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5篇
  免费   129篇
  国内免费   120篇
耳鼻咽喉   90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71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77篇
内科学   134篇
神经病学   342篇
特种医学   14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2篇
综合类   706篇
预防医学   85篇
眼科学   161篇
药学   242篇
  2篇
中国医学   176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44篇
  2011年   168篇
  2010年   152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128篇
  2005年   147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6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扫描电镜显示细粒和多房棘球绦虫的体表外观有许多沟纹皱褶,孕节的皱褶如多层次的环纹,其后端有一深的凹陷。二种成虫体表布满微毛,头节吻突区的微毛呈细长状,其它体节的微毛呈园锥形。二种原头节皮层的微毛与成虫相似,但原头节后端的微毛呈结节状,表明发育未完善。透射电镜显示二种成虫皮层结构由顶端胞质区、表肌区和实质区等三部分组成。皮层顶端胞质区连成一片,没有核和细胞界限,故此说明皮层是一合胞体(syncytium)。微毛是皮层顶端胞质向外呈棘状突起的部分,它由皮层外缘的外质膜包住,故微毛属于细胞内的成份,具有细胞活性。微毛由顶端的锥帽和后端的基部组成,二者之间有基板相隔。顶端的锥帽含整齐的微管。基部富含微丝。肌肉分层不明显,肌细胞不具横纹,肌原纤维具有横纹。实质区主要由疏松的纤维组成网络状,内含许多的核周体,皮层细胞核见于核周体内。此外尚有焰细胞、成石灰小体和线粒体等结构。  相似文献   
22.
背景与目的: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和影像表现,肿块型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血管炎(primary angiitris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PACNS)常被误诊为胶质瘤.本文旨在探讨肿块型PACNS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37例肿块型PACN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表现。结果:85.3%的患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减退,55.9%患者有不同程度皮层高级功能减退症状。70.6%的颅内病变累及脑皮层:73.5%患者的正常区域脑血管周围间隙增宽,其中76%出现血管强化;病变出现特征性的“C”形强化。结论:局灶性神经功能和高级功能减退、病变累及皮层和“C”形强化等特征.有助于诊断肿块型PACNS。  相似文献   
23.
成人经胼胝体-穹隆间入路术后近期记忆力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女性,19岁。因间断性头痛3年于2004年7月入院。1年前在外院诊断为左丘脑囊肿,行左额叶皮层造瘘囊肿切开引流术,术后症状无缓解。1年后复查头颅MRI示左丘脑囊肿增大,囊壁无增强,囊内无瘤结节,左额皮层造瘘坏死区;松果体区圆形低信号占位,增强后囊壁明显增强,约1.5cm×1.5cm×1.5cm(图1)。查体:记忆力正常,四肢肌力和肌张力正常,病理征阴性。诊断:左丘脑囊肿;松果体囊  相似文献   
24.
组织工程技术构建角膜组织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同种异体角膜移植是目前治疗角膜盲最常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供体来源匮乏限制了此技术的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是应用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研究开发制作用于修复、改善损伤组织结构和功能替代物的一门技术。本就组织工程技术构建角膜组织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5.
癫痫是由于脑灰质内某些高兴奋性细胞群过度重复放电所引起的一种l临床征象,其中大约20%不能通过药物控制发作,称为难治性癫痫,需手术治疗。致痫灶的精确定位是保证癫痫手术效果的关键。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一种具有脑电记录灵敏度高、定位精确等优点的长程视频脑电监测技术已经诞生并应用于l临床。该监测技术避免了头皮、颅骨等不良介质的影响和肌电、身体活动等因素的干扰,可以直接记录大脑皮层和深部脑组织的脑电活动,已在临床中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26.
自2000年6月~2003年6月本院共收治凸面脑膜瘤致癫痫病人60例,分别采用肿瘤切除辅助多软膜下横切术(MST)和肿瘤切除辅助皮层热灼术,现对这两种不同术式治疗前后皮层脑电图棘波的变化进行比较,为皮层热灼术治疗功能区癫痫的可行性提供电生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27.
彭旭 《微创医学》2004,23(6):734-735
目的 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病因、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从而明确临床诊断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SAE的病人的临床资料及CT、MRI改变.结果(1)所有病人均有高血压病史,大部分病人有反复卒中史.(2)慢性进行性发展过程,存在不同程度的智能障碍.(3)头颅CT、MRI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脑内脱髓鞘改变,脑萎缩以及梗死灶.结论SAE与高血压有关,对长期高血压和进行性痴呆的患者,结合脑CT、MRI表现可诊断此病.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皮质基底节变性(CBD)患者的临床和神经电生理特征。方法:对29例临床诊断为CBD患者,系统分析其临床症状、体征、常规化验检查、脑CT/MRI、SPECT以及神经电生理改变,并与其它疾病相对比。结果:结果显示,29例患者均出现不对称性帕金森样表现,皮层功能受损占79.3%,其它功能障碍占37.9%。21例患者脑CT或MRI显示不对称性脑萎缩,SPECT显示额顶区低灌注表现,以受损肢体的功能区较明显。EEG显示19例患者出现不对称性慢波,伴有肌阵挛的15例病人,表面肌电图显示患肢随意运动时可诱发巨大电位,皮层反应增强,SEP无特殊变化,运动诱发电位检查,26例患者中枢运动传导时间正常。结论:CBD是一种累及皮层和基底节、病程以缓慢进展为特征的变性性疾病。大部分患者可出现帕金森综合征样表现,皮层及其他运动功能障碍。脑影象学显示额顶叶萎缩。神经电生理检查表现为皮层兴奋性增强,而锥体束传导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29.
电针对大鼠脑局部缺血-再灌流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再灌流前电针“环跳”穴30min,观察对左大脑中动脉(MCA)缺血 再灌流模型大鼠早期运动功能、自由基代谢、脑水肿及神经电生理活动的影响。结果:缺血再灌+针刺组大鼠再灌流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有较明显的改善,病灶侧脑组织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恢复到接近假手术对照组的水平。皮层体感诱发电位(SEP)测量表明缺血侧P1潜伏期及P1 N1波幅亦有显著性改善。结果表明:于再灌流前电针处理对本模型脑缺血 再灌流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0.
损毁家兔单、双侧室旁核,观察迷走神经对皮层诱发的下颌运动抑制性影响的变化,发现损毁单侧室旁核不影响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端对皮层诱发的下颌运动的抑制作用;损毁双侧室旁核,迷走神经对皮层诱发的下颌运动的抑制作用消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