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75篇
  免费   1022篇
  国内免费   998篇
耳鼻咽喉   104篇
儿科学   403篇
妇产科学   57篇
基础医学   1095篇
口腔科学   1291篇
临床医学   2643篇
内科学   1170篇
皮肤病学   149篇
神经病学   326篇
特种医学   879篇
外国民族医学   23篇
外科学   1230篇
综合类   4324篇
预防医学   750篇
眼科学   137篇
药学   1323篇
  22篇
中国医学   2025篇
肿瘤学   144篇
  2024年   123篇
  2023年   376篇
  2022年   334篇
  2021年   434篇
  2020年   407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207篇
  2017年   342篇
  2016年   422篇
  2015年   397篇
  2014年   703篇
  2013年   670篇
  2012年   861篇
  2011年   1046篇
  2010年   892篇
  2009年   857篇
  2008年   1013篇
  2007年   865篇
  2006年   792篇
  2005年   846篇
  2004年   818篇
  2003年   697篇
  2002年   615篇
  2001年   599篇
  2000年   493篇
  1999年   398篇
  1998年   368篇
  1997年   345篇
  1996年   339篇
  1995年   293篇
  1994年   257篇
  1993年   167篇
  1992年   183篇
  1991年   162篇
  1990年   128篇
  1989年   133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34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概述神经、内分泌与免疫学机制的变化对皮肤修复的影响,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广泛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综合,确定神经、内分泌与免疫机制在皮肤修复中的作用.结果皮肤作为神经依赖性器官、内分泌器官及免疫器官,在皮肤损伤修复与再生中发挥重要作用.结论目前对这一领域研究较少,应加强相关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72.
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机体物质与能量代谢、生长和发育,范围十分广泛机制复杂,对中枢神经发育起着关键作用。周围神经的发育和再生,因同样属于神经系统,也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这方面的报道不多,现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3.
再生障碍性贫血 (AA)是血液系统较常见的疾病之一 ,2 0世纪 80年代我国AA的年发病率为 7 4 / 10 6。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但环境保护意识及其措施相对滞后 ,与苯及其他有害化学物质有关的AA病例明显增多 ,此为我国近年来AA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的主要原因[1] 。如何准确而及时地识别每年逾万名新发AA病例并妥善处置是摆在广大基层全科医生面前一项艰巨任务。1 临床特征AA主要临床症状为乏力、出血及感染 ,为相应血细胞减少所致。慢性型AA (CAA)起病缓慢 ,病程迁延 ,主要为贫血所致乏力等症状 ,出血趋势轻微 ,甚少合…  相似文献   
74.
自体移植脾组织VEGF、KDR表达与血管再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自体移植脾组织血管再生及VEGF、KDR表达规律,阐明VEGF、KDR对移植脾组织血管再生的调控作用,为脾脏外科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70只,体重100—120g,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中又设脾切除自体脾移植组5只,假手术组5只,分别于术后7,14,30,60,90,120,180d进行:(1)自体移植脾组织病理学检测;(2)大鼠行主动脉插管灌注墨汁,光镜观测再生血管并采用图像分析测定其密度;(3)免疫组化抗VEGF、KDR抗体染色,图像分析定量,阐明其表达规律及与血管再生的关系。结果 (1)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7d即有血管从大网膜向脾组织内伸展,移植脾组织内血管密度逐渐增大,至术后180d血管再生接近正常;(2)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7d、14d,VEGF、KDR阳性染色细胞密度迅速升高,术后60d达高峰,以后逐渐降低,至术后180d VEGF、KDR阳性染色细胞密度趋向正常。结论 自体脾组织大网膜内移植术是简便有效的脾移植方法;移植脾组织新生血管由大网膜再生而来;术后移植脾组织内VEGF、KDR表达量升高,促进血管形成,血管再生完成后恢复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75.
1 资料与方法 1999-2002年本院血液内科收治的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症状的12例患者,其共同特点是均患有牛皮癣,而且此次住院前都有在个体诊所服中药史,诊断为药物所致造成的骨髓抑制,后经合理治疗痊愈,其中男7例,女5例.另外收集20例急性再障患者.分别在入院治疗2周左右时采集骨髓进行涂片、骨髓活检;末梢血采集进行常规涂片,瑞姬氏染色.选择取材、涂片、染色良好的骨髓片、血片,在1000×下进行血细胞分类计数;另外采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76.
目的 建立外消旋聚乳酸复合神经生长因子(poly-D,L-lactic acid/nerve growth factor,PDLLA/NGF)可吸收性缓释导管桥接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动物模型,观察复合导管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利用溶剂挥发法制备PDLLA单纯导管和PDLLA/NGF缓释导管,每根缓释导管含NGF450U。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切除中段坐骨神经10mm之后分别行自体神经移植(A组)、单纯导管桥接(B组)、单纯导管加一次性给药(C组)、PDLLA/NGF缓释导管桥接(D组)修复坐骨神经,除A组外,均保留10mm缺损。术后3个月观察神经再生情况,比较各组光镜、电镜及图像分析等指标。结果术后3个月导管与周围组织粘连松,并开始降解,但外形仍保持完整。再生神经均顺利通过导管腔,组织学观察A组和D组内神经纤维数目多,大小均匀,成熟良好;B组和C组纤维结缔组织多,神经纤维细小,髓鞘薄。图像分析显示除神经纤维计数D组高于A组外,A组和D组在纤维直径、轴突直径和髓鞘厚度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明显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PDLLA/NGF缓释导管能够有效促进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再生,组织学观察指标接近自体神经移植。  相似文献   
77.
原生质体再生与诱变在林可霉素产生菌选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林可霉素产生菌林可链霉菌188^#为原始菌株,经溶菌酶酶解获得原生质体,结合紫外线照射诱变处理,分离得到216^#,摇瓶相对效价提高60%。经传代实验,菌株高产性状稳定。该菌种经上罐发酵生产,其林可霉素产生能力比原始菌种提高40%。  相似文献   
78.
目的 研究大鼠胫神经原位桥接切断的腓总神经,观察腓总神经再生程度、神经纤维的来源等。方法 将断裂的腓总神经近端和远端分别就近与胫神经施行端侧吻合,存活18个月后,电生理检测再生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传导,取腓总神经远段行光镜及电镜观察神经纤维再生数量及状态。结果 远段腓总神经有明显的神经纤维再生,远段腓总神经通过邻近神经的桥接与近段腓总神经之间有动作电位传导。结论 断裂腓总神经“π”式桥接于胫神经,部分再生神经纤维可能来源于原腓总神经近段,部分来自胫神经。  相似文献   
79.
应用和推广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的体会(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总结、分析、认识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理论在烧伤创疡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应用MEBT/MEBO观察烧伤创疡创面的再生修复变化。结果:MEBT/MEBO治疗77种创疡疾病冶愈率达92%以上,有效率达100%。结论:MEBT/MEN)治疗慢性体表性溃疡及皮肤病性皮肤损伤、感染性溃疡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0.
指数曲线电刺激对周围神经移植的组织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指数曲线电刺激对周围神经移植修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 :将 1 2 0只Wistar成年雄性大鼠制成坐骨神经移植模型 ,随机分为A组 (对照组 )、B组 (弥可保组 )、C组(指数曲线电刺激组 ) ,给予不同的治疗 ,在不同时段观察步态、毛发、展爪反射 ,测定SFI、神经传导速度、小腿三头肌湿重等指标。结果 :指数曲线电刺激有助于神经传导的恢复 ,减慢小腿三头肌失神经的废用 ,加快SFI及神经远段变性的恢复。结论 :指数曲线电刺激有利于神经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