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56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胱天蛋白酶募集域蛋白9(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protein 9,CARD9)属于CARD蛋白家族中的一员,是Bertin等[1]在研究caspase募集结构域的蛋白时发现的一个重要衔接蛋白,高度表达于髓细胞,尤其是在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中。CARD9定位于染色体9q34.3,包含2108 bp的c DNA,可以编码产生62.3 k D大小的蛋白质。CARD具有两个重要的功能区域:N末端区域和C末端区域。其中前者具有胱天蛋白酶募集功能,后者具有寡聚化作用。CARD9分子能够高效整合多种固有免疫受体的识别  相似文献   
2.
孙晓莉 《基层医学论坛》2016,(19):2746-2747
目的:分析来氟米特治疗膜性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42例膜性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3年5月—2015年3月,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环磷酰胺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来氟米特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胆固醇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及胆固醇变化情况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膜性肾病患者采用来氟米特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可使患者的胆固醇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用基本方益胃散随症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结果:治愈率62%,总有效率达96%。结论:加减益胃散以扶正养阴祛邪、化滞祛瘀达到标本同治、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慢性化脓性骨髓炎是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骨膜、骨质及骨髓的炎症,如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甚至危及生命[1].本病多由血源性原因引起,也可由骨内感染(如金属置入物),开放性骨折等引发,以死骨形成、骨膜下脓肿、骨质破坏、反复炎症刺激、骨膜增值、局部增大为特点.该病病位深,病情重,病程长,疗效差,从幼年直至青壮年到老年,时有发作[2],属难治性顽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碳酸司维拉姆治疗终末期肾脏病高磷血症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4年6月~2016年2月终末期肾脏病高磷血症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碳酸司维拉姆治疗,对照组给予醋酸钙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磷、血钙、钙磷乘积、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磷、血钙、钙磷乘积、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磷、钙磷乘积、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血磷、血钙、钙磷乘积、LDL-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酸司维拉姆治疗终末期肾脏病高磷血症效果确切,能显著降低患者血磷水平和钙磷乘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构建核干细胞因子基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表达载体并对其在白血病细胞株中的干扰效果进行鉴定,为后期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针对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序列设计RNAi有效靶点,合成含RNA干扰序列、Loop环、Age I和EcoR I酶切位点,以及终止信号的单链DNA oligo,经退火形成双链DNA,与双酶切线性化的带有GFP荧光标记和嘌呤霉素抗性标记的GV248慢病毒空载体进行连接产生重组慢病毒载体,转化感受态细菌,挑取重组阳性转化子进行菌落PCR反应,并对PCR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将重组慢病毒载体及其两种辅助包装原件载体质粒pHelper1.0和pHelper2.0共转染293T细胞进行病毒的包装,收集、浓缩病毒液后测定其滴度,并转染HL-60、NB4以及K562等三种人白血病细胞株,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转染效率,real-time PCR检测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敲减效率.结果 经测序证实正确构建出了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RNAi重组慢病毒载体,包装、浓缩后其滴度为4×108 TU/ml,荧光显微镜下显示其能有效转染进入HL-60、NB4及K562等白血病细胞株中,转染效率均在80%以上;real-time PCR显示转染后核干细胞因子基因mRNA表达水平较阴性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在HL-60、NB4和K562细胞中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抑制效率分别为52.3%、80.5%、62.3%.结论 成功构建出了核干细胞因子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其能有效干扰人白血病细胞株HL-60、NB4及K562中的核干细胞因子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导管出口感染应用聚维酮碘经直管型BD针冲洗消毒的效果。方法选取66例长期颈内静脉血液透析导管出口感染的患者,按随机表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4例)。观察组采用5%聚维酮碘经直管型BD针冲洗导管出口,每日2次,对照组用聚维酮碘棉签常规局部消毒,每日2次。两组在消毒后均用抗生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涂擦。结果 治愈率观察组为56.2%,对照组为2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导管出口感染应用聚维酮碘经直管型BD针冲洗消毒的效果优于聚维酮碘棉签常规消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性乳头状肾细胞癌(OPRC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方法 OPRCC病人2例(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67岁和53岁,均因体检发现,均行手术治疗。OPRCC组织标本行苏木精-伊红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大体观察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界限清楚,无包膜,切面灰褐色。镜下观察:1例病人肾肿瘤完全由发育较好的纤细的乳头状结构组成,乳头被覆单层立方状胞浆丰富的强嗜酸细胞,核圆形、规则,核仁不明显,FUHRMAN核分级Ⅰ级,局部区域瘤组织出血、囊性变。另1例病人瘤组织主要由密集、大小不等的管状结构组成,部分管腔内可见有或无纤维轴心的乳头状突起;管壁及乳头结构表面均衬覆单层圆形或多边形、胞浆丰富、强嗜酸性的瘤细胞,其中散在胞浆透明空泡状的瘤细胞,瘤细胞核圆形、染色质粗、可见核仁及核内包涵体,FU-HRMAN核分级Ⅳ级。免疫组化染色:2例瘤细胞均呈EMA、CK7和CK18弥漫强阳性;vimentin、AMACR和E-cadherin表达不一;CD10、RCC、CD117和CD68均阴性。结论 OPRCC是乳头状肾细胞癌的罕见组织学亚型,诊断时需与其他具有嗜酸细胞形态的肾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9.
氮氧自由基R-1对人肝细胞L-02的辐射防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氮氧自由基R-1(简称R-1)对人肝细胞L-02的辐射防护作用.方法 在L-02细胞培养液中,加入终浓度为0、0.125、0.25、0.5、1、2、4、8、16、32μmol/L的R-1,作用24、48和72 h.用MTT法测定R-1的毒性作用,以筛选合适的R-1浓度.后续实验选择0.125、0.25、0.5、1 μmol/L 4个浓度组检测其防护作用.设终浓度4 mmol/L的细胞保护剂WR2721为阳性对照组.采用60Coγ射线照射,吸收剂量为0、1、2、4、8 Gy,照射72 h后,进行MTT比色法.L-02细胞分为2组:照射前30 min加药组和照射后立即加药组.终浓度均为0.25 μmol/L,吸收剂量为4 Gy,照射后72 h进行MTT比色实验.照射后10 d,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R-1对L-02细胞活力的影响.选用防护效果最佳的0.25μmol/L浓度对细胞进行预处理,分别在4 Gy照射后的24、48和72 h,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Hoechst 33258荧光染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当R-1浓度低于1 μmoL/L时,与0 μmol/L组相比,L-02细胞各时间点的吸光度(A)值无明显变化;而浓度高于2 μmol/L时,与0 μmol/L组相比,其A值随浓度的增高而下降.选用0、0.125、0.25、0.5、1μmol/L的浓度组.与照射组相比,R-1各浓度组的A值和克隆形成率明显提高,其中0.25μmol/L组的作用最明显.与照射组相比,0.25 μmol/L预处理组的L-02细胞贴壁好,折光性强,轮廓清晰,凋亡细胞和死亡细胞明显较少.结论 R-1能有效地防护60Coγ射线对L-02细胞的辐射损伤,其防护作用可能与减少细胞凋亡有关.
Abstract:
Objce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s of the nitroxides R-1 on human liver cells exposed to ionizing radiation.Methods Human liver cells L-02 were cultured and irradiated with 60Co γ-rays at the doses of 0,1,2,4,and 8 Gy,in order to screen the proper irradiation dose.WR2721 at the terminal concentration of 4 mmol/L was used as positive control.L-02 cells irradiated with 4 Gy were added with R-1 at the terminal concentration of 0.25 μmol/L at 30 min before irradiation or immediately after irradiation.MIT method was used to screen the proper conditions for follow-up experiment 72 h later.L-02 cell culture fluid was added with R-1 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0,0.125,0.25,0.5,and 1 μmol/L,respectively for 30 min before irradiation at the doses of 0,1,2,4,and 8 Gy to ealculate clone formation rate at 10 d post-irradiation.L-02 cells were cultured and divided into 4 groups:control group without any treatment.drug group pretreated by 0.25 μmol/L R-1 only,irradiation group,irradiated at 4 Gy only,and drug + irradiation group with combination of 0.25 μmol/L R-01 and 4 Gy irradiation.The inverted microscopy and Hoechst 33258 staining and flow eytometry were used to observe the apoptosis of the cells at 24,48,and 72 h later.Results Nitroxides R-1 did not inhibit the viability of L-02 cell when its concentration was less than 1 μmol/L and it inhibited the L-02 cell growth when the concentration wu higher than 2 μmoL/L.The A value and colony formation rate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R-1 groups were all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irradiation group,and the effect of the 0.25 μmol/L drug concentration group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Consequently,the concentration 0.25 μmoL/L was selected for follow-up experiment.Compared with the irradiation group,the L-02 cells of the pretreatment group showed solid adherence, increased refraction,clear outline,less apoptotic and dead cells at 4 Gy post-irradiation.Conclusions Nitroxides R-1 can protect the human liver cells from 60Coγ-ray induced injury effectively.The mechanism of its protective effect may be the reduction of apoptosis.  相似文献   
10.
干扰素是一类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免疫调节作用的重要的细胞因子。根据对干扰素基因核酸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它于5—10亿年前即于生物学细胞中存在。是生物体内一类古老的保护因子。自它发现以来,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干扰素在抗病毒性疾病和恶性肿瘤以及增强机体免疫调节能力方面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