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740篇
  免费   1697篇
  国内免费   1842篇
耳鼻咽喉   86篇
儿科学   178篇
妇产科学   143篇
基础医学   1589篇
口腔科学   322篇
临床医学   2227篇
内科学   2059篇
皮肤病学   183篇
神经病学   286篇
特种医学   57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999篇
综合类   7756篇
预防医学   1456篇
眼科学   147篇
药学   8132篇
  14篇
中国医学   6309篇
肿瘤学   783篇
  2024年   223篇
  2023年   588篇
  2022年   523篇
  2021年   490篇
  2020年   489篇
  2019年   602篇
  2018年   380篇
  2017年   599篇
  2016年   639篇
  2015年   795篇
  2014年   1039篇
  2013年   1106篇
  2012年   1567篇
  2011年   1630篇
  2010年   1341篇
  2009年   1375篇
  2008年   2486篇
  2007年   2051篇
  2006年   1838篇
  2005年   2223篇
  2004年   1733篇
  2003年   1570篇
  2002年   1208篇
  2001年   1016篇
  2000年   886篇
  1999年   746篇
  1998年   628篇
  1997年   503篇
  1996年   510篇
  1995年   501篇
  1994年   394篇
  1993年   300篇
  1992年   293篇
  1991年   282篇
  1990年   262篇
  1989年   212篇
  1988年   70篇
  1987年   67篇
  1986年   48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氯胺酮对大鼠丘脑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方法:Sprague Dawley(SD)大鼠32只,雌雄不限,体重200-300g。随机分为四组(n=8):组I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10ml/kg腹腔注射;组Ⅱ、组Ⅲ和组Ⅳ分别给予氯胺酮35ml/kg,100ml/kg和200ml/kg。组I和组Ⅱ在用药后5min后断头取材,组Ⅲ和组Ⅳ在大鼠翻正反射消失后立即断头取材。在低温操作箱内生理盐水冰面上取脑,以分光光度法测定NOS活性和NO量,Lawry法测蛋白含量。结果:大鼠腹腔注射氯胺酮35ml/kg后,其丘脑的NOS活性和NO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变化(P>0.05)而腹腔注射氯胺酮100ml/kg和200ml/kg后,NOS活性明显降低,分别较对照组降低了44.3%和40%(P<0.05)和P<0.01),NO量也明显减少,分别较对照组减少了42.9%和47.1%(P<0.05)或(P<0.01);且这两组的NOS活性和NO量也明显低于氯胺酮35ml/kg组,NOS活性分别降低了47.3%和43.2%(P<0.01),NOS量降低了47.4%和51.3%(P<0.01);此两组之间相比较,丘脑的NOS活性和NO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在氯胺酮的中枢作用机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用核黄素光照法测定自合成的2,6-二乙酰基吡啶缩3-氧杂戊烷1,5-二胺大环,H20、im^-、N3^-及SCN^-为桥基的双核铜(Ⅱ)配合物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它们均在10^-5-10^-7mol/L的浓度范围内具有50%以上抑制率。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激活的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杀伤活性.方法从肝癌患者外周血获取DC,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抗原激活DC,然后用DC来激活TIL,观察TIL在体外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DC激活的TIL具有很高的对自体肝癌细胞杀伤活性,杀伤率为(89.39±3.05)%,明显高于未经DC激活的TIL、CD激活的T淋巴细胞和未经DC激活的T淋巴细胞对自体肝癌细胞的杀伤率.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DC能诱导TIL产生高效而特异的抗肝癌免疫.  相似文献   
44.
45.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和临床应用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是近年来才被发现而且在实验研究中被证明有确定生物学活性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已经成为众多学的研究热点。结构特点显示GDNF为TGF-β家族中的一个新的亚家族,但其在促进神经细胞的功能维持和损伤修复方面有其他神经营养因子不能比拟的强效作用。其对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相对特异性营养作用已为众多学所认可,且在美国已进入临床验证阶段。有关GDNF的许多研究正在进行,虽然目前大多限于基础研究,但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可以预见GDNF将会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6.
庄周 《婚育与健康》2007,(12):68-69
银杏提取物能促进血液循环、修复活性细胞并提高免疫力,艾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47.
扭蒴山芝麻 Helicteres isora L.(亦称火索麻)的果实在印度传统医学中用于治疗急腹痛、肠绞痛和胃肠气胀。尽管曾有研究显示该植物果实具有良好的抗痉挛活性,但未进行过系统研究。因此作者对其抗痉挛活性进行了研究。该植物果皮粉碎后制备二氯甲烷提取物  相似文献   
48.
目的:以氟氮平为对照,探讨奥氮平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43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奥氮平研究组(n=21)和氯氮平对照组(n=22),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12周末进行PANSS评分和TESS评价疗效。结果:奥氮平组和氯氮平组之间疗效无显著差异。在认知因子和阴性症状减分率方面,奥氮平组与氯氮平组有显著性差异。奥氮平组主要不良反应有轻度体重增加等。结论:奥氮平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特别是在改善认知功能和阴性症状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9.
要适应发现新型感染药物的迫切需要,须建立可有效筛选庞大数量分子的筛选系统。对高毒性、药代动力学性质差或体内外相关性差的化合物缺乏有效剔除方法的旧筛选方法,已成为限制抗感染药物发现速度的瓶颈。Aussubel等对秀丽隐杆线虫(Caencrhabditis elegans)进行研究后发现,其可  相似文献   
50.
研究发现,月桂95%甲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抑制重组羊毛甾醇台酶活性。本次对其活性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探讨了各化合物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