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11篇
  免费   2184篇
  国内免费   734篇
耳鼻咽喉   75篇
儿科学   122篇
妇产科学   281篇
基础医学   1483篇
口腔科学   355篇
临床医学   3728篇
内科学   1640篇
皮肤病学   150篇
神经病学   291篇
特种医学   2250篇
外国民族医学   15篇
外科学   1130篇
综合类   7301篇
预防医学   2463篇
眼科学   111篇
药学   2987篇
  40篇
中国医学   2070篇
肿瘤学   2237篇
  2024年   161篇
  2023年   663篇
  2022年   587篇
  2021年   806篇
  2020年   683篇
  2019年   849篇
  2018年   447篇
  2017年   742篇
  2016年   846篇
  2015年   932篇
  2014年   1528篇
  2013年   1377篇
  2012年   1664篇
  2011年   1916篇
  2010年   1613篇
  2009年   1474篇
  2008年   1564篇
  2007年   1370篇
  2006年   1314篇
  2005年   1231篇
  2004年   1080篇
  2003年   1096篇
  2002年   1046篇
  2001年   776篇
  2000年   586篇
  1999年   403篇
  1998年   340篇
  1997年   324篇
  1996年   295篇
  1995年   218篇
  1994年   174篇
  1993年   114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97篇
  1988年   5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目的 定性了解矿山巷道内气溶胶的浓度和粒径分布特性。方法 在巷道内的不同区间,分别用凝结核颗粒计数器和个人气溶胶测量仪巡测气溶胶的粒子数和质量浓度,并通过质量浓度的分级测量定性评价微米级气溶胶的粒径分布;在调度室内外,用金属丝网筛扩散法测量亚微米级气溶胶的粒径分布。结果 巷道内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平均质量浓度为0.42 mg/m3,其量值大小因工作断面而异,且受人工活动影响变化较大;巷道内粒径大于1.0 μm的颗粒物广泛存在,而粒子直径小于5 nm的气溶胶基本上未被检出。结论 矿山巷道内气溶胶特性因工作断面、人工活动和通风条件的不同而变化明显,在开展内照射剂量评价时应考虑粒径大于1.0 μm放射性气溶胶粒子的剂量贡献。  相似文献   
52.
放射皮肤保护剂对治疗鼻咽癌放射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放射皮肤防护剂对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采用RTOG标准评价两组的急性放射皮肤损伤程度。结果观察组在减轻鼻咽癌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皮肤防护剂可减轻鼻咽癌放疗期间的放射性皮肤损伤的程度,且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3.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因素,而肺癌又成为癌症中的第一杀手。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常见的恶性肿瘤中居前列。本文检测肺癌患者血清CA125含量并与其临床分型分期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4.
Objective To observe effects of seawater immersion combined with open abdominal injury on the expression of NF-κB,and IκBαas well as the change pattern in rats. Methods Ninety-one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n =7), the open abdominal injury group(n =42) and open abdominal injury combined with 1-hour seawater immersion group ( n =42). The expression of NF-κB,andIκBαin small intestine tissues was measured by Western blot and statistical analyses were also made in the study.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NF-κB,in the seawater immersion combined with open abdominal injury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3 hours after injury, when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open abdominal injury group(P<0. 05), whereas the expression of NF-κB, of the pure injury group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but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could be seen between them(P>0.05). The change pattern in the expression of IκBαwas quite the opposite to that of NF-κB. Conclusions NF-κB seemed to be rapidly and persistently involved in the whole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trauma induced by opened abdominal injury and seawater immersion, when a comparison was made with the pure open abdominal injury group. Injuries for the rats in the open abdominal injury combined with seawater immersion group were serious, and the feedback mechanism for NF-κB was not established for quite a long time.  相似文献   
55.
<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甲状腺功能增强,分泌甲状腺激素过多所致的临床综合征,131I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治愈率远远高于抗甲状腺药物,是国外首选的治疗方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脊髓血管畸形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我院介入中心350例脊髓血管畸形患者介入治疗,针对脊髓血管畸形患者的临床特点和介入治疗方法的适应证、操作过程和预后等特点,从护理学的角度对术前、术中、术后等阶段进行讨论分析。结果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术中与介入医生及技术操作人员进行有机的配合、熟练使用输液微量泵、准确使用相关药物及认真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对患者进行严密的护理观察,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将有助于该手术的成功。结论介入护理工作对脊髓血管畸形介入治疗手术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术中放射性种子源胸内植入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及适应证。方法 对14例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采用术中平面植入^125I放射性种子源进行组织间近距放射治疗并总结。结果 14例患者均采用^125I放射性种子源术中.平面植入。术后恢复良好,无术中死亡,随访13~25个月,13例未见局部复发,局部控制率93.0%。未见明显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中放射性种子源胸内植入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是一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有效地改善肿瘤局部控制率,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8.
日本急救医疗体系比较发达,一般把急救患者分检为I级、II级和III级,再送到相应的医疗机构进行救治。急救医疗从业人员都是专业的人员,能够及时有效地对急救患者进行诊治。现在日本正在进行急救医疗体系的改革,成立了相关委员会并形成一些基础改革,主要是增加急救医疗的投入及专业急救医生的提高。这些对我国急救医疗体系现存的一些问题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9.
放射性粒子永久植入在保乳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世界上每年约有130万人诊断为乳腺癌,而有40万人死于此病[1]。在我国,乳腺癌发病率已经上升为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或第二位,病死率居第四位或第五位[1]。乳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已成为共识。20世纪80年代以来,微创、保乳治疗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射频消融治疗、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冷冻治疗、激光治疗、微波治疗等均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治疗乳腺癌的新方法[2]。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乳腺癌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技术,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有其独特之处,尤其在早期乳腺癌的保乳治疗中有较大的优势。1治疗设备及条件1.1放射性核素放射性粒子植入根据植入时间分为短暂植入和永久性植入两种。短暂植入治疗使用的放射源主要为初始剂量率高的核素,如192Ir,60Co,137Cs,198Au,高活度125I,剂量率一般为0.5~0.7Gy/h。短暂植入治疗使用的核素由于释放高能量,临床应用应注意防护。永久植入治疗使用的放射源为初始剂量率低的核素,如125I,103Pd,剂量率一般为0.05~0.1Gy/h。这些核素由于释放的能量低,穿透力弱,临床操作易于防护,对医护人员的损伤很小[3,4]...  相似文献   
60.
普外科恶性肿瘤范围较广,包括甲状腺癌、乳腺癌以及腹部恶性肿瘤,80%以上为腺癌,男性占43%,女性占57%,女性高于男性。普外科恶性肿瘤以外科手术为主,放疗、化疗为辅。但对中晚期的恶性肿瘤切除后预防性植入、残余肿瘤不能切除以及术后复发、转移的肿瘤已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我院开展放射粒子永久植入治疗普外科的恶性肿瘤共48例,其中甲状腺瘤6例,乳腺癌7例,腹壁种植癌2例,腹主动脉上癌2例,胃肠癌17例,胰腺癌6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