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40篇
  免费   969篇
  国内免费   559篇
耳鼻咽喉   54篇
儿科学   178篇
妇产科学   353篇
基础医学   2697篇
口腔科学   398篇
临床医学   1260篇
内科学   2398篇
皮肤病学   147篇
神经病学   934篇
特种医学   161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924篇
综合类   2637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预防医学   799篇
眼科学   269篇
药学   3994篇
  9篇
中国医学   1367篇
肿瘤学   1077篇
  2023年   254篇
  2022年   407篇
  2021年   696篇
  2020年   820篇
  2019年   529篇
  2018年   495篇
  2017年   712篇
  2016年   834篇
  2015年   752篇
  2014年   1606篇
  2013年   2515篇
  2012年   1931篇
  2011年   1678篇
  2010年   1277篇
  2009年   1148篇
  2008年   883篇
  2007年   483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370篇
  2004年   288篇
  2003年   207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8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3篇
  1985年   85篇
  1984年   122篇
  1983年   91篇
  1982年   107篇
  1981年   62篇
  1980年   70篇
  1979年   49篇
  1978年   28篇
  1977年   31篇
  1976年   28篇
  1975年   27篇
  1974年   21篇
  1973年   2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当归通痹汤联合中药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IL)-1β、基质金属酶(MMP)-3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热敷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当归通痹汤,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VAS评分、WOMAC指数和ADL评分,以及IL-1β、MMP-3和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8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DL评分明显升高,WOMAC指数、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IL-1β、MMP-3和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当归通痹汤联合中药热敷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探讨肢体创伤后急性肌损伤炎症反应过程中肌纤维自身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信号对肌内炎症的影响。方法取野生C57BL/6小鼠(野生小鼠组)、肌纤维条件性TGF-β受体Ⅱ敲除小鼠(敲除小鼠组)各16只。肌毒素腓肠肌内注射诱导小鼠急性肌损伤。比较两组小鼠在注射后0、4、7、10 d肌内单核-巨噬细胞、巨噬细胞、M1型巨噬细胞、CD4+T细胞、辅助性T细胞(Th)1、2、17等的渗出差异。取新生野生小鼠和敲除小鼠各2只,体外培养原代成肌细胞,分别分为两组:干扰素组(γ-干扰素处理)和对照组(仅加入等量溶剂)。比较两组肌细胞的白细胞介素(IL)-6、IL-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H-2Kb蛋白、H2-Ea蛋白、Toll样受体(TLR)3蛋白、TLR7蛋白表达差异,以及野生小鼠和敲除小鼠干扰素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肌毒素注射后4、7 d,敲除小鼠组肌组织内单核-巨噬细胞比例(75.73%±3.62%、45.27%±2.32%)、巨噬细胞比例(38.67%±2.76%、24.87%±2.19%)、M1型巨噬细胞比例(43.21%±0.11%、30.43%±2.19%)、CD4+T细胞比例(20.13%±1.62%、5.67%±0.32%)显著高于野生小鼠组(58.52%±2.43%、29.21%±2.45%,20.63%±2.32%、16.23%±1.25%,24.98%±0.35%、14.23%±1.69%,10.70%±0.43%、2.50%±0.45%),且以Th1和Th17为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干扰素组IL-6、MCP-1、MIP-1α、H-2Kb蛋白、H2-Ea蛋白、TLR3蛋白显著上调,且敲除小鼠干扰素组上调较野生小鼠干扰素组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源TGF-β信号缺失影响肌纤维免疫行为的调节,使肌内炎症加剧,肌细胞修复延迟。  相似文献   
84.
目的:观察寒痹康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Wnt/β-连环蛋白(Wnt/β-catenin)和骨形态发生蛋白/Smad(BMP/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牛Ⅱ型胶原蛋白和弗氏不完全佐剂充分混合乳化制成CⅡ乳剂,进行皮下注射成功造模CIA大鼠模型,予灌服甲氨蝶呤作为对照,观察寒痹康汤高、中、低剂量提取物对CIA大鼠关节肿胀指数,以及Wnt/β-catenin和BMP/Smad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各治疗组大鼠关节肿胀指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寒痹康汤高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寒痹康汤中、低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Wnt5α、Wnt7α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甲氨蝶呤组和寒痹康汤高、中、低剂量组Wnt5α、Wnt7α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寒痹康汤高、中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Wnt5α、Wnt7α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β-catenin、BMP-2、BMP-4、BMP-5、Smad4、Smad5、Smad7蛋白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甲氨蝶呤组和寒痹康汤高、中、低剂量组上述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寒痹康汤高、中剂量组与甲氨蝶呤组上述蛋白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寒痹康汤可以通过调节Wnt/β-catenin和BMP/Smad信号通路达到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及抗骨侵蚀的作用。  相似文献   
85.
目的 研究冬凌草甲素(Oridonin)对人卵巢癌(Human ovarian cancer)SKOV3 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CCK-8 法检测不同浓度(0、5、10、20、40、80μmol/L)的冬凌草甲素作用SKOV3细胞24、48 和72h 后细胞活力的变化,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Annexin V-FITC/PI 双染法检测SKOV3细胞凋亡。采用划痕修复实验检测SKOV3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SKOV3的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SKOV3细胞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EMT)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和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及下游靶分子原癌基因(C-myc)、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蛋白的表达。结果 冬凌草甲素可抑制SKOV3 细胞活力,且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作用24、48 和72 h后IC50值为23.57、12.48和7.29μmol/L。与对照组比较,5、10和20μmol/L冬凌草甲素作用SKOV3细胞24h 后,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迁移率和侵袭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5、10和20μmol/L冬凌草甲素可升高E-cadherin 蛋白表达(P<0.05),降低Vimentin 表达(P<0.05)。与对照组比较,5、10和20 μmol/L冬凌草甲素可降低β-catenin、C-myc和Cyclin D1表达(P<0.05)。结论 冬凌草甲素具有抑制SKOV3细胞增殖、转移和侵袭能力的作用,该作用与其抑制Wnt/β-catenin 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6.
目的为获得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ra,Sj)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的部分或全长cDNA序列。同时验证用针对某一蛋白的抗体筛选表达文库是否可以得到相应蛋白对应的基因序列。方法采用兔抗鼠TGF—β1血清,对Sj尾蚴cDNA表达文库进行免疫学筛选,对阳性克隆进行PCR扩增后,将大于500bp的克隆进行复筛,对复筛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和生物信息学鉴定。结果对大约10^6个噬菌斑进行了初筛。共获得7个阳性克隆;经过PCR扩增后,其中有4个克隆大于500bp,复筛获得3个持续阳性克隆;对测序后的阳性克隆进行生物信息学鉴定,得到的三个克隆均与日本血吸虫辅酶Q10氧化还原酶(SjCHGC)基因具有高的同源性(Bhata分值都大于200)。结论SjCHGC蛋白与兔抗鼠TGF—β1抗体的反应为交叉反应,用抗某一蛋白的抗体筛选表达文库得到相应蛋白的基因序列的方法不一定可行。  相似文献   
87.
文江  翟秀岩 《解剖科学进展》2007,13(2):124-126,130
目的 探讨生殖致畸期宫内暴露尼古丁是否影响鼠胚神经管nestin和S—100g表达。方法 建立妊娠期宫内暴露尼古丁的大鼠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孕13d神经管顶板基板及16d鼠胚中缝组织分化程度的改变。结果 尼古丁组孕13d大鼠胚胎菱脑顶板未完全闭合,部分区域无神经上皮覆盖,nestin阳性神经上皮细胞数量明显比正常对照组少(P〈0.05),排列紊乱;孕16d鼠胚中缝处尼古丁组S-100β表达较对照组为弱(P〈0.05);神经上皮细胞排列不规则,核仁不清晰,胞质内可见空泡,细胞间隙增宽。结论生殖致畸期内暴露尼古丁影响神经管菱脑区顶板、基板神经组织正常发育,延迟神经管闭合;延迟孕16d鼠胚中缝处神经组织的完全闭合。  相似文献   
88.
实验应用分光光度计观察了体外培养基中细菌在CPT,CTZ,β—内酰胺酶以及酶抑制剂MCIPC单独和相互作用下的生长浊度变化。①分别单用CPT(10MIC)和CTZ(15MIC)均可溶解细菌;而当加入微量酶液则可明显拮抗。②上述实验系统中同时加用MCIPC(1/16MIC)则能翻转酶对CPT和CTZ溶菌作用的拮抗而出现溶菌。③但当CPT或CTZ分别与酶在菌液中孵育10分或30分钟后,再加用等量MCIPC时仅能翻转酶对第三代头孢菌素-CTZ的拮抗,重新再现溶菌作用,而此时对第一代头孢菌素—CPT的溶菌作用则不能再现。该实验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的非水解屏障耐药机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β -环连蛋白在肾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变化机制。方法 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RT -PCR等方法对本院收治的 2 6例肾癌患者手术标本进行了研究。结果  2 6例患者中有 2 5例癌组织中细胞胞浆内β 环连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内 ,而且肿瘤分期越高 ,癌细胞内β 环连蛋白的表达也越强 ,pT3和pT4期的肿瘤内的表达明显高于pT1和pT2期的肿瘤 ,P <0 .0 1,而其β -环连蛋白mRNA的表达水平并无明显变化。结论 细胞内 β -环连蛋白表达的增加与肾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而且可能是肾癌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0.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不同状态时外周淋巴细胞肾上腺素能受体 (βAR)及β2 ARmRNA水平的变化。方法 用放射配基结合受体分析法 ,放射免疫法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PT PCR)及原位杂交等方法测定哮喘患者不同状态下 β2 AR密度 ,β2 ARmRNA水平 ,血浆cAMP和cGMP水平。结果 缓解期哮喘患者外周淋巴细胞 βAR的密度较正常人明显升高 ,血浆cAMP水平无显著差异 ,而发作期哮喘患者βAR及血浆cAMP水平均较正常人明显降低 ;缓解期哮喘患者外周淋巴细胞β2 ARmRNA水平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结论 βAR数量、功能及其信使核糖核酸水平与哮喘不同发病状态有关 ,其改变仅为哮喘病程中伴随出现的变化 ,不是其发病的原发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