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1篇
  免费   323篇
  国内免费   397篇
耳鼻咽喉   22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36篇
基础医学   355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489篇
内科学   294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146篇
外国民族医学   5篇
外科学   172篇
综合类   1427篇
预防医学   419篇
眼科学   26篇
药学   1398篇
  2篇
中国医学   851篇
肿瘤学   20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100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81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577篇
  2007年   420篇
  2006年   284篇
  2005年   399篇
  2004年   301篇
  2003年   303篇
  2002年   255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83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43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991.
噬菌体抗体库筛选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噬菌体抗体是指在其表面表达有Fab抗体或单链抗体(scFv)的噬菌体。用基因克隆技术将B细胞全套可变区基因克隆出来, 组装到表达载体内并表达到噬菌体表面形成噬菌体抗体的群体, 即为噬菌体抗体库 [1]。经特定抗原或细胞筛选后, 便可获得特异性抗体。噬菌体抗体库的筛选是关键环节和步骤 [2, 3]。1 噬菌体呈现人抗体库的基本原理噬菌体抗体在膜表面表达, 是通过Fab段或ScFv与单链噬菌体外壳蛋白形成融合蛋白而完成。其特点是“它既可识别相应的抗原并与其结合, 又能够感染宿主菌进行再扩增”。利用其可再扩增的特性, 以靶抗原通过亲…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建立有效的T7噬菌体筛选系统 ,筛选与靶蛋白 (信号分子 )有结合关系的多肽或蛋白。方法 :以p38MAPK、PRAK为靶蛋白 ,分别用不同的介质 (ELISA平板和Ni-NTA亲和树脂 ) ,通过结合 -洗脱 -扩增 3个步骤 ,筛选噬菌体cDNA文库 (T7人肝和 /或人肺cDNA文库 )。结果 :选择第四轮筛选后的洗脱噬菌体单个噬斑克隆 ,经EDTA处理后利用特异性PCR引物扩增插入片断 ,回收PCR产物并进行顺序 ,将获得的序列在美国国立卫生院 (NIH)的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同源序列比较 ,获得若干编码蛋白的序列。在这些蛋白中有激酶、转录因子、细胞骨架…  相似文献   
993.
SEREX肿瘤抗原基因表达蛋白的研制和血清学初步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利用基因工程方法获得SEREX肿瘤抗原基因原核表达蛋白 ,为进一步血清学分析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SEREX方法 ,筛选中国人卵巢癌cDNA表达文库。对获得的 3个阳性克隆基因MY OVA 2、MY OVA 7和MY OVA 13,利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克隆其全长基因 ,原核表达和亲和层析获得目的蛋白 ,并采用Dot blot的方法初步检测了目的蛋白抗原在正常人和肿瘤患者中的血清学反应格局。结果 :获得了纯化的目的蛋白 ,采用点杂交对 13例正常人和 74例肿瘤患者血清的测定结果显示 ,MY OVA 13的抗体只在肿瘤组中检测到 ,在正常组中为阴性 ;MY OVA 2和MY OVA 7在两组人群的血清中自身抗体检出率均呈现阳性 ,不同的肿瘤类型的阳性率各不相同。结论 :基因工程获得的蛋白质抗原可望成为肿瘤的血清学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994.
四氯化碳致大鼠、小鼠肝损伤的对比实验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人们习惯将CCl4 致肝损伤模型作为筛选具有保肝降酶作用药物的常用模型之一[1~ 3] 。常用实验动物为大鼠及小白鼠 ,以血清转氨酶为观察指标来评价被筛选药物的保肝降酶效果。我们在最近筛选保肝药物的实验中发现 ,用CCl4 所致的肝损伤模型动物小白鼠的血清转氨酶量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为此我们对比了CCl4 致大鼠、小鼠肝损伤实验 ,就CCl4 致动物肝损伤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1 实验材料1 1 药品和试剂 :四氯化碳 (CCl4 ,分析纯 ,济南化工厂生产 ) ,根据需要用纯花生油配成不同浓度 ;谷丙转氨酶试剂盒(购自北京中国生化药品公司 )。1 2…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筛选最适党参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及ISSR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引物,为研究党参种植资源遗传多样性及DNA鉴定奠定基础.方法 以党参嫩叶作为材料,采用常规SDS法、改良CTAB法和试剂盒法3种提取方法基因组DNA,用优化的ISSR-PCR反应对100条引物进行筛选.结果 以党参嫩叶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改良CTAB法效果最佳.从公布的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0条引物,能扩增条带清晰、稳定性好、多态性高的DNA条带.结论 以党参嫩叶为材料提取基因组DNA进行ISSR分子标志研究遗传多样性时应采用改良CTAB法,筛选出合适的引物在ISSR分子标志中很重要.  相似文献   
996.
细胞膜色谱法是近年来应用于中药研究的生物色谱技术。现对细胞膜色谱法的原理、特性及已用于中药研究的不同细胞膜类型进行简要概括,并对中药单体及中药复方活性成分筛选中的典型应用进行了综述。同时就细胞膜色谱法在中药活性成分筛选中存在的问题和其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建议和设想,为今后更好的将细胞膜色谱法应用于中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以PRDM1基因启动子为靶点构建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建立体外药物筛选细胞模型,并对中草药小分子化舍物进行筛选.方法 将人PRDM1基因启动子序列(267、1 257 bp)克隆入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pGL3-Basic中,构建重组质粒pGL3-PRDM1并与内参质粒pRL-TK瞬时共转染工具细胞,通过检测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反映PRDM1基因启动子的启动转录活性,并对共转染质粒比例、工具细胞选择等条件进行探索和优化,相关药物处理进行验证.结果 成功构建了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3-PRDM1.用0.5、1、2、4μmol/L的5-Aza-CdR处理重组的U266细胞筛选模型,与0μmol/L 5-Aza-CdR相比,增加5-Aza-CdR的刺激,荧光强度及PRDM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呈剂量依赖性增强.与0μmol/L相比,青蒿琥酯从5 μmol/L浓度开始对PRDM1基因启动子活性呈明显降低(P<0.05),在20 μmol/L浓度时降到最低;白芍总苷呈现小剂量促进PRDM1启动子活性,高剂量抑制PRDM1基因启动子活性.青蒿琥酯对细胞生长增殖影响较小,白芍总苷对细胞生长增殖的影响较复杂.结论 成功建立了以PRDM1基因启动子为靶点的药物筛选模型,并筛选出青蒿琥酯能抑制PRDM1基因启动子活性.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构建携带adam10基因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筛选稳定表达细胞系并分析其活性.方法 提取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细胞)基因组DNA,以其为模板,PCR扩增adam10基因启动子并克隆至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4.17中,构建adam10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pGL4.17-adam10,将其转染SH-SY5Y细胞(无启动子的pGL4.17载体作阴性对照,带有CMV启动子的pGL4.51载体作阳性对照),经G418进行稳定表达株的筛选,用1μmol/L维甲酸处理细胞4d后检测其荧光活性.结果 成功扩增到438 bp的adam10基因启动子,pGL4.17-adam10经PCR和双酶切鉴定均正确.SH-SY5Y细胞被该载体转染后经G418筛选得到稳定表达adam10基因启动子的细胞株,经检测具有较强的转录活性;1μmol/L雏甲酸能诱导adam10基因启动子高效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了人adam10基因启动子荧光素酶报告载体,adam10基因启动子在SH-SY5Y细胞中能稳定表达,为深入研究adam10基因的表达调控、多态性分析及其高通量药物筛选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罗浮山百草油体内及体外抗炎作用的药效及作用机制并初步筛选其活性组分。方法:分别使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及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白血病细胞RAW264.7炎性模型检测罗浮山百草油的体内及体外抗炎作用,使用RT-PCR法及ELISA法检测细胞内炎性因子变化;通过脂多糖LPS诱导人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THP1炎性模型,使用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 p65(nuclear factor κB p65,NF-κB p65)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 MAPK)的磷酸化水平。将罗浮山百草油分为13个组分,使用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性模型初步筛选其活性组分。结果:罗浮山百草油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及LPS诱导RAW264.7细胞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产生,抑制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 mRNA和IL-1β、IL-6蛋白的表达;罗浮山百草油可抑制LPS诱导THP1细胞NF-κB p65及p38 MAPK的磷酸化。活性组分初步筛选发现,13个组分中,百草精(68种药材的茶油提取物)、丁香罗勒油、肉桂油以及八角茴香油具有较强的抗炎活性,是罗浮山百草油抗炎活性的主要贡献者。结论:本研究证实了罗浮山百草油抗炎活性的有效性,并筛选出了相应活性组分,可为临床应用及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