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37篇
药学   65篇
中国医学   35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妍怡主任医师临证30余载,擅长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她认为失眠中医辨证多以瘀阻脉络,心阴失养多见,针对病机以佛手养心汤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Bio-oss修复兔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采用自体对照方法在大耳白兔颅骨中缝两侧利用磨骨术各制备标准一致的骨缺损,即刻于一侧骨缺损处回填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与Bio-oss混合物作为实验组,另一侧只填充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膜作为对照组,术后4,6,8周行软X射线摄片与组织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与结论:骨小梁面积及骨愈合程度实验组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新生骨小梁密度、形态、新生骨质的量及结构、成骨细胞数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说明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复合Bio-oss较Choukroun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具有更明显促进兔颅骨缺损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合理利用抗生素资源,遏制细菌耐药性蔓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马越 《中国药房》2011,(26):2401-2403
目的:阐述我国抗生素应用现状、滥用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当前我国抗生素的应用现状、滥用原因等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与结论:当前我国医疗机构抗生素滥用现象较严重,已对公共安全构成威胁。其主要原因是药品管理法规不健全,监督管理机构缺失,医疗机构缺乏指导、监督与检查,医务人员缺乏抗生素合理应用继续教育,大众科普教育缺乏等。应针对上述原因,加强医疗机构的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监管,以进一步遏制细菌耐药现象的的出现和蔓延,保护抗生素资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DNA 修复基因Hrad51和转移抑制基因nm23 在乳腺肿瘤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了Hrad51 蛋白和nm23蛋白在乳腺癌、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小叶增生、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腺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 Hrad51蛋白和nm23蛋白在乳腺癌组的表达与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小叶增生、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腺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均P<0.01);(2) 乳腺癌中hrda51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呈正相关(P<0.01),与nm23、ER、PR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均P<0.01).(3) 乳腺癌中nm23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呈负相关(P<0.01),与ER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5),与PR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P>0.05).(4) 乳腺癌发生淋巴结转移与nm23、ER的阳性表达呈负相关(均P<0.01),与Hrad51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PR的阳性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1)Hrad51蛋白在不同病变乳腺组织中呈现不同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存在高度表达;(2)nm23蛋白也在不同病变乳腺组织中呈现不同表达,在乳腺癌组织中存在低表达;(3)检测Hrad51 蛋白和nm23蛋白的表达情况有望成为评价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新指标.  相似文献   
5.
武汉地区门诊患者喹诺酮耐药鼠伤寒沙门菌耐药机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分析腹泻门诊患者中分离的喹诺酮耐药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机制和遗传关系.方法 对2002-2005年问武汉同济医院腹泻门诊患者中分离的36株喹诺酮耐药鼠伤寒沙门菌进行了耐药谱测定,并通过PCR方法和序列测定对整合子、β内酰胺酶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的突变、qnr基因和aac(6')-Ib-cr基因进行了分析,运用脉冲场电泳方法(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对所收集的菌株进行了分子分型,分析喹诺酮耐药鼠伤寒沙门菌的耐药机制和遗传关系.结果 喹诺酮耐药鼠伤寒沙门菌均为多重耐药株,普遍携带有Ⅰ类整合子,环丙沙星耐药菌株与敏感菌株在PFGE谱型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1株环丙沙星耐药菌株在喹诺酮耐药决定区中至少携带GyrA和ParC上的3个点突变,且在这些菌株中均检出了OXA-30基因,这些菌株对头孢吡肟的敏感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 对环丙沙星耐药的鼠伤寒沙门菌在武汉地区已普遍存在,且这些菌株具有独特的遗传背景,建议在今后的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中应对这类细菌的耐药谱变化进行重点监测,尤其应加强对氟喹诺酮-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均耐药菌株的针对性预警监测.  相似文献   
6.
中国50家医院1994-2000年环丙沙星耐药性的变迁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调查中国50家医院临床常见细菌对环丙沙星耐药性7年间的变迁和现状。方法: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制定的各年度版标准判定,对7年间的资料作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从1994-2000年大肠埃希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从53%上升到62%;甲氧西式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从47%增加到76%;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从8%到14%;表皮葡萄球菌从22%到46%;粪肠球菌从25%到45%;阴沟肠杆菌从12%到30%;肺炎克雷伯菌从2%到18%;鲍曼不动杆菌从7%到37%;铜绿假单胞菌从9%到18%。结论:临床常见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性随着本药的广泛应用而逐年增加,临床抗感染治疗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  相似文献   
7.
马越  杨永刚 《大家健康》2016,(11):141-142
目的:观察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以及临床价值,以供参考以及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于该院就诊的甲状腺肿瘤患者中选取66例,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3例患者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进行检测,观察组33例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进行检测,探究66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经不同方法检验后球蛋白个数、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的差异性。结果:通过本文研究结果中可以看出,在球蛋白个数、灵敏度、特异性以及符合率的比较中,观察组患者的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相比较,存在较大的差异(P <0.05)。结论: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技术的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以明确患者的疾病,从而给临床治疗奠定诊断基础,可应用以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杨博文  王晓晓  李曦  林廷文  刘永强  马越  吕光华 《中草药》2016,47(21):3896-3900
目的比较中国当归Angelica sinensis、日本当归A.acutiloba、韩国当归A.gigas、欧当归Levisticum officinale和圆当归A.archangelica药材中多糖的量,评价这5种当归类药材的质量。方法从不同国家收集了46份当归类药材样品,采用优化的3,5-二硝基水杨酸法测定多糖量;比较不同当归药材之间多糖量的差异。结果这5种药材中多糖的量差异很大,其平均量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圆当归(162.5 mg/g)、欧当归(142.3 mg/g)、日本当归(126.8 mg/g)、韩国当归(81.38 mg/g)、中国当归(80.75 mg/g)。从日本、中国和韩国收集的日本当归中多糖量也不同,分别为131.37、184.29、94.98 mg/g。结论建立的3,5-二硝基水杨酸法可准确测定当归类药材中多糖的量;这5种药材中多糖的量不同,其功效也不同,不宜混用。  相似文献   
9.
人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已成为目前人们非常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由于人卵难以获得,以及人精子染色体仅在受精后才能观察,所以要直接分析人类生殖细胞染色体结构是不可能的。1978年Rudak 等首次报告了用人精子使地鼠卵受精后对人精子染色体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从养殖动物及周围人群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染色体和质粒介导氟喹诺酮耐药机制. 方法 纸片扩散法和肉汤稀释法检测氟喹诺酮抗菌药物及其他抗生素的耐药性表型.PCR扩增DNA解旋酶(gyrA和gyrB)和拓扑异构酶IV(parC和parE)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导致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质粒的部分基因(qnr)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乙酰转移酶Ib亚型cr变异体编码基因[aac(6')-I b-or],PCR产物进行直接测序.接合试验确定aac(6')-I b-cr酶的可转移性以及在氟喹诺酮耐药中的作用. 结果 鸡来源的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猪和周围人群来源菌株.在PCR检测的64株大肠埃希菌中,环丙沙星MIC值大于1μg/ml以上的53株均存在gyrA和/或/parC基因上出现两个位点突变和氨基酸替代,环丙沙星的MIC>16μg/ml的菌株parE基因也发生了点突变及相应氨基酸替代.未发现gyrB亚单位有氨基酸替代.鸡来源28株菌和猪来源9株菌中分别有7株(25.O%)和1株(11.1%)携带有aac(6')-I b-cr基因;aac(6')-I b-cr基因可使环丙沙星、诺氟沙星乙酰化而降低药物抗菌活性. 结论 gyrA、parC和parE碱基突变导致氨基酸置换的数量与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耐药水平呈正相关,携带aac(6')-I b-cr基因的质粒在细菌氟喹诺酮耐药上也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