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787篇
  免费   7995篇
  国内免费   4419篇
耳鼻咽喉   939篇
儿科学   3596篇
妇产科学   1061篇
基础医学   4728篇
口腔科学   1745篇
临床医学   22175篇
内科学   19747篇
皮肤病学   4223篇
神经病学   3698篇
特种医学   45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288篇
外科学   8591篇
综合类   50175篇
预防医学   14473篇
眼科学   1692篇
药学   18393篇
  187篇
中国医学   40943篇
肿瘤学   2029篇
  2024年   1341篇
  2023年   4424篇
  2022年   3812篇
  2021年   4565篇
  2020年   4190篇
  2019年   4239篇
  2018年   2115篇
  2017年   3374篇
  2016年   3880篇
  2015年   4794篇
  2014年   8551篇
  2013年   8059篇
  2012年   10402篇
  2011年   11446篇
  2010年   10741篇
  2009年   10302篇
  2008年   12101篇
  2007年   10877篇
  2006年   9766篇
  2005年   10128篇
  2004年   8445篇
  2003年   7702篇
  2002年   6757篇
  2001年   6383篇
  2000年   4836篇
  1999年   3894篇
  1998年   3628篇
  1997年   3483篇
  1996年   3302篇
  1995年   2897篇
  1994年   2650篇
  1993年   2089篇
  1992年   1932篇
  1991年   1794篇
  1990年   1419篇
  1989年   1708篇
  1988年   390篇
  1987年   279篇
  1986年   174篇
  1985年   142篇
  1984年   61篇
  1983年   34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2篇
  1980年   9篇
  1958年   17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31.
[目的]探讨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8月~2018年1月,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Kummell病27例,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57~88岁,平均(71.62±15.14)岁,均不合并下肢神经症状,病椎分别位于T91例,T115例,T129例,L18例,L24例。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骨水泥渗漏、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 2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3个月,平均(16.14±3.22)个月。术中6例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骨水泥渗入椎间盘内3例、椎体前侧2例、椎管内静脉丛1例;但均未出现神经功能损伤等相关并发症。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8.23±1.45)分、(2.24±0.49)分、(1.97±0.62)分,ODI分别为(81.21±9.32)%、(22.13±7.62)%、(21.81±8.23);术后各时间点以上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Kummell病,采用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可有效缓解腰背痛症状,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2.
韩广淞  倪俊 《中国卒中杂志》2022,17(10):1120-1126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是一种颈内动脉末端及其分支起始处进行性狭窄伴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的脑血管疾病,临床上常将其分为缺血型、出血型和无症状型。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对MMD临床分型的流行病学特征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在成年患者中,缺血型MMD占有重要地位,无症状型亦呈逐渐增多的趋势。不同临床分型MMD的发病年龄、遗传背景、病理生理机制、侧支血管代偿、受累血管分布及其预后存在显著差异。本文总结了对MMD临床分型流行病学特征认识的历史演变,不同临床分型可能的遗传背景、病理生理机制和影像学表现上的差异,为基于不同临床分型的MMD治疗决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究翁连解毒汤治疗浊毒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攀枝花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浊毒内蕴型UC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加用翁连解毒汤,观察2组治疗前、完成治疗后T细胞、NK细胞、炎性反应因子、凝血功能、生命质量变化,完成治疗后总结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NK细胞、T淋巴细胞组成、CR、TNF-α、IL-1 β、ESR、内毒素、IL-10、FIB、PLT、APTT改善方面的效果较对照组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成治疗后的生命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评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临床总有效率和组织病理学疗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翁连解毒汤能抑制浊毒内蕴型UC炎性反应,改善高凝状态,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疗效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34.
目的分析POLG基因变异致线粒体病的临床表型及基因变异。方法回顾分析于2019年5月就诊,并经采集外周血DNA进行医学外显子、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靶向二代测序和一代验证,1个确诊为POLG基因变异致线粒体病家系的临床资料。结果先证者,男,10岁,与其同卵双胎哥哥均有相同的体征,深感觉受损、腱反射消失、肌肉可疑萎缩。先证者3个兄姐先后于1岁多夭折。提取患儿及其父母的外周血,先证者及同卵双胎哥哥POLG基因均存在G.2558A(p.R853Q)、c.2890T(p.R964C)复合杂合变异,分别来源于患儿父母亲。结论 POLG基因复合杂合变异线粒体病家系成员有不同的表型;POLG相关疾病,即使同种基因变异,其临床异质性也较大。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儿童IBD患者血清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住院治疗的儿童IBD患者40例,以同期21例非炎症性疾病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受检者血清标本,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17A(IL-17A)、 IL-17F、 IL-21、 IL-22、 IL-25的表达水平。结果 IL-17A、 IL-17F、 IL-21和IL-22在溃疡性结肠炎(UC)及克罗恩病(CD)患儿血清中表达明显升高,IL-25明显降低(P<0.05);IL-17A、 IL-17F及IL-21血清水平与UC患儿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P<0.05);IL-21在UC患儿血清中的表达与IL-17A和IL-17F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Th17相关细胞因子在IBD患儿血清中表达失调,为进一步研究Th17细胞在儿童IBD中的作用提供了依据;IL-17A、 IL-17F、 IL-21血清水平与UC患儿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表明其可能是Th17细胞触发儿童UC的重要促炎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36.
37.
良好的免疫系统可以帮助我们击退冬季流感民和感冒,也是日常康复慢病和预防癌症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日常运动、良好作息外,均衡饮食同样是维持免疫系统正常工作的关键。大自然中有很多天然食物,都含有丰富且高价值的营养精华。可别小看这些随手可得的天然食物,它们可是增强免疫力的将才。  相似文献   
38.
<正>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及卒中样发作由Pavlakis等于1984年首先报道,是一组临床少见的全身系统代谢性疾病,呈母系遗传,是由于mt DNA A3243G点突变后造成线粒体酶复合体功能下降,继发无氧代谢代偿性增加、能量产生缺乏、自由基生产增多和乳酸堆积等一系列细胞功能障碍所导致,是线粒体脑肌病最常见的类型,占30岁以下脑卒中患者的14%。MELAS综合征病情复杂多变,误诊率较高,已受  相似文献   
39.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中医病机认识及治法。认为本病以正虚为本,湿热瘀毒为标,邪毒损伤冲任,结于子门,致使带下色、质、气味异常,临床诸症并见,甚或伴发外阴臊疣瘙瘊。临证时应随证变法,肝郁克脾、湿热下注治以清热利湿,正虚邪恋、湿热瘀毒治以扶正祛邪,通过中药内服、外治清除尖锐湿疣。  相似文献   
40.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需手术治疗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术后48小时通过空肠管开始进行肠内营养;对照组在术后7天完全采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平均住院日、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营养状况、术后并发症等。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平均住院日少、术后治疗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较为科学的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能够帮助胃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快速恢复,减少平均住院日,降低治疗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胃癌术后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