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4篇
  免费   112篇
  国内免费   3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09篇
内科学   12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61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512篇
预防医学   58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77篇
  3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0篇
  2022年   83篇
  2021年   105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50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172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43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130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51.
目的了解某院阴沟肠杆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对2002年11月~2005年10月间的各类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用“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生化试验卡鉴定,并用“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相配套的药敏试验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127株阴沟肠杆菌主要分布在呼吸道、分泌物、脓液、血液、尿液等;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依次为99.21%、75.59%、71.65%、63.35%,产ESBLs的检出率为40.95%。结论阴沟汤杆菌耐药率高,呈多种耐药现象。亚胺培南仍为首选药。  相似文献   
52.
阴沟肠杆菌质粒型AmpC酶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4,他引:15  
目的调查阴沟肠杆菌质粒型AmpC酶基因的流行状况及基因型。方法采用ATB药敏试验板微量肉汤法,对44株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试验,PCR方法检测DHA和ACT型AmpC酶基因。结果44株阴沟肠杆菌呈多重耐药;36株质粒AmpC酶基因阳性(81.8%),DHA和ACT-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11.4%、79.5%,而且3株阴沟肠杆菌同时携带DHA和ACT-1基因。结论临床分离的阴沟肠杆菌多重耐药严重、质粒AmpC酶基因携带率高;阴沟肠杆菌中检出ACT-1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山区基层医院阴沟肠杆菌(ECL)产β-内酰胺酶的耐药现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87株阴沟肠杆菌进行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筛选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推荐的确证法进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的检测采用双抑制剂扩散协同纸片法检测。结果从87株阴沟肠杆菌中检出产AmpC酶13株,占14.9%,产ESBLs24株,占27.6%,同时表达AmpC酶和ESBLs10株,占11.5%;产酶株对13种抗菌药物均显示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或出现交叉耐药性。结论ESBLs和AmpC酶的产生是阴沟肠杆菌的重要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54.
《医药导报》2005,24(10):i0005-i0017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1 青霉素类抗生素 该类药物可分为:①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苯氧甲基青霉素);②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甲氧西林(目前仅用于药敏试验)、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③广谱青霉素,抗菌谱除革兰阳性菌外,还包括对部分肠杆菌科细菌有抗菌活性者,如氨苄西林、阿莫西林,以及对多数革兰阴性杆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抗菌活性者,如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等。  相似文献   
55.
美英欧药典微生物限度标准的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就USP,BP和EuP收载的微生物限度分类列表,并进行了系统的对比分析.前者品种项下的微生物限度分级有11级,是否必要?后者微生物限度分级有5级,更适用.指出ChP微生物限度存在的差距,为药典修订和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对脾重、脾细胞数和脾抗体形成细胞数的影响,为研究肠道菌群失调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提供组织学依据.方法:采用口服卡那霉素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动物模型.测定小鼠肠道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测定小鼠脾脏重量和脾细胞数;通过溶血空斑试验测定小鼠脾抗体形成细胞数(PFC).结果:实验组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脾重量、脾细胞数和脾抗体形成细胞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或P<0.05).结论:肠道菌群失调对小鼠脾脏的量与质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57.
从药品中检出不(非)脱羧莱克勒菌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锡林  苏德模 《中国药事》2004,18(10):637-639
笔者自1993年报导从药品中检出赫尔曼埃希菌后[1],又从一批羚羊角粉中检出典型大肠埃希菌外,同时检出一株经初步鉴定为不(非)脱羧莱克勒菌(Leclercia adecarboxylata).据原报导该菌属肠杆菌科中未定位种[2],后又有报导属埃希氏菌属[3],据目前最新报导已单独分属于肠杆菌科的莱克勒菌属(Leclercia),定名为不(非)脱羧莱克勒菌[4,5].因该菌从药品中检出报导极少[6],又由于与大肠埃希菌相似,特报导以供研究与讨论.  相似文献   
58.
超广谱β-内酰胺酶是一类对包括第三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在内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水解作用的酶,由质粒介导的大多数肠杆菌科细菌均可产生ESBLs,常见于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白氏菌,亦可见于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大多源于TEM-1,TEM-2和SHV-1的突变。为了解我院阴沟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情况及耐药状  相似文献   
59.
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目的了解北京朝阳医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 方法对12株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进行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改良三维试验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克隆测序. 结果 12株阴沟肠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改良三维试验法证实同时产生AmpC酶和ESBLs;其中,9株ESBLs编码基因PCR结果阳性,分别为SHV-2、SHV-12、CTX-M-3和CTX-M-14型ESBLs;对另外3株进行粗酶等电点测定发现,存在7.89和8.0等电点条带,并被克拉维酸抑制;12株细菌ampD和ampC基因PCR扩增均呈阳性,将6株耐药菌进行ampD基因的克隆测序发现均存在羧基端可疑的突变位点. 结论 12株多重耐药的阴沟肠杆菌同时产生≥1种的ESBLs及高产AmpC酶.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下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去阻遏持续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发生率.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下呼吸道感染标本中分离的肠杆菌科细菌进行初筛,选择出可疑产酶菌株,然后以头孢西丁三维试验检测产AmpC酶菌株,以复合纸片法检测产ESBLs菌株,以头孢曲松三维试验检测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结果在下呼吸道感染肠杆菌科细菌初筛为耐药菌株的242株细菌中,检出单产AmpC酶、单产ESBLs及同时产AmpC酶和ESBLs细菌分别为21、110、6株,总检出率分别为8.7%、45.5%、2.5%,其中阴沟肠杆菌AmpC酶检出率最高,为42.1%,肺炎克雷伯菌ESBLs检出率最高,为64.5%.结论及时准确地检测产AmpC酶和(或)ESBLs细菌,为临床医师诊断和治疗患者提供依据,能早期治疗并控制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