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83篇
  免费   1544篇
  国内免费   775篇
耳鼻咽喉   694篇
儿科学   819篇
妇产科学   287篇
基础医学   1011篇
口腔科学   239篇
临床医学   4808篇
内科学   2168篇
皮肤病学   377篇
神经病学   1009篇
特种医学   1086篇
外国民族医学   34篇
外科学   1700篇
综合类   8412篇
预防医学   1560篇
眼科学   1587篇
药学   3728篇
  33篇
中国医学   4063篇
肿瘤学   1887篇
  2024年   205篇
  2023年   729篇
  2022年   707篇
  2021年   871篇
  2020年   816篇
  2019年   817篇
  2018年   401篇
  2017年   706篇
  2016年   796篇
  2015年   891篇
  2014年   1497篇
  2013年   1410篇
  2012年   1884篇
  2011年   2027篇
  2010年   1876篇
  2009年   1845篇
  2008年   2434篇
  2007年   2176篇
  2006年   1905篇
  2005年   2069篇
  2004年   1466篇
  2003年   1325篇
  2002年   1122篇
  2001年   938篇
  2000年   665篇
  1999年   521篇
  1998年   524篇
  1997年   493篇
  1996年   467篇
  1995年   431篇
  1994年   330篇
  1993年   217篇
  1992年   205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196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42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IVTA)联合激光治疗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黄斑水肿患者30例(37眼),对所有患者均行IVTA联合黄斑格栅样激光光凝(MLG)治疗,并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疗效、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以及并发症等进行观察比较。结果37眼中优33眼,良4眼,总体优良率为100%;所有患者治疗3个月和治疗6个月时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均明显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治疗黄斑水肿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2.
木村病(kimura's disease,KD),又名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hyperplastic 1ymphogranuloma,ELG)[1],由于该病发病率低,属少见病,目前尚无标准治疗方案.本科2014年2月收治1例木村病患者,入院后行放射治疗,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5岁.因木村病术后放疗后十年,左耳后、右颊部肿块进行性增大半年,于2014年2月12日人院.患者十年前右面颊部、右上臂内侧出现肿块,进行性增大,在外院行肿块切除手术治疗,病理诊断为木村病,术后行放射治疗,具体计划不详,放疗后肿块完全消退.  相似文献   
993.
科技论文参考文献的写法按照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规范执行。格式示例:1.期刊、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1]刘勤社,曹贵民,王朝宏,等.戊巴比妥钠致家兔心衰模型的方法探讨[J].陕西中医,1993,16(2):38.(期刊)[2]徐叔云.药理实验方法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962.(专著)[3]王会贤,章灵华,杜守英,等.苦参碱对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论文集[C].北京:科技出版社,1994.(论文集)  相似文献   
994.
章亚成教授认为,恶性淋巴增殖性疾病(MLPD)的治疗在于使原本失衡的阴阳气血重新恢复动态平衡,患者表现出的顽固性盗汗也可理解为相同病因病机所生,应同样以“和法”为基本治疗原则.对于MLPD且顽固性盗汗的用药,强调在辨证的基础上使用较平和的药物以纠其偏,如对于营卫不和之证,选用桂枝配白芍,一散一收,调和营卫;对于血瘀之证切不可盲目选用攻利破瘀之品免伤正气,而以和血为上;对于邪热之证,不可过用寒凉之品伤及阳气,而应透热固表,佐以清热,选药以药性平和为先.  相似文献   
995.
阿霉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癌药物,但具有一定心脏毒性,因此可以使用阿霉素诱导建立心源性水肿动物模型.选用的实验动物主要为大鼠,造模方法为腹腔注射和尾静脉注射.阿霉素诱导心源性水肿的机制主要与氧化应激作用、钙含量过负荷、细胞凋亡、线粒体损伤等有关.根据其作用机制,防治药物在自由基清除剂、钙拮抗剂、细胞凋亡抑制剂、线粒体保护剂等方面的应用取得较大进展,为治疗心源性水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后出现低钠血症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低钠血症的发病率、病因及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收集该院血液肿瘤科2011年1月—2014年6月ALL化疗后发生低钠血症的患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规律治疗103例,发生低钠血症50例,发病率48.5%,其中22例(44%)发生2次或多次低钠血症。发生低钠血症事件74次,血钠水平(129.94±4.82)mmol/L,主要原因为SIADH(31.1%)及摄入不足或经胃肠道丢失(39.2%)。有症状低钠血症26次(35.1%),血钠水平(126.68±6.71)mmol/L;无症状低钠血症48次(64.9%),血钠水平(131.75±1.88)mmol/L,二组间比较,t=-4.92,P=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生低钠血症时静脉液体钠浓度有症状组为(0.33±0.03)%,无症状组为(0.35±0.03)%,t=-1.76,P=0.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钠血症可发生于化疗各阶段,但严重程度及持续时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F=2.51,P=0.06;F=1.91,P=0.14)。CAM方案化疗后低钠血症发病时间明显短于VDLD及VALD阶段,F=6.78,P=0.00。结论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中应积极监测电解质水平,如出现恶心、呕吐、意识改变及抽搐等症状时应及时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有无低钠血症及其病因,采取合适的治疗。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探讨应用超声靶向破坏微泡 (UTMD) 技术介导小鼠肝癌细胞株JNK1基因的表达、细胞迁移和侵袭抑制的作用,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并筛选RNA干扰效果最好的短发夹RNA(shRNA)。将小鼠肝癌细胞株Hca-F分为正常Hca-F细胞组、shRNA质粒组、脂质体组、超声微泡结合超声辐照组及脂质体结合超声微泡加超声辐照组。采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转染率,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JNK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的细胞活性,应用Transwell 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结果: 脂质体结合超声微泡加超声辐照组细胞转染率高于shRNA质粒组、脂质体组和超声微泡结合超声辐照组(均P<0.05),脂质体组和超声微泡结合超声辐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脂质体结合超声微泡加超声辐照组JNK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其他各组(P<0.05);脂质体结合超声微泡加超声辐照组细胞活性和平均穿膜细胞数均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UTMD技术结合脂质体转染法可以提高小鼠肝癌细胞株JNK1 shRNA的转染效率,增强其对基因表达、细胞活力、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  相似文献   
998.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目前一种常见的视网膜血管疾病,其继发的黄斑水肿是导致视力下降的最主要的原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在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目前临床上以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抗体Bevacizumab来治疗多种眼部新生血管性及渗出性疾病,但其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治疗的长期效果及安全性尚有待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作者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CMBs)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方法:收集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52例,其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46例,急性脑梗死806例[根据TOAST分型标准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A组)484例,心源性脑栓塞(B组)92例,小动脉性脑梗死(C组)166例,不明原因脑梗死(D组)64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2例作为对照。比较各组CMBs发生率、严重程度及比较初发、复发患者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组、C组的年龄及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吸烟史、脑白质病患者的比例明显增高(P<0.05);B组糖尿病史患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IA组的年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4个分组CMBs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A组CMBs分布在Ⅱ、Ⅲ、Ⅳ级的比例接近,B组集中分布于Ⅱ级,C组Ⅳ级多见,D组及TIA组以Ⅱ级多见。初发急性梗死患者的CMBs发生率明显低于复发患者(P<0.05)。A组、C组初发急性梗死患者CMBs发生率明显低于复发患者(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急性脑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CMBs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差异较大,另外在初发、复发型脑梗死患者中的CMBs发生率也不尽相同,这可能与CMBs不同的影响因素差别大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李伟  曾晓华  徐发良  熊忠讯  罗杰 《重庆医学》2015,(7):907-909,912
目的:探讨纳米炭吸附多西紫杉醇(TAX-CNP)淋巴化疗药物的靶向性、合理注射时间及短期疗效。方法淋巴靶向化疗试验组(A 组):注射1 mL 多西紫杉醇(TAX)加1 mL 纳米炭(CNP),平均分4个小组(A1~4组),术前 TAX-CNP 分别在12、24、36及48 h 行淋巴靶向化疗后再行手术;外周静脉化疗对照组(B 组):静脉输注含1 mL TAX 的0.9%氯化钠溶液100 mL,平均分4个小组(B1~4组),根据上述相同的时间点经外周静脉输注相同剂量的 TAX。术毕取腋窝淋巴结,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两组患者淋巴结 TAX 的含量;将两组患者有癌转移的淋巴结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1)A 组淋巴结 TAX 含量明显高于 B 组(P <0.05);(2)A1组细胞凋亡指数(AI)及凋亡率均明显低于 A2、A3、A4组(P <0.05),A2、A3、A4组细胞 AI 及凋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3)A 组细胞 AI 及凋亡率均明显高于 B 组(P <0.05)。结论TAX-CNP 可以显著提高淋巴结的药物浓度,具有较好的淋巴靶向性;术前24 h 注射系较为理想的注射时间;TAX-CNP 可以明显提高转移淋巴结细胞凋亡的发生,降低短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