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1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358篇
耳鼻咽喉   55篇
儿科学   38篇
妇产科学   72篇
基础医学   332篇
口腔科学   114篇
临床医学   503篇
内科学   486篇
皮肤病学   58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1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334篇
综合类   1442篇
预防医学   186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315篇
  1篇
中国医学   187篇
肿瘤学   79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90篇
  2012年   177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213篇
  2009年   260篇
  2008年   275篇
  2007年   292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373篇
  2004年   417篇
  2003年   443篇
  2002年   450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326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12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6 毫秒
81.
端粒酶活性在人乳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端粒酶活性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的异同,探讨其在乳癌诊断中的意义和与普遍认定的预后指标间的关系。方法:用端凿重复扩增(TRAP)检测了54例乳腺癌、44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54例乳癌中49例(90.74%)显示端粒酶活性,1例纤维腺瘤有弱端粒酶活性。端粒酶活性与肿瘤大小及分期有关,而与腋淋巴结转移及雌,孕激素受体之间无关。结论:端粒酶活性见于绝大多数浸润性乳癌及极少数纤维  相似文献   
82.
付祝能  俞世安 《浙江医学》2000,22(6):383-384
自1994年Kin等 [1] 报道了端粒酶重复诊断扩增法 (TRAP)以来 ,国内外对各种恶性肿瘤组织细胞端粒酶的研究报道骤增 ,但以体液进行端粒酶研究的报道相对较少 ,尤其对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取胆汁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报道更少。由此 ,我们对部分外科住院患者取胆汁标本 (引流或穿刺 )进行TRAP法端粒酶检测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标本来源 :87例患者中胰腺癌25例 ,胆管癌15例 ,壶腹癌14例 ,十二指肠乳头癌6例 ,胃癌15例 ,良性病变 (胆囊或胆管结石、胆囊炎等 )17例 ,均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 ,取其引流或穿刺所…  相似文献   
83.
二甲基亚砜对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二甲基亚砚(DMSO)对HL-60细胞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周期的影响。采用PCR-ELISA方法检测二甲基亚砜处理前后的HL-60细胞粒酶活性的改变,以流式细胞分析细胞周期的改变。二甲基亚砚作用于HL-60细胞后,其端粒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且细胞周期明显改变,S期细胞数显著减少。二甲在亚砜可抑制HL-60细胞的端粒酶活性,防止细胞周期的进程。  相似文献   
84.
端粒酶与肿瘤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耿  周建新 《重庆医学》1999,28(4):295-297
端粒(telomere)和端粒酶(telomerase)是近年来国际生物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其结构和行为的异常被认为同细胞衰老及肿瘤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大量资料证实,85%以上的人类肿瘤细胞存在高水平的端粒酶活性,而绝大多数体细胞和良性肿瘤细胞缺乏端粒酶活性。因此,多数学者认为,通过对端粒及端粒酶进行深人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肿瘤的发生机制,获得一些有用的肿瘤生物标记和治疗靶点。本文拟就近年来对端粒酶与人类肿瘤关系及其临床前景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1端粒与端粒酶的结构和功能1.1端粒的结核和…  相似文献   
85.
为探讨人鼻咽癌染色体端粒行为异常与癌变的关系,应用 Southern 印迹杂交对 30 例鼻咽癌和30例与之年龄、性别配对的正常对照进行了分析。结果:鼻咽癌的端粒长度与对照相比显著缩短。在鼻咽癌中,1617% 显示端粒伸长,76.67% 显示端粒缩短,而6.67% 显示与对照相同的端粒长度。分析了 30 例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粒长度的变化,可见染色体端粒的长度随年龄增长而逐渐缩短(r= - 0.3913, P< 0.05),并且端粒每年平均缩短 39bp 的核苷酸。结果提示:人鼻咽癌染色体不稳定可能与端粒长度缩短有关。  相似文献   
86.
大肠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Zhao D  Zhang W  Jin S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3):199-201
目的研究大肠癌组织及相应癌旁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探讨其作为肠癌肿瘤标记物的可能性。方法采用TRAP方法研究了40例大肠组织(包括37例大肠癌,3例良性大肠疾病)和20例相应癌旁上皮组织中的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20例癌旁上皮和3例良性疾病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均为阴性;而37例大肠癌组织中,35例显示端粒酶活性表达为阳性,阳性率为94.6%。结论端粒酶是特异性较强的恶性肿瘤基因标志,有可能成为大肠癌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理想标志物  相似文献   
87.
子宫内膜癌端粒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Zhou C  Sun J  Jin S 《中华肿瘤杂志》1998,20(6):428-430
目的探索端粒酶活性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PCR-TRAP方法检测34例子宫内膜癌和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在34例子宫内膜癌中,28例端粒酶活性阳性;6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有1例端粒酶活性阳性。结论端粒酶激活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并有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肿瘤标记物  相似文献   
88.
端粒和端粒酶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早在 3 0年代 ,就有学者发现细胞染色体末端有一种能维持染色体结构稳定性的特殊结构 ,并将其命名为“端粒”。它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随细胞的分裂逐渐缩短 ,达到一危机点时 ,触发某一信号 ,于是细胞不再分裂而发生衰老、死亡 ,因此它被称为细胞的“分裂时钟”。少数细胞逃逸危机点激活端粒酶 ,它在细胞的增殖、衰老、永生化和癌变中起重要作用。笔者就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及治疗作如下综述。1 端  粒1 1 端粒的结构 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特殊DNA -蛋白质结构 ,其DNA含有大量的TTAGGGn 串联重复结构 ,该片段在精子细胞中长…  相似文献   
89.
反义端粒酶催化亚单位抑制喉癌细胞生长的离体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hTERT)反义寡核苷酸对人喉癌细胞株Hep-2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用脂质体包裹hTERT反义寡核苷酸转染体外培养的Hep-2细胞,分别于转染后24、48、72h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转染的72h行HE染色及端粒酶活性测定。结果:转染后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生长密度下降;端粒酶活性受到抑制。结论:hTERT反义寡核苷酸短期内可以降低端粒酶活性、抑制喉癌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90.
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对宫颈癌HeLa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端粒酶反义寡核苷酸 (ASON)对宫颈癌HeLa细胞体外生长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 针对端粒酶RNA的ASON作用于HeLa细胞 ,台盼蓝排斥法测定细胞存活力 ,以PCR为基础的TRAP法测定端粒酶的活性 ,流式细胞仪 (FCM)检测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结果 ASON连续治疗 5d ,HeLa细胞的存活力无明显下降 ;在FuGENE6的介导下 ,ASON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与ASON的浓度和治疗时间呈正相关。FCM未检测到特征性的亚G1 峰 ,ASON组中G2 /M期的DNA含量显著增多。结论 针对端粒酶RNA的ASON能抑制HeLa细胞的端粒酶活性 ,并将细胞阻滞在分裂期达到抑制细胞生长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