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08篇
  免费   655篇
  国内免费   402篇
耳鼻咽喉   265篇
儿科学   97篇
妇产科学   320篇
基础医学   628篇
口腔科学   550篇
临床医学   4032篇
内科学   687篇
皮肤病学   100篇
神经病学   122篇
特种医学   8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3670篇
综合类   7894篇
预防医学   2422篇
眼科学   761篇
药学   3066篇
  37篇
中国医学   1406篇
肿瘤学   280篇
  2024年   125篇
  2023年   494篇
  2022年   365篇
  2021年   500篇
  2020年   547篇
  2019年   599篇
  2018年   263篇
  2017年   454篇
  2016年   535篇
  2015年   671篇
  2014年   1337篇
  2013年   1253篇
  2012年   1523篇
  2011年   1747篇
  2010年   1548篇
  2009年   1541篇
  2008年   1609篇
  2007年   1422篇
  2006年   1337篇
  2005年   1471篇
  2004年   1174篇
  2003年   1189篇
  2002年   912篇
  2001年   872篇
  2000年   639篇
  1999年   517篇
  1998年   402篇
  1997年   386篇
  1996年   383篇
  1995年   307篇
  1994年   248篇
  1993年   185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29篇
  1990年   100篇
  1989年   120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32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185例均为经产妇,无放置禁忌症,年龄最小20岁,最大44岁.孕次1~8次,有剖宫产史者47例,有1次以上使用IUD失败史者79例,包括IUD移位、脱落、带器妊娠、因症取出等.于月经干净后2~7天放置或人流、无痛人流术后立即放置,哺乳期则为顺产后3月剖宫产后6月放置.  相似文献   
62.
左心室巨大室壁瘤不同左心室成形方法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研究左心室巨大室壁瘤的左心室成形方法,对改进的左心室心内膜环缩技术和传统的线性缝合技术进行近、远期疗效对比。方法自1992年1月至2004年12月,对148例左心室巨大室壁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按照手术中左心室成形方法不同分为两组,传统术式组:89例,采用传统的线性缝合成形技术;改良术式组:59例,采用改良的心内膜环缩成形技术,旷置梗死的心肌组织,再缝合环缩后的切口。采用多次信访、电话随访和门诊复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的近、远期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手术死亡5例(3.4%),其中传统术式组4例,改良术式组1例(P=0.320)。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血量和心室颤动。随访134例(93.7%),随访时间51.4±27.0月。远期死亡21例,术后早期心功能Ⅲ级以上是影响远期死亡的危险因素(P=0.000)。改良术式组5年和8年生存率明显优于传统术式组(91.6%vs.76.3%,P=0.040;91.6%vs.61.4%,P=0.000)。两组心功能分级(NYHA)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术后早期和随访期间较术前改善和升高(P<0.05),改良术式组改善更明显。两组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术后早期与术前比较明显减小(P=0.000),但随访30个月时有重新增大的趋势(P=0.046)。传统术式组随访30个月时LVEDD扩大比率明显高于改良术式组(38.8%vs.16.7%,P=0.030)。结论左心室巨大室壁瘤的手术近、远期疗效满意,保持适当的左心室形态和容积是手术的关键。心内膜环缩法进行左心室成形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段,其远期结果优于线性缝合法。  相似文献   
63.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名“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常r见庆病。笔者自2000年以来应用直腰旋转扳法配合骶管封闭并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现将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索解决传统洗眼壶常温冲洗液结膜囊冲洗中的缺陷,从而减少手术前护理操作的副作用,减轻手术后眼部反应.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后患者视觉效果。方法:选择8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40例,其中26例为左眼白内障手术患者,14例为右眼白内障手术患者,用生理盐水,一次性输液器和输液加温器加热冲洗结膜囊。对照组40例,其中22例为左眼白内障手术患者,18例为右眼白内障手术患者,用生理盐水和洗眼壶常温冲洗结膜囊。观察结膜囊冲洗后眼部刺激症状、结膜充血、泪脂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眼部刺激症状.结膜充血及滔脂情况等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用一次性输液器和输液加温器进行冲洗,操作简便,不仅可以调节控制水速、水量、冲洗的力度,且冲洗液的温度接近体温,刺激小,更舒适,结膜反应轻,泪脂冲洗充分,患者术后反应轻,相关并发症减少,同时也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5.
对负压吸引装置便携方式的研究一直是急救医学追求的目标之一,因为它能够极大地促进急救成功率。文章基于这种需要,研制了一套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并根据实际应用效果,选择优化的制造材料。研制的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主要由特殊设计的储液罐及罐盖、负压产生装置、过渡接头等部分组成,关键部件采用特殊材料制作,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单,易于携带,完全能满足临床抢救及治疗的需要。作为一种急救中必不可少的器械,便携式负压吸引装置在急救伤病员运输、转运,家庭急救,及无动力源环境等情况下,对于抢救患者及提高救治效果,具有极大的竞争优势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6.
自制32P敷贴器治疗瘢痕疙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制32P敷贴器局部敷贴治疗不同类型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 方法:105例瘢痕疙瘩患者中,39例病变厚度≤ 0.3 cm的行单纯敷贴治疗,病变厚度> 0.3 cm的66例随机分为2组,单纯敷贴组36例,手术+敷贴组30例。单纯敷贴根据病变表面积大小及形状剪取敷贴片,根据剂量率和衰变校正计算每天敷贴时间,直接贴于病变表面,每天4.0~5.0 Gy/(部位•次),连续4 d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4周,总治疗4~6个疗程。幼儿单次剂量控制在每天4 Gy/(部位•次)以下。手术+敷贴组患者手术切除瘢痕疙瘩,待手术伤口无渗出后根据伤口形状剪取敷贴片对准伤口敷贴,剂量及疗程同单纯敷贴组。 结果:单纯敷贴治疗对病变厚度≤0.3 cm的39例瘢痕疙瘩治愈32例(82%),总有效率98%;对病变厚度> 0.3 cm的瘢痕疙瘩单纯敷贴和手术+敷贴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56%和93%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1),其中病程< 9个月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25%和75%,病程较长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3%和77%。治疗过程中有26例在敷帖过程中出现局部皮肤烧灼和刺痛感,均以炉甘石洗剂局部外用处理后缓解;5例出现Ⅰ度放射性皮炎,2例出现Ⅱ度放射性皮炎,以百多邦软膏局部外用后缓解,无出现Ⅲ度以上放射性皮炎病例。治愈患者局部皮肤均有不同程度的色素沉着或皮肤颜色改变。 结论:32P敷贴治疗瘢痕疙瘩治疗安全有效,对病程较短或病变厚度小于0.3 cm的患者可单纯敷贴治疗,病程较长或病变厚度大于0.3 cm患者建议先手术后再敷贴治疗。  相似文献   
67.
我们采用外剥内切缝合术治疗老年性混合痔6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42例,女21例;年龄60~81岁,平均65.8岁;病程3~40年。有痔核脱出症状者51例,既往有痔手术史者31例,伴心血管疾病者35例,其中伴高血压病26例,冠心病、心律失常20例,伴呼吸系统疾病者16例(慢性支气管炎14例、肺气肿2例),伴糖尿病者9例。  相似文献   
68.
本组共收集我院1999年11月至2004年11月旌行的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plugmesh)病例共28例,共计33侧,(5例为双侧)按中华医学会疝与腹壁外科学纽颁布的分型方法:Ⅱ型12例,Ⅲ型10例(15侧)。Ⅳ型6例,均为男性年龄57到83岁,平均73岁。其中斜疝18例(包含合并股疝1例,合并切口疝1例)。直疝5例,双侧斜疝3例,双侧直疝1例,斜疝合并直疝1例。  相似文献   
69.
吸痰是一项重要的急救技术,也是在小儿肺炎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操作。但在吸痰过程中易造成粘膜损伤。我们对58例用电动吸引器吸痰造成粘膜损伤的病儿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0.
便秘是临床常见病,常见症状有不能自主排便,排便间隔时间延长,大便干结、排出困难等。该疾病复发率高,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难于治愈。我院用朱传娣首创的CHD—1000A型气、液多功能自动全结肠给药器(曾于1996年获国家专利,专利号ZL96231968.6)实行中药导人气流弥散法治疗,将朱传娣研制的中药——芪黄肠康液用射流式肛管自肛门插管灌人全结肠治疗该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