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371篇
  免费   18384篇
  国内免费   9309篇
耳鼻咽喉   2947篇
儿科学   6329篇
妇产科学   3957篇
基础医学   12664篇
口腔科学   2664篇
临床医学   105675篇
内科学   40745篇
皮肤病学   3494篇
神经病学   10938篇
特种医学   483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965篇
外科学   31687篇
综合类   171314篇
预防医学   34643篇
眼科学   5337篇
药学   52059篇
  632篇
中国医学   19863篇
肿瘤学   14813篇
  2024年   2315篇
  2023年   8084篇
  2022年   7510篇
  2021年   9401篇
  2020年   10152篇
  2019年   9082篇
  2018年   4656篇
  2017年   8411篇
  2016年   9841篇
  2015年   10735篇
  2014年   19245篇
  2013年   19506篇
  2012年   24973篇
  2011年   27595篇
  2010年   25961篇
  2009年   25694篇
  2008年   28357篇
  2007年   26271篇
  2006年   23299篇
  2005年   25533篇
  2004年   29786篇
  2003年   35705篇
  2002年   33351篇
  2001年   30304篇
  2000年   21092篇
  1999年   17057篇
  1998年   14763篇
  1997年   11523篇
  1996年   10265篇
  1995年   9809篇
  1994年   6793篇
  1993年   4979篇
  1992年   4000篇
  1991年   3958篇
  1990年   3482篇
  1989年   3316篇
  1988年   625篇
  1987年   482篇
  1986年   421篇
  1985年   310篇
  1984年   167篇
  1983年   121篇
  1982年   100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5篇
  1977年   4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1.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MRI)、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与钼靶X射线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乳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MRI、CT、钼靶X射线及病理检查。比较各检测方法的病灶最大直径、与病理诊断一致性以及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钼靶X射线检查、MRI检查、CT检查与病理检查的病灶最大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MRI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最接近。MRI对乳腺疾病良性与恶性的判断与病理确诊的结果一致性好,CT检查的一致性一般,而钼靶X射线检查的一致性较差(P 0. 05)。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由高到低依次为MRI检查、CT检查及钼靶X射线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钼靶X射线检查、CT检查及MRI检查均能对乳腺疾病病灶进行有效检测,MRI检查的诊断价值最高,具有临床应用优势。  相似文献   
112.
胆囊癌(GBC)是一种最常见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具有隐匿性、易侵袭转移、早期诊断难、预后差等特点,GBC仅依靠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难以确诊。近年来,由于GBC不同阶段生存率存在显著差异,人们对GBC的诊治越来越重视,提高疾病的早期诊断率尤为重要。随着对GBC发病机制、免疫应答和靶点探索的深入研究,GBC诊断和治疗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文章就GBC的发病机制、转移途径、诊断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3.
涎腺导管内癌(intraductal carcinoma,IDC)是一种主要发生在腮腺,在导管内或囊内生长为主的罕见肿瘤,但也可伴浸润性生长,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具有独特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主要包括4种亚型:闰管型、顶浆分泌型、闰管-顶浆分泌混合型和嗜酸型。闰管型多数存在NCOA4-RET融合,个别存在STRN-ALK融合;混合型存在TRIM27-RET融合,顶浆分泌型具有PIK3CA和HRAS突变或TP53缺失;嗜酸型具有TRIM33-RET融合或BRAF V600E突变。目前多数观点认为与涎腺导管癌不同,即使存在浸润,仍具有良好的预后,罕见复发和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因此精准诊断对于临床治疗的选择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114.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miR-34b的表达特征,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共87例为观察组,87例体检证实为健康的成人血清标本作为对照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中miR-34b的表达。结果:观察组中miR-34b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1.06±0.25)与(1.32±0.34),P<0.01],CXCL12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9.47±3.26)与(7.37±1.06),P<0.01]。血清中miR-34b表达下调对急性脑梗死诊断具有预测价值,CXCL12曲线下面积AUC为0.9880,95%置信区间(CI):0.9772~0.9988。血清中CXCL12表达上调对急性脑梗死诊断具有预测价值,CXCL12的预测价值要优于miR-34b。miR-34b在不同梗死灶最大径和有无高血压、高血脂患者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不同性别、年龄、有无吸烟和饮酒史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回归分析显示miR-34b与格拉斯哥预后(GOS)评分具有正相关性(P<0.01),CXC...  相似文献   
115.
近日,范建高教授应《柳叶刀》旗下子刊EBioMedicine(影响因子8.413分)编辑部邀请,与博士生林双喆在线发表综述:Peripheral immune cells in NAFLD patients:A spyhole to disease progression,EBioMedicine 2021 doi.org/10.1016/j.ebiom.2021.103768,系统分析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及其不同临床病理类型亚组患者循环外周血液各种免疫细胞的特征性变化,并探讨了外周血免疫细胞变化用于无创诊断与评估NAFLD的严重类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16.
刘超  鲁际 《放射学实践》2019,34(5):583-586
【摘要】MRI的临床应用可提高乳腺癌的诊断符合率,乳腺MRI正在逐步向3.0T甚至7.0T的高场强方向发展。目前,高场强MR功能成像技术在乳腺成像方面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它可为乳腺癌患者的个性化诊疗提供更好的检测、评估、分期和监测手段。本文对高场强MR诊断乳腺癌的技术应用现状与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7.
目的探讨苍白球(简称G)与壳核(简称P)的T_1WI、T_2WI及ADC比值(T_1WI、T_2WI及ADC的G/P值)在足月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足月新生儿,根据血清总胆红素(TSB)及临床症状分组,测量苍白球与壳核T_1WI、T_2WI及ADC比值,通过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及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LSD)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按TSB分组:T_1WI的G/P值及ADC的G/P值随胆红素水平增高而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T_1WI的G/P值为极强相关(r_s=0.824,P<0.05)、ADC的G/P值为强相关(r_s=0.673,P<0.05),且各组间均存在差异;T_2WI的G/P值为弱相关(r_s=-0.054,P>0.05),且组间无差异。按临床症状分组:T_1WI的G/P值及ADC的G/P值随临床症状加重而增加,相关性分析结果:T_1WI的G/P值为强相关(r_s=0.645,P<0.05)、ADC的G/P值为中度相关(r_s=0.495,P<0.05),且各组间均存在差异;T_2WI的G/P值为弱相关(r_s=-0.117,P>0.05),且组间无差异。结论苍白球与壳核T_1WI、ADC比值与临床症状及胆红素水平结合,能增加足月新生儿急性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诊断准确客观性。  相似文献   
118.
119.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联合多层螺旋CT对肝性脑病诊断价值的影响。方法选取肝性脑病患者71例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期6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设为对照组,两组均行MRI、多层螺旋CT检测,对比肝性脑病不同分级患者门静脉系各血管直径,比较MRI、多层螺旋CT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肝性脑病结果。结果肝性脑病Ⅲ级患者肝内门静脉右支、肝内门静脉左支、脾静脉、胃左静脉直径均大于Ⅰ级、Ⅱ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多层螺旋CT联合检测肝性脑病灵敏度、准确度高于单一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多层螺旋CT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肝性脑病病情程度,可有效提高肝性脑病诊断灵敏度、准确度,可为肝性脑病临床控制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