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9篇
  免费   510篇
  国内免费   495篇
耳鼻咽喉   68篇
儿科学   46篇
妇产科学   124篇
基础医学   877篇
口腔科学   75篇
临床医学   1238篇
内科学   594篇
皮肤病学   28篇
神经病学   172篇
特种医学   6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3篇
外科学   477篇
综合类   1950篇
预防医学   415篇
眼科学   94篇
药学   571篇
  13篇
中国医学   315篇
肿瘤学   747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79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172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172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198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320篇
  2012年   437篇
  2011年   480篇
  2010年   461篇
  2009年   482篇
  2008年   488篇
  2007年   438篇
  2006年   416篇
  2005年   462篇
  2004年   350篇
  2003年   268篇
  2002年   231篇
  2001年   219篇
  2000年   204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28篇
  1997年   108篇
  1996年   153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101篇
  1991年   91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15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精神分裂症的若干生物学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对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涉及精神分裂症病因学,病理学,生化学,药理学,生物学标记等的重要文献进行了归纳。  相似文献   
52.
目的:了解DNA疫苗在BALB/c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情况,建立DNA疫苗体内生物分布情况研究方法。方法:乙肝核酸疫苗(HBV DNA)经^32P标记、分离、纯化、鉴定后,胫前肌注射给药,结合三氯乙酸(TCA)沉淀,研究肌注乙肝核酸疫苗后BALB/c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情况。结果:质粒DNA疫苗除注射局部肌肉分布较多外,其他一些重要组织也有分布,其中腺体组织(肾上腺、胰腺、胸腺)中的浓度最高,其次为排泄物(尿、肠内粪),脑组织中浓度最低。各组织中可沉淀放射性按血浆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胸腺、肾上腺、膀胱、生殖腺、脂肪、肠内粪、胰腺、颌下腺、脾、小肠、眼球、肝、肠内容、肾、甲状腺、肺、淋巴结、对侧肌肉、心脏和脑。结论:^32P标记DNA疫苗后各组织β计数结合三氦乙酸沉淀法研究核酸疫苗生物分布情况,方法灵敏、可靠,易于分析。  相似文献   
53.
用地高辛标记正常Vero细胞DNA,制成特异探针,通过与制备人用狂犬疫苗的基质Vero细胞同源DNA杂交,检测人用狂犬疫苗中残余Vero细胞DNA含量,达到WHO规程中“以传代细胞制备生物制品中残余细胞DNA含量,每剂量DNA须低于100pg”的检测要求。检测灵敏度可达1pg,杂交反应特异性高,重复性好。测得以Vero细胞制备人用狂犬疫苗粗制原液中残余细胞DNA含量为100~1000pg/ml,超滤浓缩后为104~106pg/ml,纯化后低于10~100pg/ml。这对以传代细胞为基质的生物制品中残余细胞DNA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常规可行的方法,因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4.
本文报道建立~(32)P后标记方法(~(32)P-Postlabeling Method)以用于检测致癌物-DNA加成物。其基本原理:用核酸酶P1(Nu.P1)完全消化DNA,释出5′单磷酸脱氧核苷(pN),而加成的碱基(Xi),则释出5′磷酸二脱氧核苷(pXipN);经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作用后,分别生成N和XipN,然后经T_4多聚核苷酸激酶(PNK)作用,将[γ-~(32)P]ATP的~(32)P转移XipN的5′末端上,生成标记*pXipN而N不被标记。经聚乙烯亚胺(PEI)纤维素薄层纯化、分离和放射自显影,则可确定已加成的碱基,若DNA量已知,则可进行定量分析。在人羊膜上皮细胞FL中,适量苯并(a)芘[B(a)P]处理24b后,可分离到4个加成物斑块,其总相对标记量(Relative Adduct Labeling,RAL)有剂量依赖性关系。  相似文献   
55.
56.
将医用缝合线浸泡在质粒DNA溶液中,然后缝合在大鼠股四头肌上,可以观察到外源基因在肌肉组织中高效、稳定地表达,其表达量高于磷酸钙共沉淀和DNA沉淀块埋植法,较肌肉直接注射法表达量高10倍左右。  相似文献   
57.
Pten基因敲除对过氧化物酶家族表达和活性氧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ten基因敲除后对过氧化物酶家族(Peroxiredoxins,Prdxs)水平和活性氧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Western印迹和化学/荧光发光分析法分别检测了在Pten / MEF和Pten-/-MEF细胞中PRDXs的表达和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结果: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与Pten / MEF细胞相比,Pten-/-MEF细胞PRDX Ⅰ,Ⅱ,Ⅴ,Ⅵ蛋白水平下调,PRDX Ⅲ不变,PRDX Ⅳ上调.DCFH探针标记后流式结果显示Pten-/-MEF 细胞活性氧荧光值显著高于对照Pten / MEF细胞(P<0.05).结论:Pten基因敲除引起数种PRDXs表达下调,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58.
先天性巨结肠(megacolon,又名Hirschsprung病)是常见消化道发育畸形,病理学改变为神经节细胞缺乏症,系直肠和下段结肠平滑肌神经丛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肠管痉挛正常蠕动消失形成功能性肠梗阻。先天性巨结肠的病理学诊断依靠全层肠标本活检,但常规HE切片光镜下难以识别神经节细胞,尤其是在新生儿;乙酰胆碱酯酶特殊染色可显示固有膜和黏膜肌层乙酰胆碱酯酶阳性纤维明显增加,但它作为辅助诊断应用存在争议,假阳性和假阴性反应曾有报告[1]。VinoresSA,MayE认为免疫组化标记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非常有利于证实神经节细胞的存在[2]。本…  相似文献   
59.
献报道精氨酸加压素(AVP)难于通过血脑屏障,但无论经外周还是中枢给予AVP均可发挥镇痛作用。本工作通过脑室和静脉注射放射性碘标记的AVP(125^I-AVP),观察125^I-AVP在体内的分布及电针对其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应用自显像技术对内镜活检胃肠化生和异型增生上皮进行~3H-TdR 标志,观察标记率及增殖带的变化。异型增生标记率(18.50~19.21)及大肠化生标记率(18.57)较高,与胃癌(19.32)相似,并且其增殖带向粘膜表面及深部移动。这种细胞动力学的变化可能是胃癌癌前病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