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20篇
  免费   650篇
  国内免费   524篇
耳鼻咽喉   219篇
儿科学   22篇
妇产科学   13篇
基础医学   538篇
口腔科学   118篇
临床医学   3103篇
内科学   54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474篇
特种医学   65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4127篇
综合类   5980篇
预防医学   942篇
眼科学   135篇
药学   2397篇
  55篇
中国医学   978篇
肿瘤学   84篇
  2024年   104篇
  2023年   401篇
  2022年   354篇
  2021年   539篇
  2020年   606篇
  2019年   651篇
  2018年   281篇
  2017年   489篇
  2016年   571篇
  2015年   629篇
  2014年   1141篇
  2013年   1155篇
  2012年   1423篇
  2011年   1498篇
  2010年   1297篇
  2009年   1210篇
  2008年   1239篇
  2007年   1258篇
  2006年   1017篇
  2005年   1151篇
  2004年   995篇
  2003年   868篇
  2002年   554篇
  2001年   440篇
  2000年   279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214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55篇
  1995年   127篇
  1994年   93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9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经前路下颈椎(C3~C7)内固定器的设计及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7):588-590,F003
  相似文献   
82.
腰椎全板减压术后顽固下腰痛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分析腰椎全板切除术后残留下腰痛的原因,指导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0年作者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69例获得5年以上随访的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使用日本骨科学会(JOA)标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下腰痛程度进行评分,根据手术前后下腰痛程度的变化将病例分为无残存下腰痛(lowbackpain,LBP)组和残存LBP组,针对术前的临床和影像学参数,使用软件包SPSS13.0进行对数回归分析,确定术后残存下腰痛的临床预测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两组间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腰椎前突角、腰椎活动度和手术减压范围与术后残存下腰痛密切相关。残存LBP组患者术前腰椎生理前突和活动度分别为(22.27°±3.12°)和(22.91°±2.31°),显著低于无残存LBP组患者的腰椎前突和活动度(37.23°±2.19°)和(31.66°±1.52°),P值分别为0.000和0.002;而残存LBP组的减压节段(2.77±0.19节)明显高于无残存LBP组(1.70±0.10节),P值为0.000。[结论]对于术前腰椎前突减小,腰椎活动度下降的椎管狭窄症患者单纯施行多节段的腰椎全板减压容易导致术后顽固性下腰痛的出现,应引起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83.
莫忠贵  庄小强  白宇 《广西医学》2005,27(12):2028-2029
随着MRI的广泛使用,使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更加清楚。我院自1999年1月以来,采用颈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3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胸腔镜在脊柱外科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镜微创脊柱外科新技术是目前脊柱外科领域中一项新型实用技术,由于该技术(尤其是胸腔镜在脊柱前路手术中的应用)具有前路脊柱开放手术无法比拟的微小创伤优势,因而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开展,国内也正逐渐开展此方面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本文就胸腔镜在脊柱前路手术中应用的有关历史、优缺点、适应证和禁忌证、手术技术、初步的临床应用结果和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5.
胸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常累及三柱,以中柱破坏为重.致压物常来自脊髓前方,后路手术对脊髓前方压迫解除常不彻底,往往需前路减压.自2000年10月以来,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复位、植骨融合,Z-plate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86.
近10多年以来,微血管减压术已被广泛地在神经外科临床中应用。笔者血1989年以来,先后施行了304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顽固性三又神经痛,获得了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治疗效果满意,现将有关材料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7.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腰椎管和神经根管狭窄,使脊髓马尾或神经根受压或刺激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常见的病因有外伤、先天性多种疾病、肿瘤、骨病、黄韧带肥厚钙化或者骨化,后纵韧带肥厚钙化或者骨化,椎间盘变性、突出,椎体间隙狭窄,软组织向椎管腔突出,致容积变小等。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目前对于重症患者多采用手术减压成形,解除压迫症状,进而达到治愈的目的。但由于此病病因复杂,术后部分患者复发,二次手术往往不能进行,故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88.
资料与方法本组病例16例,男性13例,女性3例。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52岁。其中外伤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性脑梗塞11例,动脉硬化性脑梗塞5例。病后均有意识障碍伴一侧肢体瘫痪。病程中意识障碍加深较快,GCS4-8分,一侧瞳孔散大,脑疝形成。动态CT及MRI检查为[第一段]  相似文献   
89.
报道36例结石性ACSTT管(A组)和PTCD(B组)疗效,探讨ACST最佳引流方式。结果发现:引流后48~72hA组BTP、TB、GPT、WBC显著低于B组,胆汁引流量高于B组。A组中毒症状改善、体温和白细胞降低、黄疸减退明显优于B组。两组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作者认为PTCD仅仅在ACST早期可起到减压作用,对肝内胆管结石ACST和ACST超过48h者应选择T管引流。  相似文献   
90.
三叉神经痛外科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三叉神经痛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阐明,故缺乏有效的病因治疗。本文收集了近几年来国内外采用外科治疗三叉神经痛有关的临床资料,对外科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实用解剖及历史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各种术式的优缺点,提出了对各种并发症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