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57篇
  免费   708篇
  国内免费   328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162篇
妇产科学   149篇
基础医学   581篇
临床医学   3613篇
内科学   1570篇
皮肤病学   45篇
神经病学   1444篇
特种医学   8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5篇
外科学   351篇
综合类   8445篇
预防医学   1912篇
眼科学   98篇
药学   3443篇
  16篇
中国医学   1898篇
肿瘤学   67篇
  2024年   64篇
  2023年   286篇
  2022年   274篇
  2021年   315篇
  2020年   364篇
  2019年   391篇
  2018年   191篇
  2017年   425篇
  2016年   438篇
  2015年   522篇
  2014年   987篇
  2013年   1041篇
  2012年   1368篇
  2011年   1559篇
  2010年   1439篇
  2009年   1399篇
  2008年   1465篇
  2007年   1369篇
  2006年   1374篇
  2005年   1381篇
  2004年   1349篇
  2003年   1328篇
  2002年   1081篇
  2001年   1043篇
  2000年   830篇
  1999年   746篇
  1998年   561篇
  1997年   558篇
  1996年   392篇
  1995年   281篇
  1994年   269篇
  1993年   161篇
  1992年   115篇
  1991年   124篇
  1990年   79篇
  1989年   71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谷氨酸钾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在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肝性脑病患者114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静脉滴注谷氨酸钾注射液,60 mL加入到生理盐水500 mL中,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30 mL/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7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生化学指标和Child-Pugh评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44%、92.9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氨、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水平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生化学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hild-Pugh评分均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Child-Pugh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果糖口服溶液联合谷氨酸钾注射液治疗肝性脑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精神状况,降低血氨水平,改善肝脏功能,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脑脊液中肌酸激酶脑型同工酶(CK鄄BB)的影响及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 2014 年 3 月至 2016 年 3 月在我院治疗的 HIE 患儿 84 例,随机分为亚低温组 39 例和常规治疗组 45 例,亚低温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头部亚低温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 HIE 常规治疗,检测两组患儿脑脊液中 CK鄄BB 变化,同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NBNA)评分和婴幼儿期智能发育评估。 结果:亚低温组和常规治疗组患儿治疗 72 h 后脑脊液中 CK鄄BB 较治疗前降低(P<0.05);亚低温组治疗72 h 后脑脊液中 CK-BB 为(13.10±1.57)U/ L,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出生14 d、28 d 时 NBNA 评分均较出生 7 d 时明显升高(P<0.05);亚低温组出生14 d 和28 d 时 NBNA 评分为(37.10±1.32)分和(38.10±1.30)分,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亚低温组出生后 3 个月和 6 个月智力发育指数(MDI)分别为(91.02±9.80)分和(99.10±7.53)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亚低温组出生后 3 个月和 6 个月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DI)分别为(87.22±6.72)分和(95.10±5.52)分,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 结论:头部亚低温治疗 HIE 有较好的效果,能明显降低患儿脑脊液中 CK-BB 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3.
雷瑞瑞 《北方药学》2018,(4):124-125
目的:研究胞二磷胆碱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8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胞二磷胆碱和神经节苷脂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神经行为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5.5%)明显高于对照组(7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两组患儿进行神经行为能力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肌张力(主动、被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原始反射、一般状态及NABA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胞二磷胆碱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能够明显提高患儿的神经行为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4.
995.
探讨PARS2相关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特征。回顾性分析1例PARS2相关发育性癫痫性脑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遗传学数据。结合文献复习,总结该病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患儿男,9个月,因“反复抽搐3个月”2022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随访8个月仍有全面发育落后,伴肌张力低下及小头畸形。共纳入患儿20例,临床特征为生后6个月以内起病,全面发育迟缓,痉挛发作,肌张力低,小头畸形,以额叶受累为著的脑萎缩伴小脑齿状核周围异常信号及心脏受累。共报道11个致病性变异,最常见的变异为c.283G>A(42.3%)和c.1091C>G(19.2%)。对于生后6个月内起病的全面发育迟缓和痉挛发作患儿,如伴肌张力低,小头畸形,额叶为著的脑萎缩伴小脑齿状核周围异常信号和心脏受累,应考虑到PARS2相关发育性癫痫性脑病的可能,c.283G>A和c.1091C>G为两个高频致病性变异。  相似文献   
996.
目的:分析醒脑开窍针刺法与高压氧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7月至2020年7月间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治疗的HIE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参照组采纳高压氧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纳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两组均在治疗7d后评价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清炎症因子、血清NSE、BDNF因子、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6.67%)高于参照组(76.67%),试验组肌张力改善、原始反射改善、惊厥停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试验组治疗7d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因子均低于参照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33%)与参照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联合高压氧可有效改善HIE患者原始反射、肌张力等,减轻炎症反应,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997.
糖尿病脑病(diabetic encephalopathy,DE)是一种与糖尿病相关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受多种危险因素影响,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认知功能减退、决策障碍及情绪障碍等。目前其可能的发病机制有胰腺淀粉样多肽稳态失衡、MicroRNAs、巨噬细胞自噬、脂素Lipin1、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氧化应激、Tau蛋白过度磷酸化、钙稳态失调等,多种机制共同作用,影响脑内组织细胞的功能,引起糖尿病脑病相应的病理改变,促成糖尿病脑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98.
《中华麻醉学杂志》2022,(3):333-337
目的评价富氢液对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AE)小鼠海马线粒体生物合成和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雄性C57BL/6J小鼠128只, 6~8周龄, 体重20~25 g,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32):假手术组(Sham组)、假手术+富氢液组(Sham+HRS组)、SAE组和SAE+富氢液组(SAE+HRS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法建立小鼠SAE模型。Sham+HRS组和SAE+HRS组分别于造模后1和6 h时腹腔注射富氢液10 ml/kg。每组随机取20只小鼠, 记录术后7 d生存情况。于造模后3、5和7 d进行Y迷宫迷路分辨测试。于造模后24 h时采用ELISA法测定海马组织TNF-α、IL-6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海马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核呼吸因子2 (NRF2)、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动力相关蛋白1(Drp1)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比较, SAE组术后7 d生存率降低, 新异臂停留时间...  相似文献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