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52篇
  免费   1366篇
  国内免费   670篇
耳鼻咽喉   85篇
儿科学   296篇
妇产科学   149篇
基础医学   1381篇
口腔科学   462篇
临床医学   3746篇
内科学   2153篇
皮肤病学   325篇
神经病学   257篇
特种医学   68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1篇
外科学   1374篇
综合类   7799篇
预防医学   2511篇
眼科学   121篇
药学   2943篇
  49篇
中国医学   2947篇
肿瘤学   692篇
  2024年   167篇
  2023年   697篇
  2022年   578篇
  2021年   852篇
  2020年   834篇
  2019年   803篇
  2018年   381篇
  2017年   673篇
  2016年   738篇
  2015年   772篇
  2014年   1290篇
  2013年   1233篇
  2012年   1605篇
  2011年   1706篇
  2010年   1428篇
  2009年   1209篇
  2008年   1354篇
  2007年   1211篇
  2006年   1133篇
  2005年   1199篇
  2004年   1051篇
  2003年   989篇
  2002年   840篇
  2001年   891篇
  2000年   667篇
  1999年   599篇
  1998年   541篇
  1997年   523篇
  1996年   454篇
  1995年   404篇
  1994年   323篇
  1993年   191篇
  1992年   169篇
  1991年   152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24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
[目的]探讨银离子洗液联合改良负压封闭吸引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用以治疗慢性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采用银离子洗液联合改良VSD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改良VSD治疗。治疗7 d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创面外观恢复情况、肉芽组织覆盖率、细菌清除率、敷料干瘪率,记录相关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7 d后,试验组慢性创面愈合良好,肉芽组织覆盖率、细菌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敷料干瘪率低于对照组,其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离子洗液联合改良VSD技术治疗慢性软组织创面效果满意,创面愈合时间缩短,治疗费用下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梁金  陈茜  张璇 《世界中医药》2020,15(1):71-75,80
目的:探究痛泻四神汤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6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痛泻四神汤加减治疗,均治疗2周。观察和比较2组治疗前后淋巴细胞指标CD3^+、CD4^+、CD8^+、CD4^+/CD8^+变化,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胃肠激素指标血浆胃动素(MOT)、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一氧化氮(NO)变化;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在γ-干扰素(IFN-γ)、5-羟色胺(5-HT)、神经肽Y(NPY)含量变化;观察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腹痛、腹胀、肠鸣失气、急躁易怒、神疲乏力、纳呆食少症状评分变化;治疗过程中进行不良反应记录,治疗结束后进行统计。结果:1)2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8^+、CD4^+/CD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CD8^+显著下降(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3^+、CD4^+、CD4^+/CD8^+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2组治疗前MOT、CGRP、VIP、SS、NO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MOT、NO较治疗前显著升高,CGRP、VIP、SS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CGRP、VIP、SS显著低于对照组,MOT、N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2组治疗前IFN-γ、5-HT、NPY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FN-γ、5-HT、NPY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IFN-γ、5-HT、NPY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2组治疗前腹痛、腹胀、肠鸣失气、急躁易怒、神疲乏力、纳呆食少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以上各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后观察组以上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2组口干、头痛、皮疹、胃肠道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四神汤能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胃肠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匹多莫德口服液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方法:选取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例,对照组应用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匹多莫德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体征改善情况、T细胞亚群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瘙痒、风团数目及风团直径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CD8+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7%(42/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0%(35/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口服液联合枸地氯雷他定片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效果更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纠正患者细胞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18.
周琴  周帆  张筱骅 《新中医》2020,52(9):39-43
目的:观察理冲汤加减联合紫杉醇+卡铂(TC)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免疫功能及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卵巢癌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TC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理冲汤加减治疗,21 d为1个疗程,2组均治疗2个疗程。统计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T细胞亚群及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少腹包块、腹胀痛、面色无华及形体消瘦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4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77.08%,高于对照组的56.25%(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54.1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41.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上述4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糖类抗原125 (CA125)、糖类抗原19-9 (CA19-9)、甲胎蛋白(AFP)含量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观察组CA125、CA19-9、AFP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6.25%,低于对照组的27.08%(P0.05)。2组贫血、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冲汤加减联合TC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化疗产生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周传集  赖少侣 《磁共振成像》2021,12(8):114-117,124
控便功能是指当产生便意时,可以辨别粪便干稀急缓,并能正常控制其排出的能力.因一些意外因素,如盆底功能障碍、某些先天性疾病及盆腔恶性肿瘤术后会导致此功能受损,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诸多国内外学者对控便功能障碍患者进行了临床和影像学研究,能够认知控便功能受损的造成因素及改善方法,对于术前术后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目前研究的焦点.以MRI从影像学角度为阐述其障碍发生的可能机制及改善预后提供一定依据.因此,笔者对近年来控便功能障碍的MRI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中老年人群中评估碳酸饮料饮用频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联。方法本研究人群来自"天津人群慢性炎症与健康促进队列(TCLSIH)"研究。碳酸饮料饮用频率通过信效度验证的问卷调查得到,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增厚与颈动脉斑块采用颈动脉血管彩超检查,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评估碳酸饮料饮用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结果在调整混杂因素后,碳酸饮料不同饮用频率组人群IMT的比值比(95%置信区间)在男性人群中为1.00,0.89(0.62, 1..28),0.97 (0.65, 1.43)(趋势性P0.05);在女性人群中为1.00,0.59 (0.26,1.24),0.83 (0.41, 1.60)(趋势性P0.05);碳酸饮料不同饮用频率组人群颈动脉斑块的比值比(95%置信区间)在男性人群中为1.00,0.86 (0.58, 1.25),0.86 (0.56, 1.29)(趋势性P0.05);在女性人群中为1.00,0.94 (0.47, 1.77),2.20 (1.21,3.91)(趋势性P 0.05)。结论该研究表明在中老年女性人群中,过高的碳酸饮料饮用频率(≥每周1杯)与颈动脉斑块呈正相关。[营养学报,2019,41(2):122-1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