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319篇
  免费   17055篇
  国内免费   7594篇
耳鼻咽喉   2451篇
儿科学   2264篇
妇产科学   3132篇
基础医学   7391篇
口腔科学   1720篇
临床医学   33801篇
内科学   21804篇
皮肤病学   2454篇
神经病学   5588篇
特种医学   9967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9篇
外科学   19761篇
综合类   73376篇
预防医学   14610篇
眼科学   1219篇
药学   25085篇
  432篇
中国医学   17269篇
肿瘤学   25315篇
  2024年   1950篇
  2023年   7766篇
  2022年   6650篇
  2021年   8169篇
  2020年   7457篇
  2019年   7366篇
  2018年   3778篇
  2017年   6377篇
  2016年   7255篇
  2015年   8098篇
  2014年   11582篇
  2013年   11487篇
  2012年   14387篇
  2011年   14808篇
  2010年   13955篇
  2009年   13165篇
  2008年   14165篇
  2007年   12929篇
  2006年   11582篇
  2005年   11458篇
  2004年   10340篇
  2003年   9729篇
  2002年   8231篇
  2001年   7714篇
  2000年   6206篇
  1999年   5057篇
  1998年   4815篇
  1997年   4362篇
  1996年   3778篇
  1995年   3342篇
  1994年   2606篇
  1993年   1887篇
  1992年   1508篇
  1991年   1327篇
  1990年   1012篇
  1989年   925篇
  1988年   224篇
  1987年   186篇
  1986年   140篇
  1985年   89篇
  1984年   44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4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王建国  王琨  郑伟红 《癌症进展》2021,19(14):1421-1423,1484
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迅速上升,其中以甲状腺乳头状癌最为多见.尽管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肿瘤特异性死亡率较低,但仍有部分患者可出现复发甚至远处转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临床特征和分子特征在内的多种因素可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预后,本文综合相关研究,对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预后因素进行综述,以便于临床评估患者的预后,并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及临床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3.
王健  周晓璇 《放射学实践》2019,34(5):501-506
【摘要】目的:探讨CT在胃息肉(GP)与胃间质瘤(GST)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肿瘤最大径≤2cm的27例GST和15例GP患者的CT表现,对肿瘤的大小、位置、形态、生长方式、强化方式、强化程度、囊变、钙化、溃疡以及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评估。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肿瘤CT的相关连续变量鉴别诊断GP与GST的效能。结果:GP组与GST组的形态、强化方式、囊变、钙化及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症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肿瘤指标铁蛋白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组与GST组的肿瘤长径(LD)、短径(SD)、位置、生长方式、静脉期CT值和静脉期增强幅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LD<1.5cm时,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86、73.3%(11/15)、59.3%(16/27);当SD<1.2cm时,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758,80.0%(12/15),66.7%(18/27);当静脉期CT值>64.4HU时,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59、93.3%(14/15)和40.7%(11/27);当静脉期增强幅度CT值>34.3HU时,ROC曲线下面积、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63、80.0%(12/15)、51.9%(14/27)。结论:患者的铁蛋白水平正常,以及CT特征中的肿瘤位于胃窦部、呈腔内生长、有蒂、LD<1.5cm、SD<1.2cm、静脉期CT值>64.4HU和静脉期增强幅度CT值>34.3HU时,倾向于GP的诊断,有助于GP与GST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不同手术时机对急性肠梗阻患者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02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在发病48 h后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发病48 h内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手术恢复时间和肠胃功能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和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手术时机治疗急性肠梗阻均有效果,临床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结合其发病史及相应的医学检查结果,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时机;尽快手术可以明显缩短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抗核抗体(ANA)及抗核抗体谱(ANAs)自身抗体表达对新诊断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符合初治ITP条件的116例患者,均经ANA及ANAs筛查,根据自身抗体表达分组,阴性为对照组,阳性为试验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作对比分析,并且分析患者3年的死亡及疾病转归情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和8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分别为27.2%和1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单药有效率分别为72.7%和7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联合用药有效率分别为26.9%和2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死率及疾病转化率分别为14.5%及34.5%,均高于对照组1.6%及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NA及ANAs表达对ITP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无明显影响,但是对ITP患者的长期预后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6.
97.
《中国药房》2019,(20):2757-2762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对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模型大鼠肺组织内皮间质转化(EndMT)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0.405 mg/(kg·d)]和补阳还五汤低、中、高剂量组[6.435、12.87、25.74g/(kg·d),以生药总质量计],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于气管内注射博来霉素以复制IPF模型。自造模后第2天起,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均灌胃水[10 m L/(kg·d)],各给药组大鼠灌胃相应药物,每日1次,连续28 d。末次给药24 h后,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内皮细胞标志物[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和间质细胞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的表达情况,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Notch4、DLL4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内皮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间质细胞标志物以及Notch4、DLL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各给药组大鼠肺组织中内皮细胞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地塞米松组;间质细胞标志物以及Notch4、DLL4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补阳还五汤低剂量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地塞米松组(P<0.05或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可通过干预EndMT来减轻大鼠的IPF,其机制可能与抑制DLL4/Notch4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8.
99.
100.
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疑难病,症状反复,缠绵难愈,治疗棘手。中医药治疗“反酸”“吞酸”证历久源远,充分挖掘古籍,深研病机,提炼治法,发挥中医药特色,对治疗本病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