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5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128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47篇
预防医学   85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5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诱导基因突变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采用双链DNA直接测序法对GMA诱导的质粒PBR322突变体(AP~RTc~s)的部分基因片段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①GMA诱导的基因突变类型为缺失型和插入型,缺失的频率(28%)远大于插入频率(18%),C和G的缺失远大A和T的缺失。碱基缺失和插入导致移码突变。②GMA诱导的基因序列的改变,其作用方式并非随机。5′- CNCCN-3′为高度敏感的作用序列(专一性序列)。③GMA在三个富含C和G区域诱导很强的突变作用,尤其在397-418区段,突变频率高达36.3%,可认为该区域为热点区。  相似文献   
62.
基于丙型肝炎病毒NS5B基因序列分析的基因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基于丙型肝炎病毒(HCV)NS5B基因序列分析的基因分型方法,对上海地区慢性丙型肝炎进行基因分型。方法:用HCVRNA实时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血清标本的HCV RNA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套式-PCR扩增HCV RNA阳性的41份标本的部分HCV NSSB区基因,PCR产物经回收、纯化后直接进行测序分析。从GenBank中下载25份不同基因型的HCV原型序列,用NSSB区222bp的基因片段构建系统进化树,对临床标本相应的HCVNS5B区序列进行分析。结果:基于HCVNS5B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可成功地对本组41份标本进行基因分型。分型结果显示,1b型占85.4%(35/41),2a型占12.20%(5/41),3a型占2.44%(1/41)。结论:基于HCVNSSB区基因序列的系统进化树分析是一种可靠和方便的HCV基因分型方法。上海地区的HCV基因型以1b型为主。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建立灵敏、特异的套式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快速检测黄热病毒方法。方法 参照黄热病毒标准株D17序列设计套式引物,并检索国际基因序列数据库初步验证其特异性,随后对镁离子、dNTP及引物浓度,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稳定、特异的套式RT-PCR快速检测黄热病毒方法,并以同属于黄病毒科的登革病毒1~4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为对照,验证其特异性。结果 外引物扩增可获得404 bp左右的特异性扩增片断,阴性对照毒株未见设计大小的扩增片断,但可见非特异性片断;内引物扩增可获得349 bp左右片断,阴性对照无扩增条带。结论 套式RT-PCR可快速、灵敏、特异的检测黄热病毒。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A_(el)01亚型血清学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和试管法检测先证者ABO表型,多功能非放射性磷酸盐偶联法检测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的反应活性,荧光PCR法进行ABO血型基因分型,Sanger一代测序法对第1~7外显子进行测序。结果:先证者血清学试验检测为A_(el),血清和红细胞上均无N-乙酰半乳糖胺基转移酶活性,ABO血型基因分型结果为AO2,基因测序结果确认为A_(el)01/O02,第1~7外显子测序结果为该样本在A101/O02的基础上发生了239G>A的突变,该突变为首次发现。结论:根据血型血清学结果推测,该突变导致了A抗原弱表达。基因分型预测ABO血型表型,基因测序是直接获得ABO亚型的证据,最终须结合ABO血清学方法来确定其ABO血型。  相似文献   
65.
多重耐药产PER-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阴沟肠杆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017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机制。方法使用双纸片扩散法和改良三相试验对阴沟肠杆菌017进行β内酰胺酶的表型检测,并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β内酰胺酶基因,对PCR产物进行测序确定基因型别。结果阴沟肠杆菌017经双纸片扩散法证实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经三相试验证实该菌除了产ESBLs外,还同时产AmpC酶。PCR产物经测序长度为579bp,与GENEBANK的PAPER1A基因序列100%符合,确定为PER-1基因。结论阴沟肠杆菌017耐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主要原因是PER-1型ESBLs和AmpC酶所致。  相似文献   
66.
目的克隆肺炎链球菌自溶酶(LytA)的基因序列,并进行重组表达。方法分别提取不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组DNA,根据已知肺炎链球菌野生R6株Lyt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将获得的目的基因片段克隆人原核表达质粒,然后测序;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不同临床分离株LytA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同时进行LytA基因的重组表达。结果从不同临床分离株的基因组中均扩增出完整的LytA基因片段,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4T-1-LytA。比较不同临床分离株LytA基因的DNA序列及推测的氨基酸序列,发现各株LytA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间存在差异。通过异丙基巯基半乳糖(IPTG)诱导,LytA基因在大肠埃希菌JM109中得到高效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结果显示pGEX-4T-1-LytA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62000,与理论预测一致。结论序列分析发现各分离株的LytA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间存在差异,但同源性极高,推测LytA基因序列保守,可用于疫苗研发。  相似文献   
67.
68.
69.
目的探讨体外建立健康人外周血B淋巴母细胞样细胞系(B-LCLs)的优化方法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EB病毒感染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的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CD40激发型抗体(5C11)、CpGDNA免疫调节基因序列以诱导B淋巴细胞增殖,环胞菌素A(CysA)抑制T淋巴细胞的活性。光学显微镜下观察B-LCLs的形态特征,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B-LCLs膜表面分子CD19的表达水平。结果PBMC经EBV感染3周后转化成永生化B-LCLs。转化后的B淋巴母细胞体积增大积聚成团,可进一步分裂增殖并长期传代培养。CD40激发型抗体(5C11)及CpG免疫调节基因序列联合EBV感染人PBMC,明显地提高了转化效率,转化后的LCLs保持了成熟B淋巴细胞的生物学特征。结论CD40信号激发和CpG免疫调节基因序列联合运用能有效地促进EBV对人B淋巴细胞的转化及体外建系。  相似文献   
70.
目的对门诊分离出一株α溶血的革兰阳性球菌(命名为NC588)进行鉴定。方法对NC588进行基本形态观察、生化反应分析和部分16S rDNA测定。结果该菌多数呈双排列,少见单个或链状,无动力,无荚膜,直径为1.2~2.0μm;发酵葡萄糖产酸不产气,触酶和氧化酶阴性,不还原硝酸盐;可生长pH为3.5~7.5,最适pH为6.0~6.5;15℃和45℃不生长,20~40℃生长良好;35℃普通气体条件下培养24h见菌落呈针尖样,48℃后出现α溶血。高度耐糖肽类抗生素,对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MIC值分别为256、128μg/mL。部分16S rDNA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显示,NC588与马脲片球菌的同源性为100%。结论NC588鉴定为马脲片球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