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87篇
  免费   404篇
  国内免费   124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147篇
临床医学   1209篇
内科学   172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20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78篇
综合类   2183篇
预防医学   24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75篇
  10篇
中国医学   482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93篇
  2021年   162篇
  2020年   152篇
  2019年   162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34篇
  2015年   206篇
  2014年   282篇
  2013年   310篇
  2012年   442篇
  2011年   503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452篇
  2008年   601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44篇
  2005年   376篇
  2004年   256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70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209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24篇
  1995年   96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50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电图T波倒置、血浆中BNP的水平变化与左室重构之间的关系,探讨T波倒置、BNP对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方法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54例,溶栓治疗后持续24h监测心电图,A组(溶栓治疗后24小时出现T波倒置,n=38)与B组(溶栓治疗后24小时T波仍直立,n=16)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采用电化学发光法对血浆BNP水平进行检测,并随访复查急性心肌梗死后2~3天及第3个月超声心动图。结果溶栓治疗后BNP水平,A组明显小于B组;A组内治疗前后BNP比较,治疗后明显减小;B组治疗后BNP水平明显增加。A组患者溶栓治疗后2~3天及3个月时LVEDD比较,差异无显著性;B组患者溶栓治疗后3个月时LVEDD明显增大,B组左室重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心电图早期T波倒置和BNP水平降低对于预测左室重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应用^99Tc^m-甲氧异丁基异腈(MIBI)心肌灌注显像对左室重构进行半定量评估。方法 随机从^99Tc^m-MIBI心肌灌注显像库中抽取心肌梗死患者85例,其中前壁组25例,下后壁组30例,复合壁组30例。另取正常对照组30例。采用自编软件测定前壁或下后壁梗死部位局部膨出指标EG/EF或FG/EF值,左室心肌梗死后球形化指标EF/AB值。结果 前壁组、复合壁组EG/EF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复合壁组FG/EF值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患者组EF/AB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其中前壁组、复合壁组EF/AB值明显高于下后壁组(P〈0.01),前壁组、复合壁组的EF/AB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EG/EF、EF/AB等指标可用于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半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103.
目的观察伊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LVH)的降压与逆转LVH的疗效。方法将68例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伊贝沙坦组(34例)与阿替洛尔组(34例),比较治疗前与治疗后血压与超声心动图的变化。结果两组于治疗8周后血压均显著降低,12周后两组LVH逆转显著,左室质量指数(LVMI)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组均有较好的降压作用,逆转LVH伊贝沙坦优于阿替洛尔。  相似文献   
104.
目的分析探讨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室率变化的意义,为临床如何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出现脑栓塞、心功能降低等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入院或门诊就诊病程超过1年的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分为脑栓塞组和非脑栓塞组,各3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动态心电图计数比较两组患者最大心室率、平均心室率及最小心室率变化,超声心动图测定两组患者左房内径大小、左室射血分数变化,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固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 NR)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一般临床特征、左房内径大小、I NR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栓塞组最大心室率、平均心室率及最小心室率均明显快于非脑栓塞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低于非脑栓塞组。结论慢性心房颤动患者降低心室率对预防脑栓塞、左心功能降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5.
观察补心气口服液对高血压病左室舒张功能减退的改善作用。选择高血压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服用依那普利、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组在上述药物基础上,加服补心气口服液,观察2组的降压效果、症状疗效,并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左室舒张功能参数。结果:临床症状、左室舒张功能参数的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降压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补心气口服液能有效地改善高血压病心气虚症状,改善左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儿血浆心房利钠肽(A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心力衰竭患儿34例,分成3个亚组,Ⅰ度心衰组14例,Ⅱ度心衰组13例,Ⅲ度心衰组7例。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浆ANP水平、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并作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血浆A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的关系。选取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以了解小儿心力衰竭时ANP、CK-MB变化情况。结果(:1)心力衰竭组ANP、CK-MB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血浆ANP水平逐渐增高,与心衰程度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而CK-MB与心衰程度、LVEF之间均没有相关性。(2)心功能好转后ANP、CK-MB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LVEF明显增高(P<0.01)。结论:心力衰竭时,血浆ANP水平明显增高,并且与心衰程度、LVEF有较好的关联。  相似文献   
107.
主动脉-左心室隧道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5例主动脉-左心室隧道的手术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1999年10月至2005年12月,5例主动脉-左心室异常隧道(ALVT)患者,有4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其中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2例,三尖瓣关闭不全1例,合并联合瓣膜病1例.病人均接受了手术治疗,4例采用直接缝闭主动脉内口,1例采用补片法关闭主动脉内口.5例同期施行主动脉瓣替换,其中另行二尖瓣整形1例,二尖瓣置换1例.[结果]随访7~56个月,4例生存,心功能均恢复至1级,超声心动图复查提示ALVT修补良好.1例术后3个月死亡.[结论]ALVT容易误诊、漏诊,所以应提高诊断准确率;经确诊后,尽早关闭隧道是其治疗的第一选择,且是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必须同期处理好合并症以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杞菊胶囊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的防治作用,并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Ca^2+]i)与钙调神经磷酸酶(CaN)角度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以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左室肥厚模型,观察杞菊胶囊对左室重量、心肌[Ca^2+]i与 CaN活性的影响.结果:杞菊胶囊可防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左室肥厚并降低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与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结论:杞菊胶囊可防治心肌肥厚,其机制与降低心肌钙浓度及钙调神经磷酸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9.
金燕  钱惟成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0):2733-2734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动态血压对左室重塑类型的预测价值。方法:84名EH患者按动态血压值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心脏超声检测,比较左室重量指数(LVMI)及左室重塑的特点。结果:平均血压值较高的B组LVMI、左室肥厚与向心性肥厚的发生率均高于平均血压值低的A组(均P<0.01),正常构型发生率低于A组(P=0.01)。LVMI与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动态血压值高的EH患者LVMI较大,左室肥厚与向心性肥厚的发生率较高。动态血压对EH患者左室重塑的类型有强烈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0.
脑利钠肽(BNP)是一个含32个氨基酸的多肽,是在心室容积扩张和室壁压力负荷过度时,由心室心肌细胞分泌的一种心脏神经激素,文献提示其可以作为监测心力衰竭(心衰)病情变化的一个观察指标。本研究对有气促和呼吸困难的128例患者进行BNP检测,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快速床边检测BNP与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