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9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0篇
妇产科学   12篇
基础医学   132篇
口腔科学   59篇
临床医学   543篇
内科学   347篇
皮肤病学   80篇
神经病学   57篇
特种医学   1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46篇
综合类   1115篇
预防医学   425篇
眼科学   87篇
药学   760篇
  5篇
中国医学   514篇
肿瘤学   2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105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56篇
  2012年   201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190篇
  2009年   191篇
  2008年   584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300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1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1篇
  1997年   50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35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正摘要目的评价使用超声弹性成像(SE)定性和定量分析鉴别良性与恶性浅表软组织病变的可行性。方法 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共32例经灰阶超声及彩色或能量多普  相似文献   
992.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体表面积(BSA)的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将拟行CCTA检查的连续3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的CCTA扫描方案及对比剂(350mg I/mL),实验组基于BSA制订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Ⅰ期:对比剂10700BSA/350mL;Ⅱ期:对比剂1160BSA/350mL,生理盐水1160BSA×0.7/(350×0.3)mL;Ⅲ期:生理盐水30mL),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固定碘负荷和注射流率的对比剂注射方案(Ⅰ期:对比剂60mL;Ⅱ期:对比剂30mL,生理盐水70mL;Ⅲ期:生理盐水30mL)。比较两组患者CCTA图像上升主动脉、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近端的CT值和对比噪声比(CNR),以及两组内不同体重人群(<60、60~70和>70kg)血管强化程度的一致性。定量参数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变量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体重与血管强化程度关系。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升主动脉的CT值分别为(483.26±76.79)和(477.98±69.15)HU;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CT值分别为(479.39±78.25)和(481.78±65.66)HU;右冠状动脉的CT值分别为(452.09±89.89)HU和(465.75±74.21)HU,3个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前降支图像的CNR分别为46.94±20.07和44.07±18.18(P>0.05),右冠状动脉图像的CNR分别为50.75±10.34和49.80±17.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中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强化程度与体重呈线性负相关(r=-0.33和-0.19,P<0.01);实验组中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强化程度与体重无统计学相关性(r=-0.09,P=0.280;r=-0.14,P=0.587)。两组中各体重亚组之间比较,对照组中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CT值在各亚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3,P=0.021);实验组中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CT值在亚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809,P=0.799)。结论:CCTA检查中采用基于体表面积的个体化对比剂注射方案可实现不同体重患者血管强化程度的均一性。  相似文献   
993.
正"又到了杜仲削皮季节,可就是没人来收购。"贵州省罗甸县云干乡大关村327户村民面对1000亩10多万株杜仲因无人收购而犯愁。大关村位于罗甸县北部海拔900多米的崇山峻岭中,山高坡陡,沟壑纵横,石多土少。1984年前,全村1332亩耕地,仅有62亩望天田,人均占有粮食137公斤,年人均收入不到50元,是闻名的缺钱、缺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分析CT影像中钩突面积(UPA)对患者颈椎椎间孔狭窄(CNFS)患者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8例CNFS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168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了多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检查。比较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的UPA和C6钩突各参数,并ROC曲线分析UPA各切点对颈神经孔狭窄预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两组中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患者的UP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女患者及不同年龄段患者的UP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6钩突左钩突高、右钩突高、钩突基底长、左椎间孔短径、右椎间孔短径、左钩突倾角、右钩突倾角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钩突面积的最佳切割点为21.15mm~2,敏感度为91.8%,特异度为93.4%AUC为0.97。结论 UPA是评估CNFS的敏感指标,其增大与CNFS风险增加相关,可作为UPA临床评估CNFS的影像学标记。  相似文献   
995.
S-亚硝基谷胱甘肽(S-nitrosoglutathione,GSNO)是机体内源性S-硫醇,具有影响蛋白质活性、稳定性及核质分布的作用,参与血管性疾病发生[1]。在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中,GSNO可通过修饰三重基序蛋白TRIM72减轻缺血引起的心脏损伤和减少梗塞面积。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双醋瑞因减轻小鼠角膜碱烧伤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 将174只小鼠角膜碱烧伤造模成功的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双醋瑞因组、地塞米松组和生理盐水组,分别给予双醋瑞因、地塞米松、生理盐水滴眼制剂滴眼,比较造模后2 d、3 d、4 d、5 d各组小鼠的角膜混浊度、病灶面积、上皮缺损面积及炎症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 双醋瑞因组造模后4 d、5 d角膜临床评分明显较生理盐水组低(均为P<0.01),地塞米松组造模后3 d、4 d、5 d角膜临床评分较生理盐水组低(均为P<0.05)。对于角膜上皮缺损而言,双醋瑞因组碱烧伤后各时间点角膜上皮缺损面积均小于生理盐水组(均为P<0.05),地塞米松组与生理盐水组角膜上皮缺损无明显差异。对角膜中性粒细胞进行统计发现,双醋瑞因组碱烧伤后各时间点中性粒细胞计量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均为P<0.01);地塞米松组造模后3 d、5 d中性粒细胞浸润少于生理盐水组(均为P<0.05)。对巨噬细胞进行统计发现,双醋瑞因组造模后3 d、5 d巨噬细胞均较生理盐水组浸润少(均为P<0.05);造模后5 d地塞米松组浸润少于生理盐水组(P<0.05)。通过MPO活性测定发现,双醋瑞因组和地塞米松组造模后2 d、3 d、5 d MPO活性均较生理盐水组明显降低(均为P<0.01)。结论 双醋瑞因能够减轻小鼠角膜碱烧伤的炎症反应,改善角膜碱烧伤的预后。  相似文献   
997.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CTPI)诊断超急性期脑梗死,并对缺血半暗带灌注情况进行动态观察。材料和方法:26例发病时间在6h内临床怀疑脑梗死的患者进行头颅CT平扫及CTPI检查,测量病变区及镜像侧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各个参数图异常灌注区面积,并计算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第一次扫描24h后复查CT平扫及CTPI。结果:第一次CT平扫示非责任的陈旧性脑梗死6例,其余20例均未见异常。CTPI示超急性期脑梗死20例,其中16例存在缺血半暗带;其余6例为TIA。复查CTPI示超急性期存在缺血半暗带的16例病例于急性期梗死区周围仍然存在低灌注区,与超急性期半暗带rCBF、rCBV及rMTT比较无明显差异(t分别为2,05,1.515,0.081;P〉0,05)。超急性期缺血半暗带区rCBF、rMTT与TIA低灌注区比较有明显差异(t分别为2,868,3,717;P〈0,05),而rCBV比较无明显差异(t=1.748;P〉0.05)。急性期梗死区面积平均1470,75mm^2较超急性期(1387mm。)增大,梗死区面积增加与缺血半暗带所占比例有线性相关关系(spearman相关系数1.00,P〈0.05)。结论:缺血半暗带不仅仅存在于脑梗死超急性期,在急性期亦可能有缺血半暗带的存在;CTPI不但能够早期诊断缺血性脑卒中,而且对不同发病时间病例是否存在缺血半暗带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儿童心脏 X线特点。方法 :选用 2 14例 5~ 12岁正常儿童胸部正位片进行测量 ,同时选取 45例经手术证实的先天性心脏病同龄儿童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正常组心脏面积 81.80± 12 .44 cm2 ,胸腔面积 34 8.32± 6 2 .2 8cm2 ,两者相关系数 γ=0 .71,心胸面积比值 0 .2 38± 0 .0 3;对照组心胸面积比值为 0 .332± 0 .0 75 ,组间差异显著 (P<0 .0 0 1)。结论 :X线测量心胸面积比值是判断心脏大小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99.
繁花写意,绿叶抒情,满城花树如此瑰丽烂漫,正是全家出游的大好时节。然而随风飞舞的花粉,却让很多人为之烦恼。据调查,我国患有花粉过敏症的人数占到1%~5%,且随着近年绿化面积的扩大,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攀升。原来,每逢春夏极易流涕、咳嗽、皮肤瘙痒甚至哮喘等症,竟是花粉惹的祸![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内切圆面积(intemal tangential circular area,CA)在中央型腰椎管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例正常成人及183例中央型腰椎管狭窄患者行腰2~5椎管CT检查.每个椎间隙层面扫描5层,每个椎体弓根上1/3处扫描1层,均垂直于椎管,层厚层距均为3mm.在软组织窗下测量:椎间隙层面软椎管内切圆面积AIV和椎体弓根上1/3处软椎管内切圆面积AV.两组采用同样的扫描和测量方法.结果:①AIV、AV的平均值分别为(153.1±33.8)mm2、(152.6±34.1)mm2,正常下限分别为97.7mm2、96.7mm2;②AIV在不同节段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AV在不同节段间亦无显著性差异,且AIV与AV在同节段及不同节段间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故合并统计,统称腰椎管内切圆面积CA,其平均值为152.8±34.0mm2,正常下限为97.0mm2;③分别用MSD、CA的正常下限值,来判断经手术证实的322个狭窄平面.MSD对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的符合率达83.8%,CA对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符合率达94.1%,高于前者.结论:内切圆面积测量法操作简单,符合率高,可同时用于评价椎体层面及椎间隙层面,可作为CT诊断中央型腰椎管狭窄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