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6篇
  免费   68篇
  国内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592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蒋萍 《江苏中医药》2007,39(12):47-48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擅用宣肺法治疗温病,别具匠心,独辟蹊径.综观《临证指南医案》,该书共设八十九门,运用宣肺法就达三十门,约占三分之一.苟能深入其所治之机,以穷叶氏宣肺法之妙,则对温病的治疗颇具现实意义.兹就叶氏有关温病医案,列举4则,试作探析.  相似文献   
62.
《外台秘要》成书于天宝十一年(752年),作者王焘被李经纬先生誉为"整理医学文献的大师"."外台"一语当训为"兰台",依《魏志》而定,按王焘自己的说法,"便繁台阁"、"探其秘要"也可印证.王焘不只是辑录古方,而且将所辑古方应用于临床实践.明代崇祯十三年(1640年)程衍道校勘的《外台秘要》问世.仔细翻阅《外台秘要》,发现校勘的人不仅有程衍道本人,先后署名于各卷卷首及卷末的有程衍道的儿子、门人、弟弟等.  相似文献   
63.
通过对中医历史与现实价值的论述,肯定了中医的科学性,并提出了"中医不符合现代医学科学定义下的科学,但它必然符合未来医学科学定义下的科学"的论点。中医现代化研究的切入点应该是"辨证求因,审因论治",要像叶天士那样创立更多的新理论,提出更多的新疗法,才是目前中医发展的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64.
叶天士论治中风述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强 《湖北中医杂志》1999,21(11):489-489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医家,是温病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临证指南医案》是叶氏丰富临床经验的汇集,笔者仅就书中有关中风论治的特色略举数端。1 肝阳偏亢,内风时起唐宋以前,对中风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才以“内风”立论。如刘河间力持“心火暴盛”;李东垣认定“正气自虚”;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等,都偏重于内在因素,此乃中风认识的重大转折。叶天士上溯前贤之医理,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提出中风“乃身中阳气之变动。肝为风脏,因精血衰少,水不涵木,木少滋荣,故肝阳偏亢,内风时起”的见解。叶氏强调,中风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65.
66.
"论体"一词,首见于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书中尚有"调体"、"参体"、"治体"等诸称,每每于"却病"治病之互谓.纵览全书,其论体思想见解精辟,深合经意,用方独到,遣药精切.现就病案为据,作一探讨,愚谬之处,尚希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67.
痹症是由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致。自《内经》以下,每以风寒湿三气杂感而辨证,治疗亦不外驱风、散寒、除湿、通络等法。通过对《临症指南医案》、《未刻本叶氏医案》和《叶案存真》等的学习和探讨,认为清代名医叶天士治此,既发皇古义,又颇有创新。现将叶氏治痹之法归纳为五法,并结合个人临证经验,加以评述,聊供临证现参考。  相似文献   
68.
叶天士对《脾胃论》的发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叶天士 ,精于外感内伤之治 ,善于化裁运用古方 ,对内外妇儿各科造诣颇深 ,受东垣学说影响 ,重视脾胃病证的辨证和治疗 ,强调脾胃分治 ,创立胃阴学说 ,倡导甘润养胃法 ,发展了东垣脾胃学说  相似文献   
69.
张仲景叶天士学术经验比较的相关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旨在通过著名医家张仲景、叶天士几个学术观点:脾胃观、通阳法、通络法的比较研究,以期进一步研究二者的学术思想,为临证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0.
有些夫妇希望怀孕时,总是努力于频繁的性生活,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清代叶天士在《秘本种子金丹》中强调指出:“种子之法,男当养精节欲使阳道之常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