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8439篇
  免费   8397篇
  国内免费   4974篇
耳鼻咽喉   4095篇
儿科学   1787篇
妇产科学   2099篇
基础医学   4931篇
口腔科学   1607篇
临床医学   41310篇
内科学   13921篇
皮肤病学   836篇
神经病学   4367篇
特种医学   740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2篇
外科学   36823篇
综合类   84795篇
预防医学   18301篇
眼科学   5747篇
药学   34777篇
  400篇
中国医学   21459篇
肿瘤学   6945篇
  2024年   1261篇
  2023年   4569篇
  2022年   4101篇
  2021年   5149篇
  2020年   4928篇
  2019年   5049篇
  2018年   2421篇
  2017年   4410篇
  2016年   5035篇
  2015年   5951篇
  2014年   12241篇
  2013年   12015篇
  2012年   15522篇
  2011年   16634篇
  2010年   15991篇
  2009年   15357篇
  2008年   19556篇
  2007年   17827篇
  2006年   15722篇
  2005年   18797篇
  2004年   12041篇
  2003年   12695篇
  2002年   10166篇
  2001年   9232篇
  2000年   7346篇
  1999年   6376篇
  1998年   5852篇
  1997年   5627篇
  1996年   5144篇
  1995年   4939篇
  1994年   3443篇
  1993年   2224篇
  1992年   1238篇
  1991年   827篇
  1990年   554篇
  1989年   521篇
  1988年   271篇
  1987年   250篇
  1986年   194篇
  1985年   164篇
  1984年   63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陕西医学杂志》2015,(10):1425-1426
<正>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以头痛、眩晕、偏瘫为症状的严重性急性脑血管疾病,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清除血肿[1]。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治疗,可以最大限度改善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预后,减轻神经功能损害,具有创伤小,治疗费用低,生存质量高等优点[2]。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3例进行了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治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中风后眩晕患者1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实施基础治疗,参照组96例患者采用地芬尼多片治疗,观察组96例患者采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小柴胡汤加减治疗中风后眩晕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3.
64.
目的:观察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2例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12例患者中,1例死亡;1例发生肠瘘,后经瘘口充分引流、伤口换药、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61 d治愈;1例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后经胃肠减压、肠外营养、应用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微波治疗等综合治疗22 d治愈;4例术后切口感染,后经伤口换药、微波治疗20~45 d治愈;5例痊愈。结论:闭合性单纯肠系膜损伤患者术前诊断率低,应结合辅助检查,提高术前诊断率,并制定相应治疗方案,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胃旁路手术治疗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将34例行腹腔镜胃旁路手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周、15天、1个月、2个月、3个月的餐后两小时血糖及术后3个月的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BMI)恢复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健康教育效果得到认可和提高。结论:手术治疗糖尿病效果显著,同时有效的术后护理干预能优化手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效果,促进Ⅱ型糖尿病的恢复,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66.
近年,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plant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VF/ICSI-ET)不断发展成熟,胚胎质量与数量均得到很大优化,但胚胎植入率与临床妊娠率却仍未见明显升高,原因可能是子宫内膜容受性缺陷所致。宫腔内异常可干扰胚胎种植及妊娠继续,导致不孕及流产。如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已成为目前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宫腔镜子宫内膜微创术是微创诊疗技术,可直视了解宫腔内有无解剖异常及微小病变,并且可对宫腔内病变进行及时微创处理,对IVF/ICSI-ET胚胎种植失败的患者,在下周期IVF/ICSI-ET或冻融胚胎移植术治疗前进行诊治,可有效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种植率与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67.
目的分析高龄食管癌患者术后胸膜腔胃与胸骨后胃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高龄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A、B组。A组36例,为胸膜腔胃组,胃从胸膜腔路作颈部吻合处理。B组24例,为胸骨后胃组,胃从胸骨后作颈部吻合处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功能的变化情况,统计术前及术后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A组患者肺功能指标较术前明显下降,且其下降幅度明显快于B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术后B组患者肺功能水平明显高于A组;A组术后并发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3例,肺不张1例,整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3.9%,与B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食管癌手术中,采取胸骨后路径,对高龄患者肺功能影响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钉Sextant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3—2019-07诊治的10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50例采用传统开放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开放组),50例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Sextant内固定术治疗(微创组),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疼痛VAS评分、伤椎前缘高度、伤椎后凸角。结果10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5个月,平均17.8个月。微创组出现1例螺钉松动,1例伤椎塌陷;开放组出现3例螺钉松动,2例切口感染,2例伤椎塌陷,1例神经刺激症;微创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较开放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微创组临床疗效:显效2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开放组:显效16例,有效23例,无效11例;微创组临床疗效较开放组优,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微创组疼痛VAS评分较开放组低,伤椎前缘高度较开放组高,伤椎后凸角较开放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Sextant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椎体前缘高度与后凸角,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9.
随着腔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微创理念应用于结直肠外科疾病的诊治中,结直肠相关疾病的诊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传统的经腹手术到腹腔镜手术、经自然腔道手术,再到经自然腔道取标本手术(NOSES),结直肠疾病的外科诊治在微创领域取得了巨大成果。NOSES技术是目前结直肠外科在微创领域前沿的手术方式之一,它通过经直肠、阴道取标本来避免了腹壁的辅助取标本切口,从而将结直肠外科手术进一步微创化。NOSES技术集传统腹腔镜手术的优势与现代微创外科的理念于一体,它在确保手术效果的基础上集中体现了微创、加速康复外科、功能外科、"无疤"等理念的特点。本文主要就国内外各中心开展NOSES技术在结直肠外科诊治开展中的相关经验、心得和体会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癌手术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回顾我院2018年01月至2019年12月原发性肺癌患者经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病例199例。按照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分为两组,Ⅰ组(术后胸腔引流时间<5天)和Ⅱ组(术后胸腔引流时间≥5天)。对于影响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的可能因素在两组间先采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筛选,再将筛选出来的对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可能有意义的影响因素进行二项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及二项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手术部位、肺段切除术、胸膜粘连、手术时间≥180 min、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是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于具有多个延长术后胸腔引流时间的独立影响因素的患者,应制定个体化管理方案,尽可能减少术后胸腔引流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加快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