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2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72篇
耳鼻咽喉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95篇
口腔科学   55篇
临床医学   298篇
内科学   4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8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52篇
综合类   355篇
预防医学   226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89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80篇
  2006年   74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8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0篇
  1996年   49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1.
磁场治疗白兔脑出血的安全性及疗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磁场治疗对实验性脑出血的治疗作用和安全性。方法 实验一 :5 0只大耳白兔被钩破大脑中动脉以建立脑出血模型。用CT扫描和解剖的方法观察脑出血的情况。实验二 :45只大耳白兔随机分为 0 .4T组、0 .8T组和对照组 ,每组 15只。每只白兔均采用实验一的方法建成脑出血模型。磁疗前CT扫描观察出血情况 ,磁疗后CT扫描观察血肿吸收情况。结果 实验一 :5 0只大耳白兔大脑中动脉钩破术后均出现对侧后下肢无力 ,肌张力降低 ,回缩反射减弱或消失。CT和解剖证实有脑出血。实验二 :45只大耳白兔均成功建成脑出血模型。磁疗前CT扫描 3组之间脑出血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磁疗后CT扫描 2磁疗组之间血肿吸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与对照组比较血肿吸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用钩破兔大脑中动脉的方法可建立脑出血动物模型。磁场治疗可促进实验性白兔脑出血的血肿吸收 ,且不产生继发性脑出血  相似文献   
12.
13.
磁场对荷瘤小鼠TNF及TNFR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磁场对荷瘤鼠瘤组织内肿瘤坏死因子 (TNF)及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TNFR)的影响。方法 采用磁场照射荷瘤小鼠瘤区。结果 磁疗组小鼠体内TNF活性明显增强 ,TNFR表达量增多 ,与非磁疗组相比 ,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结论 磁场具有增强荷瘤小鼠TNF活性并促进TNFR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工频磁场 (PFMF)是否有促癌或协同促癌作用。方法 利用荧光光漂白后再恢复法观察漂白细胞荧光强度的恢复以判断经间隙连接的细胞间通讯 ,以相对荧光强度恢复速率(CFIRR)作为对细胞间隙连接通讯 (GJIC)作用的评价指标 ,研究不同磁场强度单独作用或协同佛波酯(TPA)对星形胶质细胞GJIC功能的影响。结果  3ng/mlTPA作用 1h时CFIRR的中位数 (Md)值为4 .53 % /min ,空白对照组为 9.74% /min ,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 (H =1 2 .0 84,P <0 .0 0 5)。 0 .8或 1 .6mT磁场作用 2 4h时CFIRR的Md 分别 8.2 5、6 .68% /min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H =32 .61 7,P >0 .0 5)。 0 .8或 1 .6mT磁场作用 2 3h ,再与TPA共同作用 1h时CFIRR的Md 分别为 3 .32、2 .85% /min ,与TPA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H =2 .589,P >0 .0 5)。结论  0~ 1 .6mT的 50Hz磁场单独作用不能抑制星形胶质细胞GJIC功能 ;协同TPA ,不能增强TPA对星形胶质细胞GJIC的抑制作用 ;但是磁场对星形胶质细胞GJIC的抑制作用随着磁场强度增强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5.
视频显示终端脉冲磁场增强阿糖胞苷致致畸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6.
初成年雄性NIH小鼠、雌性NIH小鼠和初孕NIH雌鼠分别经35天、30天和大部分孕期(18天)暴露于频率变化的极低频脉冲磁场中,结果发现雄性鼠接触磁场后再与未经接触磁场的健康雌性NIH小鼠交配时,其胚胎总死亡率增高,有一个以上死胎的孕鼠率增高。说明磁场能够损伤雄性小鼠的生殖功能  相似文献   
17.
18.
本实验使大鼠接受 0.25T恒定磁场作用后,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大鼠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01)。分析表明,在恒定磁场作用下,红细胞表面受到洛仑兹力的作用,使聚集体解聚,而且红细胞电泳速度加快,表面电荷密度增大,增加了红细胞间的排斥性,进一步促使解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粘度。  相似文献   
19.
体内磁场促进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场强1200GS的矩形稀土永磁片放入54只兔子前腿内桡骨骨折处,造成放磁侧与非放磁侧,分成6组。分别于术后1、2、3、4、6、8周,取双侧桡骨通过X线拍片和组织切片观察骨折愈合过程。发现放磁侧于第6周已完成骨折愈合过程,而非放磁侧则在第8周才基本完成骨折愈合过程,双侧对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半乳糖化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Gal-MADM-NP M)在体外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的杀伤作用。方法应用光镜、电镜下的形态学观察,DNA电泳以及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杀瘤活性。结果 形态出现明显改变,电镜证实出现细胞凋亡;白蛋白磁性阿霉素纳米粒联合磁场(MADM-NP M)组和半乳糖化白蛋白阿霉素纳米粒(Gal-ADM-NP)组抑制率及半数抑制率剂量相似(P>0.05),Gal-MADM-NP M组抑制率明显提高,半数抑制剂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MADM-NP M、Gal-ADM-NP、Gal-MADM-NP都具有明显抑制体外培养肝癌细胞生长增殖的作用。Gal-MADM-NP M对人肝癌细胞杀伤作用较性MADM-NP及Gal-ADM-NP为强,作用机制可能与半乳糖配体的特异性介导和人肝癌细胞上半乳糖受体的识别内吞作用及联合外磁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