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6篇
  免费   327篇
  国内免费   410篇
耳鼻咽喉   92篇
儿科学   40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723篇
口腔科学   18篇
临床医学   560篇
内科学   30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13篇
特种医学   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179篇
综合类   1235篇
预防医学   145篇
眼科学   112篇
药学   490篇
  1篇
中国医学   311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60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21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18篇
  2015年   136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72篇
  2012年   219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28篇
  2009年   265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232篇
  2006年   248篇
  2005年   251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86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73篇
  1998年   78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59篇
  1995年   68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3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血管性痴呆小鼠海马突触后致密物95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小鼠海马突触后致密物95(postsynaptic density95,PSD-95)表达的变化。方法:双侧颈总动脉线结,反复缺血-再灌注法制备小鼠VD模型,跳台试验观测其行为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齿状回PSD-95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学习、记忆成绩下降(P<0.05),其海马齿状回(dentategyrus,DG)PSD-95免疫阳性产物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V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可能与海马PSD-95的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42.
大鼠红核和颈段皮质脊髓背侧束联合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研究脊髓损伤后的可塑性变化 ,建立大鼠红核和皮质脊髓背侧束 (dCST)联合损伤模型。方法 立体定位仪下 ,致伤颈 3dCST和双侧红核 ,甲苯胺蓝染色显示损伤范围。示踪剂观测皮质脊髓腹侧束 (vCST)的出芽情况 ;同时 ,评定大鼠前肢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精确地致伤红核和dCST后 ,vCST的出芽数量和大鼠前肢功能评分成显著负相关 (P <0 0 1)。结论 大鼠红核和dCST联合损伤模型是研究脊髓损伤后可塑性变化的良好模型  相似文献   
43.
AMPA受体介导的突触可塑性与药物依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触可塑性改变是形成药物依赖长期效应的病理基础,兴奋性氨基酸受体在其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多种药物依赖过程与AMPA受体有关。联系药物依赖所致的AMPA受体的变化与神经元的可塑性改变,探讨AMPA受体介导药物依赖的形成机制,可为进一步理解AMPA受体在药物依赖中的作用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4.
目的 研究鹿茸醇提物对海马CA3区Schaffer例枝-CA1区通路长时程增强的影响.方法 采用立体定位仪固定大鼠头部,按照脑立体定位图谱确定刺激电极坐标和记录电极坐标,在体电生理技术检测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本研究共包括3组实验,LRE和LRW对基础突触传递的作用,实验分为两组LRE(500 mg/kg)组和LRW(500 mg/kg)组,每组各5只大鼠;LRE和LRW对强高频刺激S-HFS诱导LTP的影响,实验分为3组,即溶剂对照组(Vehicle)(n=8)、LRE(500 mg/kg)组(n=5)和LRW(500 mg/kg)组(n=5);LRE和LRW对弱高频刺激W-HFS诱导LTP的影响,实验分为5组,即Vehicle组(n=7)、LRW(500 mg/kg)组(n=6)、LRE(100 mg/kg)组(n=5)、LRE(250 mg/kg)组(n=5)、LRE(500 mg/kg)组(n=5).结果 单独给予20 pulses 100 Hz的弱刺激不能诱导出长时程增强;灌胃给予鹿茸醇提物500 mg/kg,作用30 min后,应用同等强度的弱刺激能够成功诱导出长时程增强;而鹿茸水提物则无此作用.结论 鹿茸醇提物能够易化海马CA1区长时程增强,具有潜在的促智作用.  相似文献   
45.
行为实验己经证明,锌过多或缺锌均可影响脑功能。锌作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影响多种酶的活性及蛋白质和核酸的台成。本实验通过体外分离大鼠脑海马突触体,观察不同浓度锌离子对Ca2 -Mg2 ATP酶的活性和3H-Leu掺入突触蛋白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锌离子浓度在25μmol/L时增加该酶的活性(<0.01),并促进3H-Leur掺入蛋白质的合成(<0.05)。2.锌离子在50,100,200μmol/L的较高浓度时对Co2 -M2 ATP酶的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分别为:P<0.05.P<0.01,P<0.01),仅200μmol/L对3H—Leu掺入突触蛋白合成有抑制作用。本研究提示:适量的锌对突触体功能的维持是必要的,但剂量过高则起相反作用。  相似文献   
46.
氯胺酮对脑缺血大鼠突触体ATP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氯妥酮(KT)对大鼠脑缺血ATP酶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四动脉阻断脑缺血模型,缺血10min后测量纹状体和海马突触体Na^+、K^+-ATP和Ca^2+-=ATP酶活性。结果 脑缺血时两个脑区的ATP酶活性均显著下降。缺血的前预先应用KT25mg.kg^-1和50mg.kg可拮抗脑缺血时ATP酶活性的下降。结论 KT可通过拮抗脑缺血时ATP酶活性的下降对抗脑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47.
研究[125I]RTI121与中枢多巴胺转运体(DAT)在体外结合的特征.方法:在人工脑脊液(ACSF)中,37℃下,用[125I]RTI121标记大鼠纹状体突触体膜上DAT.结果:[125I]RTI121结合于3min内达到平衡并稳定在峰值至少9min.动力学研究、饱和分析和竞争抑制实验均提示[125I]RTI121结合到一个位点上.DAT阻断药可卡因、GBR12935和BTCP以及DAT底物多巴胺和苯丙胺均竞争性抑制[125I]RTI121结合.与NaPhosKClNaCl缓冲液比较,含Ca2+和Mg2+的ACSF显著增加阻断药的IC50,而对底物的IC50影响较小.D2受体配基培高利特、quinpirole、舒必利和左旋千金藤立定对[125I]RTI121结合无直接作用.结论:生理性条件下[125I]RTI121结合满足DAT结合分析所需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48.
突触体素与突触重塑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触体素 (synaptophysin ,SYN)是一种与突触功能密切相关的膜蛋白 ,Jahn等[1]于 1885年首先从大鼠脑突触囊泡中提取 ,因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3 8ⅹ 10 3 ,又称为p3 8。它广泛存在于机体所有神经终末 ,特异性地分布于突触前囊泡膜上。因其与神经生长、修复再生和突触重塑密切相关 ,成为近年来基础医学和康复医学研究的热点。1 SYN的生理特性及分类SYN是含糖的膜结合蛋白 ,相对分子质量为 3 8ⅹ 10 3 ,等电点在 4.8左右 ,主要分布在含经典递质的小型AGV膜上。它跨膜 4次 ,其N端及C端均暴露在胞浆内 ,C端可同钙结合形成Ca2 + 的结合蛋白 …  相似文献   
49.
人参皂甙(GS,10~(-4)g/ml)明显抑制大鼠门脉(RPV)自发活动张力,松弛豚鼠气管平滑肌(GPT)和减慢豚鼠右心房(GPRA)心率。 GS还增强异丙肾上腺素(Iso)对RPV自发活动张力抑制以及对GPT的松弛效应,但对抗Iso增加心率的效应。上述结果提示GS可能对突触后膜β受体效应起调谐剂(modulator)样作用。  相似文献   
50.
造血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潜能的细胞,过去认为,造血干细胞只能分化产生髓系和淋巴系干、祖细胞,最新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可以横向分化为其他类型的细胞,即造血干细胞的可塑性,为组织损伤的修复与替代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