝鸡高新人民医院收治的141例结直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的47例患者纳入对照组,采用传统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治疗的47例患者纳入腹腔镜组,采用结直肠癌经肛门自然腔道标本取出手术(NOSE)的47例患者纳入NOSE组。比较3组患者的应激状态和免疫功能差异。结果术前,3组患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组患者的SOD水平下降,MDA水平升高,且NOSE组SOD水平高于腹腔镜组和对照组,MDA水平低于腹腔镜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术前,3组患者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3组患者的CD3+、CD4+、CD8+和CD4+/CD8+水平均较术前下降,且NOSE组优于腹腔镜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采用不同手术方式的结直肠癌患者,机体应激状态和免疫功能存在明显差异,结直肠癌NOSE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应激状态和免疫功能,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危险因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消化病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112例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淋巴结转移状态与临床病理因素及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法分析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肿瘤部位分层的结直肠癌患者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淋巴结转移率在不同肿瘤长径[<5 cm和≥5 cm分别为37.75%(211/559)、52.26%(289/553),χ^2=23.666,P<0.01]、大体类型[浸润、溃疡、蕈伞、隆起分别为37.04%(20/54)、47.52%(432/909)、34.33%(23/67)、69.51%(57/82),χ^2=13.787,P=0.003]、分化程度[高、中、低分化分别为34.11%(102/299)、49.00%(317/647)、48.80%(81/166),χ^2=19.771,P<0.01]、错配修复缺陷(dMMR)[是和否分别为26.34%(64/243)、50.17%(436/869),χ^2=43.996,P<0.01]、神经侵犯[是和否分别为48.17%(421/874)、33.20%(79/238),χ^2=16.954,P<0.01]、脉管侵犯[是和否分别为79.16%(338/427)、23.65%(162/685),χ^2=327.493,P<0.01]以及术前癌胚抗原(CEA)[阳性(≥5 mg/ml)和阴性(<5 mg/ml)分别为52.87%(249/471)、39.16%(251/641),χ^2=20.162,P<0.01]和CA199[阳性(≥35 U/ml)和阴性(<35 U/ml)分别为59.33%(124/209)、41.64%(376/903),χ^2=21.465,P<0.01]分层患者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脉管侵犯和术前CA199阳性是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独立危险因素(OR=13.006,95%CI 9.329~17.276,P<0.01;OR=2.194,95%CI 1.513~3.181,P<0.01),dMMR阳性是淋巴结转移的保护性因素(OR=0.279,95%CI 0.190~0.411,P<0.01)。结论脉管侵犯是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前肿瘤标志物CA199的检测可以作为预测T3、T4期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状态的指标,一定程度上可为诊疗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为世界第三常见恶性肿瘤,近年来研究者认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5和(或)IL-37与CRC的发展有关,但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探究IL-35和IL-37在CRC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分析IL-35和IL-37与CRC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2017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接受治疗的191例CRC患者手术病理蜡块的肿瘤组织,与其匹配的非癌组织是来源于同一患者的肠癌手术切缘蜡块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染色法将CRC患者的癌组织与非癌组织染色,并运用Image-Pro Plus将IHC染色阳性部分定量分析,结合随访结果,探讨癌组织与非癌组织中IL-35和IL-37的表达水平与CRC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与非癌组织相比,CRC组织中IL-35的表达量减少了50%(P<0.000 1)。CRC组织中IL-37的表达量与非癌组织相比增加了40%(P=0.012)。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癌组织中IL-35(HR=0.39;95% CI:0.16~0.97;P=0.04)的表达水平是CR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测指标。结论:IL-35和IL-37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与CRC的发展有关,IL-35的表达水平可能是CRC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感染的病原学特点,分析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87例术后感染患者为感染组。95例未发生感染患者为对照组。统计感染组患者感染部位和病原学特点;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 87例结直肠癌术后感染患者,其中手术部位感染率最高,47例占54.02%,其次为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术后感染患者临床送检标本共检出病原菌9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的比例为65.56%(59/90),革兰阳性菌的比例为25.56%(23/90)。感染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8+T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组患者炎症因子白介素-10(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降钙素原(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感染可降低患者免疫功能,刺激炎症因子释放,术后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指标、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收治的66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各33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快速康复护理,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比参照组短(P0.05);两组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好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率为6.06%,与参照组的27.27%相比,相对更低(P0.05)。结论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护理效果理想,可促进胃肠功能尽快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68.
69.
<正>20世纪90年代,有学者在研究线虫的发育调控过程中发现了microRNA (miRNA)Lin-4、Lin-7,自此以后,有关miRNA的研究迅速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临床已发现超过1000种miRNA,miRNA也被称为"基因调控的新星"。据研究预测,人类基因组中约有30%的基因受  相似文献   
7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