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34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388篇
耳鼻咽喉   166篇
儿科学   190篇
妇产科学   158篇
基础医学   2884篇
口腔科学   608篇
临床医学   1189篇
内科学   1507篇
皮肤病学   116篇
神经病学   626篇
特种医学   425篇
外科学   3343篇
综合类   1218篇
预防医学   268篇
眼科学   166篇
药学   692篇
  3篇
中国医学   167篇
肿瘤学   449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223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297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974篇
  2015年   579篇
  2014年   699篇
  2013年   694篇
  2012年   572篇
  2011年   756篇
  2010年   624篇
  2009年   756篇
  2008年   874篇
  2007年   848篇
  2006年   775篇
  2005年   736篇
  2004年   566篇
  2003年   504篇
  2002年   364篇
  2001年   302篇
  2000年   252篇
  1999年   200篇
  1998年   161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16篇
  1995年   130篇
  1994年   112篇
  1993年   80篇
  1992年   87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82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49篇
  1985年   64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32篇
  1982年   34篇
  1981年   29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25篇
  1977年   26篇
  1976年   29篇
  1973年   24篇
  1971年   2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Percutaneous intervention in saphenous vein grafts (SVG) carries a higher risk of distal embolization than intervention in a native vessel, and use of a distal protection device has been shown to improve the outcomes in SVG interventions. We describe an intervention done in an unexpected 'Y' SVG which required dual distal protection with Filterwires placed in both limbs of the diseased graft and which was performed via a 6 Fr guide catheter.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BMP7腺病毒基因转染对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的体外、体内的生物学功能影响.方法 抽取羊的骨髓,分离、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用重组骨形成蛋白7腺病毒(adenovirus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7;Adeno-BMP7)转染(M.O.I=100)70%~80%融合时的第二代细胞,三天后分别进行透射电镜观察、流式细胞仪检测、Western-blot、钙结节染色以及珊瑚和细胞复合物皮下回植.结果 在体外:细胞超微结构观察显示Adeno-BMP7基因转染后的BMSCs的物质合成代谢功能活跃;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Adeno-BMP7基因转染对BMSCs的细胞周期无明显影响;Western-blot检测证明转染Adeno-BMP7后的BMSCs有BMP7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染色表明转染Adeno-BMP7后的BMSCs可形成较大的钙结节.在体内:转染Adeno-BMP7的BMSCs可明显促进新骨的形成,与没转染Adeno-BMP7的BMSCs有差异.结论 Adeno-BMP7转染可促进BMSCs的体外成骨定向分化,Adeno-BMP7转染后的BMSCs具有更强的体内成骨能力.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离心力刺激对猪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体外成软骨分化的作用,以及对三维支架上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的影响,明确力学刺激与细胞分化及组织形成的关系,为体外软骨构建提供适当参数。方法抽取8周龄猪髂嵴骨髓,应用贴壁法分选单个核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后获得第2代BMSCs,以5.0×107/cm3的细胞密度接种到聚羟基乙酸(PGA)制成的圆柱形三维支架上,7d后分成4组,在不同的力学条件及诱导条件下培养。8周后取材,行相关检测。结果力学诱导组形成的组织呈白色,细腻光泽,形状规则,体积无明显改变,有良好的弹性和硬度,并具有典型的软骨陷窝结构和大量软骨特异性细胞外基质,Ⅱ型胶原及丰富的聚合蛋白多糖(GAG)成分。GAG含量为(6.0±1.2)mg/g,抗压强度为(2.2±0.8)kPa,弹性模量为(7.4±1.6)kPa。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其他各组。结论力学刺激有利于促进BMSCs成软骨分化,并在三维支架材料上构建组织工程化软骨。  相似文献   
24.
组织工程化表皮膜片构建及其在供皮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构建组织工程化表皮细胞膜片并应用于供皮区创面治疗。方法利用患者少量自体或同种异体正常皮肤分离、培养、扩增的表皮细胞,接种于壳聚糖明胶膜构建成表皮细胞膜片;将膜片移植于治疗组供皮区创面、适度加压,同时设立对照组:空白材料对照以及传统油纱布对照覆盖创面。于术后5~10d、30d、90d行大体观察、组织学检查、广谱角蛋白、外皮蛋白、层粘连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及Ⅰ、Ⅲ型胶原比值测定(偏光显微镜、RTPCR)。结果利用自体及异体表皮细胞和壳聚糖明胶膜能够构建出人表皮细胞膜片,应用于临床供皮区创面治疗15例,经过3个月随访,疗效肯定。移植膜片创面愈合时间(8.1±1.3)d,空白材料对照区为(16.2±3.8)d,空白油纱布对照区为(23.0±5.8)d。移植膜片存活良好,结构较完整、术后30d及90d观察:12例无明显增生,3例有轻度增生(20.0%),而空白油纱布对照区11例遗留增生性瘢痕(74.4%,χ2=8.127,P<0.01)。结论表皮细胞-壳聚糖明胶膜片能促进供皮区创面早期愈合并减少后期瘢痕增生,具有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5.
The implantation of chondrocytes, seeded on matrices such as hyaluronic acid or collagen membranes, is a method that is being widely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chondral defects.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distribution, viability and phenotype expression of the cells seeded on a collagen membrane just at the time of the implantation. Twelve patients who were suffering from articular cartilage lesions were treated by the MACI® procedure. The residual part of each membrane was tested by colorimetric assay (MTT) and histochem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analyses were carried out. In all of the samples a large number of viable cells, quite homogenously distributed, was detected. The cells expressed the markers of the differentiated hyaline chondrocytes. These data reassure in that the MACI procedure provides a suitable engineered tissue for cartilage repair, in line with the clinical evidences emerging in the literature.  相似文献   
26.
王金良  赵建宁 《中国骨伤》2007,20(10):726-728
支架材料的研究是组织工程的研究热点之一,软骨细胞复合培养给组织工程软骨的构建带来希望,单一的材料诸如胶原、透明质酸、壳聚糖、纤维蛋白凝胶等已经证明可以与软骨细胞复合培养,两种或者多种材料复合可以提高材料的性能,更好地用于组织工程软骨的构建,并满足软骨缺损修复的需要;同样,在无支架情况下应用软骨细胞聚集培养、沉淀培养的方法,可以构建组织工程软骨,并给软骨缺损的修复带来新希望,但目前的研究较少。两者是组织工程软骨构建的两个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制备的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在组织学方面的特性,为其修复皮肤缺损创面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高碘酸-希夫(PAS)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电镜,观察组织工程皮肤的组织学特征,包括表皮、真皮及两者的连接结构基底膜。结果制备的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表皮细胞增殖活跃,分层分化良好,厚约150μm,真皮层细胞生长正常,排列有序。PAS染色示真表皮间有均匀红染的条带出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Ⅳ型胶原、Ⅶ型胶原、层黏蛋白反应阳性,在电镜下可见角质形成细胞间大量桥粒,基底层内侧较多半桥粒,与机体皮肤结构相似。结论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组织结构良好,符合新型皮肤替代物在治疗皮肤缺损时的组织学要求。  相似文献   
28.
目的为规范各类颜面凹陷畸形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性建议。方法根据凹陷部位支撑组织的异常或被覆组织的异常情况。临床上将凹陷畸形分为三型:Ⅰ型为骨性凹陷畸形,包括先天性发育不良。后天性局部骨组织缺损、错位或塌陷;Ⅱ型为软组织凹陷畸形。包括局部软组织萎缩、缺损或黏连;Ⅲ型为复合性凹陷畸形。骨与软组织同时存在萎缩、缺损或较严重的塌陷。并依照此分型分别采用游离皮瓣、肌皮瓣或带蒂肌皮瓣填充法。局部组织瓣填充法。带蒂组织瓣加医用材料混合填充法,游离脂肪颗粒填充法。HA人工骨填充法。硅胶假体填充法。有机玻璃填充法,奥美定填充法。复杂凹陷畸形的综合治疗整复方法。为216例患者修复颜面凹陷畸形。结果随访216例患者6个月至5年,未发现严重并发症,外观效果满意。结论此颜面凹陷畸形的临床分型简单、合理。便于临床对颜面凹陷畸形的整复。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天然冰片在小鼠组织内的GC—MS测定法和组织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天然冰片在小鼠组织内含量测定的GC—MS法并进行组织分布研究,初步探索天然冰片的归经特征。方法:采用DB-5MS弹性毛细管色谱柱(0.25mm×30m×0.25μm);电子轰击(E1)电离方式,轰击能量为70eV,倍增电压1100V;选择性离子检测(SIM),天然冰片m/z95,内标萘m/z128;小鼠组织样品用生理盐水匀浆后,加入萘作为内标,用正己烷振荡萃取,取上清液进样测定。组织分布研究以天然冰片的CMC—Na溶液给小鼠灌胃,在不同时间点分批处死小鼠后取各组织样本,经处理后用GC—MS法测定组织中的天然冰片含量。结果:本研究建立的天然冰片GC—MS测定方法,在22ng·mL^-1 -22μg·mL^-1范围内响应信号(Y)与天然冰片浓度(X)呈良好线性关系,Y=0.000486X+0.00036,R^2=0.999(n=3),最低检测限为10ng·mL^-1,定量下限为22ng·mL^-1,日内精密度为3.72—6.11%,日间精密度为7.29~17.6%,相对回收率和提取回收率分别为85.95~107.93%和93.04~103.03%。组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天然冰片分布于大部分组织,单个组织内天然冰片浓度随时间延长呈现多峰现象;天然冰片在肝脏内含量最高,在心、脑、肾等重要组织内的含量也较高。结论:本研究建立的GC—MS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天然冰片在动物体内的定量分析;天然冰片在不同组织内的分布有明显差异,肝、肾、心、脑中分布含量较高;天然冰片的归经特征中有归心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MMP-9及TIMP-1在大鼠感染性脑水肿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大鼠急性感染性脑水肿模型中MMP-9及TIMP-1的表达情况及其比值变化。结果MMP-9及TIMP-1在LPS组各时间点表达均高于对照纽且各时间点MMP-9/TIMP-1比值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MMP-9及TIMP-1可能参与了感染性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