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761篇
  免费   2686篇
  国内免费   1318篇
耳鼻咽喉   417篇
儿科学   725篇
妇产科学   449篇
基础医学   1926篇
口腔科学   605篇
临床医学   10069篇
内科学   7558篇
皮肤病学   316篇
神经病学   688篇
特种医学   15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69篇
外科学   4881篇
综合类   22190篇
预防医学   5451篇
眼科学   756篇
药学   10346篇
  192篇
中国医学   8916篇
肿瘤学   652篇
  2024年   420篇
  2023年   1704篇
  2022年   1415篇
  2021年   1880篇
  2020年   1934篇
  2019年   2009篇
  2018年   923篇
  2017年   1794篇
  2016年   1933篇
  2015年   2264篇
  2014年   4233篇
  2013年   3911篇
  2012年   4731篇
  2011年   4861篇
  2010年   4809篇
  2009年   4352篇
  2008年   5200篇
  2007年   4536篇
  2006年   3889篇
  2005年   4107篇
  2004年   2897篇
  2003年   2584篇
  2002年   2118篇
  2001年   1734篇
  2000年   1444篇
  1999年   1115篇
  1998年   975篇
  1997年   828篇
  1996年   606篇
  1995年   589篇
  1994年   480篇
  1993年   346篇
  1992年   278篇
  1991年   250篇
  1990年   196篇
  1989年   203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7篇
  1986年   43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陈晓新 《中原医刊》2006,33(8):79-80
目的观察再次与多次药流后的疗效。方法再次药流15例为观察组,初次药流15例为对照组,对比流产后效果、出血量、孕囊排出时间、出血持续时间等。结果两组流产效果满意,出血量少,但是再次药流孕囊排出时间、出血持续时间、转经时间较初次药流长。结论再次药流虽安全有效,但对妇女身心健康仍有一定影响,应该尽量减少,一旦需要再药流,间隔时间以12~18个月为宜。  相似文献   
102.
经腹经心包全肝血流阻断肝切除七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奇如  耿小平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21):1510-1511
术中大出血是肝切除术的主要危险因素,肝血流阻断方法的应用有效的控制了术中出血,促进了肝外科的发展。然而,全肝血流阻断,尤其是肝上下腔静脉阻断要求技术高,在膈下和肝上间隙游离肝上下腔静脉时显露差、费时,风险大,妨碍了其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3.
充气温控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控温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充气温控毯用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的控温效果。方法40例择期行平卧位脑肿瘤切除术患者,年龄16—65岁,体重41-72 kg,ASAⅠ-Ⅲ级,随机分为2组(n=20):A组,术中充气温控毯24℃风档进行降温,肿瘤切除完毕前30 min进行复温;B组,术中充气温控毯维持中心温度正常(35.2—36.60℃)。均采用气管内静吸复合麻醉,静脉注射异丙酚1.5~2 mg/kg、芬太尼4-6μg/kg、维库溴铵0.1~0.2 mg/kg诱导,吸入0.6%-1.2%异氟醚维持;吸入氧浓度40%;异丙酚1.5~2 mg·kg-1·h-1持续输注;维库溴铵1~2 mg间断静脉注射。每5分钟记录1次中心温度(鼻咽温),观察围术期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A组2例患者因手术时间超过24 h剔除,共38例进行统计。A组患者降温速率(1.11±0.05)℃/h,复温速率(0.74±0.09)℃/h。A组患者89%(16/18)在硬脑膜打开前达到目标温度34℃,平台期平均中心温度(34.3±0.5)℃,距34℃最大升幅0.52℃,最大降幅为0.23℃。A组患者67%(12/18)手术结束时中心温度恢复正常。返回ICU后A组患者中心温度(返回ICU时实测温度的均值)(35.8±0.6)℃低于B组(36.6±0.4)℃(P<0.05)。A组患者4例术后出现寒颤、3例发热、1例死亡。结论神经外科手术中应用充气温控毯可较理想地降低体温,相对于降温效率其复温效率偏低。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胰腺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螺旋CT多期扫描的表现,提高CT对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的正确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薄层螺旋CT多期扫描资料。螺旋CT采用常规平扫和薄层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即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三期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25s,70s和120s。结果:25例患者共检出26个病灶,位于胰头部10个病灶,胰颈部5个病灶,胰体部3个病灶,体尾部4个病灶,胰尾部4个病灶,其中1例同时有两个病灶分别位于胰头和体尾部。肿瘤平均大小为4.0cm。14个病灶呈等密度;12个病灶呈略低密度,密度不均匀,其中可见更低密度灶;其中5个病灶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共18个病灶明显强化,其中6个病灶均匀强化,12个病灶不均匀强化,6病灶呈中等程度强化,2个病灶动脉期轻度强化。3例肿瘤位于胰头者,2例出现了胆道和胰管扩张,胰体尾部萎缩,另1例仅出现胰管轻度扩张,1例肿瘤位于体部者出现远端胰管扩张伴实质萎缩。25例患者8例出现多发肝富血供转移灶,其中1例患者同时出现肺和脊柱的多发转移,无胰周及后腹膜淋巴结转移;3例出现肿瘤邻近血管的侵犯,其余为邻近血管推移受压改变。结论: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多较大,富血供,常见钙化,较少出现周围血管及胰胆管直接侵犯,较少出现后腹膜淋巴结转移及神经丛侵犯,根据有无肝脏及其他脏器转移、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血管侵犯,进一步提示肿瘤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105.
旋覆代赭汤合左金丸治疗反流性食管炎62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反流性食管炎是内科常见病,单一的西药治疗副作用大,易复发,疗程长,患者十分痛苦。我院自2000年以来,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124例患者均为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男68例,女56例。年龄20~76岁,平均42·3岁。病程2个月~10年,平均0·8年。有  相似文献   
106.
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2005年2-11月,我们采用经闭孔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TVT—O)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15例,近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7.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用Mesh补片替代张力性修补术,手术设计合理,复发率低[1~3]。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我们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317例,其中15例出现术后并发症(4.7%),报告如下。愈。Rutkow等[1]于1995年报告应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2 403例,经6年随访初发疝术后复发率为0.1%,复发疝术后复发率为2%。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疝复发,可能主要与技术因素有关,本组2例复发疝,均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开展初期手术后复发病例,我们发现疝复发是由充填物与耻骨结节之间突出或由于补片移位造成腹股沟管后壁薄弱而形成新…  相似文献   
108.
心房纤颤(房颤)为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药物转复安全性大,副作用小,较电复律更适用于基层医院。但快速房颤时单用胺碘酮治疗,心室率控制不理想。为此,我院5年来采用倍他乐克联合胺碘酮转复快速房颤取得满意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 0 0 0年7月~2 0 0 5年7月共收治心房  相似文献   
109.
王际长 《四川医学》2006,27(9):981-981
目的提高对非典型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认识,减少误诊,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方法对42例非典型GERD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本组42例患者,误诊时间4个月至9年。误诊为咽喉炎16例,慢性支气管炎15例,支气管哮喘11例。结论降低对非典型GERD误诊,关键是提高对GERD认识,凡是经五官、呼吸科正规治疗无效患者应考虑GERD,并作相应胃镜及食管pH检测以确诊。  相似文献   
110.
患者 2 0岁 ,未婚。无月经来潮 ,周期性下腹痛 2年 ,发现无阴道 2周于 2 0 0 0年 1 2月 1 2日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良好 ,女性体态 ,五官端正 ,双侧乳腺发育正常 ,丰满对称。心肺听诊无异常。腹软 ,肝脾肋下未及。妇科检查 :外阴发育正常 ,双侧大小阴唇对称 ,阴毛呈女性分布 ;阴道为一盲端 ,深约 3cm;宫颈未及 ;子宫中位 ,常大 ,偏右 ,无压痛 ;其左侧可及一 6 cm× 7cm× 6 cm囊性包块 ,固定 ,压痛明显 ;右附件无异常。B超提示 :盆腔偏右有一子宫样结构、大小6 .5 cm× 4 .5 cm× 3.3cm,实质回声均匀 ,其中央可见线样回声 ,其左侧可见一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