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22篇
  免费   908篇
  国内免费   511篇
耳鼻咽喉   53篇
儿科学   175篇
妇产科学   377篇
基础医学   2499篇
口腔科学   369篇
临床医学   1249篇
内科学   2279篇
皮肤病学   125篇
神经病学   921篇
特种医学   159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890篇
综合类   2600篇
现状与发展   2篇
预防医学   796篇
眼科学   268篇
药学   3948篇
  9篇
中国医学   1364篇
肿瘤学   850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388篇
  2021年   638篇
  2020年   811篇
  2019年   521篇
  2018年   480篇
  2017年   696篇
  2016年   804篇
  2015年   637篇
  2014年   1537篇
  2013年   2481篇
  2012年   1905篇
  2011年   1648篇
  2010年   1251篇
  2009年   1096篇
  2008年   847篇
  2007年   465篇
  2006年   376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260篇
  2003年   188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7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5年   85篇
  1984年   122篇
  1983年   91篇
  1982年   107篇
  1981年   62篇
  1980年   70篇
  1979年   49篇
  1978年   28篇
  1977年   31篇
  1976年   28篇
  1975年   27篇
  1974年   21篇
  1973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观察蛇床子素对去卵巢致骨质疏松大鼠的影响。方法选取3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蛇床子素组(A组)、模型对照组(B组)、假手术组(C组),各10只。A、B 2组摘除卵巢构建去势大鼠骨质疏松模型,C组仅进行手术、不摘除卵巢。造模成功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连续给药12周,处死。然后测量骨密度,检测治疗后血清BGP、TGF-β1、钙指标。结果B组大鼠股骨骨密度较C组明显降低(P<0.05);经12周治疗,A组股骨骨密度较B组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B组大鼠血清中BGP含量升高、TGF-β1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大鼠血清中BGP降低、TGF-β1含量升高(P<0.05)。与C组比较,B组大鼠血清C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B组比较,A组大鼠血清Ca水平明显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蛇床子素能够有效通过调节大鼠体内激素分泌改善去卵巢大鼠的骨代谢异常,提高骨密度,对骨质疏松症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量的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尾静脉移植对异种周围神经移植小鼠坐骨神经功能的恢复作用。方法从健康剖宫产产妇志愿捐献的新鲜羊膜中分离出hAMSCs,并进行纯化及鉴定。构建上调和下调TGF-β表达的慢病毒质粒,并转染纯化的hAMSCs,构建出稳定的上调或下调TGF-β表达的hAMSCs。分离并剪去C57BL/6小鼠的部分坐骨神经,将SD大鼠的坐骨神经分离剪取并移植至小鼠的坐骨神经缺损处,构建出异种周围神经移植小鼠模型。将模型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未修饰的hAMSCs治疗组、高表达TGF-β的hAMSCs治疗组、低表达TGF-β的hAMSCs治疗组,每组10只。各组于造模前1 d分别经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或相应的hAMSCs重悬液进行移植治疗。于治疗后第14天时采用DigGait步态分析系统评估各组小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4天时,高表达TGF-β的hAMSCs治疗组小鼠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25.820±0.286)明显高于低表达TGF-β的hAMSCs治疗组(-33.413±0.920)和未修饰的hAMSCs治疗组(-30.755±0.4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表达TGF-β的hAMSCs尾静脉移植能够更有效地改善异种周围神经移植小鼠的坐骨神经功能,其可能成为周围神经损伤治疗的新突破口。  相似文献   
13.
就β-胡萝卜素立体异构体对环磷酰胺处理小鼠的免疫功能影响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β-胡萝卜素立体异构体对外磷酰胺造成的免疫功能低下具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提高胸腺和脾脏指数,增强脾脏细胞对刀豆素A(ConA)的反应性和NK活性,血清溶菌酶含量也有所增加。综合各项指标,9-顺式和全反式混合物的作用最明显,提示一定浓度的9-顺式对于提高β-胡萝卜素对机体的总体作用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4.
周向东  周维善  王钟麒   《药学学报》1997,32(6):416-419
报道新化合物A-失碳-17β-羟基-17α-乙炔基-Δ3(5),9(10)-雌甾二烯-2-酮2的合成。文中探讨了用炔钾粗品对A-失碳-Δ3(5),9(10)-雌甾二烯-2,17-二酮1和A-失碳-6β,19-环氧-Δ3-雄甾-2,17-二酮3的选择性炔化,分别得标题化合物2(44%)及A-失碳-17β-羟基-17α-乙炔基-6β,19-环氧-Δ3雄甾-2-酮4(65%),4经还原性破开环氧、去羟甲基和去醋酰氧基合成了标题化合物2。四步总收率为34%。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对颅脑损伤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激素治疗组(20例)与非激素治疗对照组(22例),激素组给予地塞米松10mg/d,共7d。正常组选择健康体检者15例。采用ELSIA法检测两组患者伤后第1、2、7、14天血浆中TNF一仪、IL-1β含量。结果 在颅脑损伤第1、2天激素组血浆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在第7、14天明显低于非激素组(P(0.01),但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非激素组血浆TNF-α、IL-1β水平在各时间点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对降低颅脑损伤患者血浆TNF-α、IL-1β水平具有明显的延迟性,使损伤早期因TNF-α、IL-1β显著升高引起的有害作用未能消除,至恢复期又使TNF-α、IL-1β明显降低,其神经保护作用不能发挥。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17β-雌二醇(17β-E2)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在介导雌激素促进内异症发生发展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用不同浓度17β-E2处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48 h;此后选用10-10mol/L 17β-E2处理子宫内膜间质细胞12、24和48 h,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17β-E2处理前后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同法分析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10-6mol/L)对17β-E2促进β-catenin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17β-E2作用后β-catenin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中的定位。结果17β-E2能明显促进内异症患者在位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于10-10mol/L作用48 h最明显。雌激素受体拮抗剂ICI182,780能明显抑制17β-E2对子宫内膜间质细胞β-caten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17β-E2能促进β-catenin在子宫内膜间质细胞核内的表达。结论雌激素可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内异症在位子宫内膜的异位种植。  相似文献   
17.
对雌性大鼠、小鼠的生殖系统,人的子宫内膜与蜕膜进行了3-β-羟基甾体脱氢酶(3-β-HSDH)和脂类的组织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在大鼠和小鼠的卵巢内,颗粒黄体细胞和膜黄体细胞3-β-HSDH呈强阳性反应,卵泡膜内层细胞与间质细胞呈中等程度阳性反应;大鼠与小鼠子宫内膜的表面上皮与腺上皮呈阳性反应;人早孕期蜕膜中的子宫腺上皮细胞与大蜕膜细胞呈阳性反应:在大鼠与小鼠的输卵中偶尔见到阳性反应物质;在人的子宫内膜中,没有见到阳性反应。本研究证明,雌性大鼠和小鼠除卵巢有分泌甾体素的功能外,子宫也有分泌甾体激素的功能。人早孕期蜕膜组织中的子宫腺与大蜕膜细胞都能分泌甾体激素。  相似文献   
18.
β受体阻滞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秀真  陈显德  辛怀玉 《医学综述》2006,12(16):1015-1018
依据国内外的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分析,对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合理应用以及适应证,给药方法进行循证性举证,提示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改善心血管疾病的临床预后,除非有禁忌证及不能酎受者,β受体阻滞剂应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治疗病物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igarette or sheesha smoking on first-trimester markers of Down syndrome.
Design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Setting  Primary care centres and antenatal clinics of Maternity and Children Hospital, King Abdulaziz University Hospital and New Jeddah Clinic Hospital, Jeddah, Saudi Arabia.
Population  Women with a singleton pregnancy who were either nonsmokers ( n = 1736) or cigarette smokers ( n = 420) or sheesha smokers ( n = 181).
Methods  Fetal nuchal translucency thickness (fetal NT), maternal serum free beta-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 (free β-hCG) and pregnancy-associated plasma protein-A (PAPP-A) were measured at 11 weeks 0 days to 13 weeks 6 days of gestation in all women. Women were grouped according to smoking status, confirmed by maternal serum cotinine measurements, and analyte levels between groups were compared.
Main outcome measures  Fetal NT, maternal serum free β-hCG, PAPP-A and cotinine measurements.
Results  Compared with nonsmoking women, fetal NT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free β-hCG and PAPP-A levels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both cigarette and sheesha smoker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all three markers and the number of sheeshas consumed per day.
Conclusions  Cigarette and sheesha smoking significantly affect first-trimester markers of Down syndrome (fetal NT, free β-hCG and PAPP-A). Correction for this effect in women who smoke might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first-trimester screening for Down syndrome in these women.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relating smoking to the changes in first-trimester markers require further studies.  相似文献   
20.
刺梨酸的分离与结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梁光义 《药学学报》1987,22(2):121-125
从刺梨中分离出一种新的五环三萜酸,命名为刺梨酸。通过光谱分析和衍生物的制备,确定其化学结构为2β,3α,7β,19α-四羟基乌苏-12-烯-28-羧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