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1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6篇
中国医学   33篇
肿瘤学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曹岩  刘红  卢晟晔  杨春荣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8):2575-2578
目的:检测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肺炎患儿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a((Tumor necrosis fac-tor-a,TNF-a)、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浓度的变化,探讨其与临床表现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42例(实验组)肺炎支原体肺炎急性期患儿和34例(对照组)健康儿童血清中TNF-a、IL-6、IL-8和IL-10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TNF-a、IL-6、IL-8和IL-1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治疗后恢复期其浓度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有胸腔积液的患儿X线胸片检查出现肺部纤维化改变者,血清和胸水中TNF-a、IL-6、IL-8和IL-10浓度较肺部无纤维化改变者明显增高(P<0.01),胸片检查肺部无纤维化改变者,其血清与胸水中TNF-a、IL-8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NF-a、IL-6、IL-8和IL-10在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肺部有无纤维化形成关系十分密切,是肺炎支原体肺炎诊断的重要因素之一。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中TNF-a、IL-6、IL-8和IL-10浓度的变化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均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中国人群高尿酸血症患者TNF-a启动子区-308位点多态性、-23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HUA及其代谢表型的关联。方法 高尿酸血症患者188例,正常人51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检测TNF-a基因启动子区-308G/A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尿酸酶法测血尿酸,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快速血糖。比色法测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由选择性抑制法测定。上述化验均在血样提取后3h内完成。-20℃保存血样以便测定胰岛素浓度,免疫放射测定法测得胰岛素。随机选择高尿酸血症患者35例,正常人39例,同样方法检测TNF-a基因启动子区-238G/A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及各生化指标。结果 对两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发现,高尿酸血症组-308位点AA+GA分布频率(23.94%)明显高于对照组(11.76%)(P=0.0001);-238位点的GG和GA基因型分布频率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8)。同时,-308位点的GA+AA基因型组和GG型组相比,其中腰臀比、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尿酸、甘油三酯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0.01);-238位点的两组基因型间各检测指标差别均无意义。结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HUA个体中TNF-Ot启动子区-308A携带者的基因型与高尿酸血症及其代谢表型有关。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糖类抗原CA153(CA153)、唾液酸(SA)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含量.方法 应用放射免疫分析和分光光度计法对4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血清CA153、SA、TNF-a含量检测,并以35例正常女性作比较.结果 治疗前乳腺癌患者血清CAI53、SA、TNF-d水平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治疗后6个月则与正常人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清CAI53、SA、TNF-a含量的变化与该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CRP、IL-6、TNF-a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设立单纯糖尿病组(n=38)、早期糖尿病肾病组(n=37)、临床糖尿病肾病组(n=35)及对照组(非糖尿病组n=30),测定CRP、IL-6、TNF-a。结果糖尿病组较正常对照组CRP、IL-6、TNF-a明显升高(P<0.01)。早期糖尿病肾病组较单纯糖尿病组血浆CRP、IL-6和TNF-a升高(P<0.01);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RP、IL-6和TNF-a较单纯糖尿病组明显升高(P<0.01);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RP、IL-6和TNF-a较早期糖尿病肾病组升高(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是一种微炎症反应性疾病,炎症因子CRP、IL-6和TNF-a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NO、TNFa在感染性脑膜炎中的病理作用以及脑脊液TNFa对细菌性脑膜炎儿童的诊断意义。方法 :采用镉还原法测定NO代谢产物亚硝酸盐浓度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NFa水平 ,并与常规参数进行比较。结果 :细菌性脑膜炎 (化脑 1 1例 ,结脑 8例 ) ,CSF中NO(2 7 6 0、2 8 80umol/L)和TNFa(1 1 2 72、77、4 9ng/L)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 99、2 9 31 )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 ;病脑组 (2 80、31 2 7)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化脑组、结脑组NO与TNFa存在明显正相关 (r =0 72 ,r =0 6 9,P <0 0 1 ) ,TNFa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病脑组 (P <0 0 5 ) ,且明显高于同组CSF蛋白含量、糖含量的检出率 ,但与白细胞数之间无差异。结论 :NO和TNFa参与了细菌性脑膜炎的病理过程 ;CSF中TNFa可作为鉴别细菌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炎的指标 ;TNFa较常规参数蛋白含量、糖含量的敏感度更高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有效方法。方法:本研究首先通过基因重组和转染技术等建立了稳定表达人跨膜型和跨膜稳定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的细胞系,再将该细胞系与脑胶质瘤细胞混合种植于大鼠脑内,在动物脑胶质瘤模型基础上通过免疫组化等技术观察了TNF-α的表达对脑胶质瘤生长的影响。结果:TNF-α的基因表达可明显抑制大鼠脑内胶质瘤的生长。结论:该方法为脑胶质瘤的进一步基因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干扰素-a(IFN-a)、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a)单一、协同以及与化疗药物DDP的联合作用杀伤宫颈癌H e la细胞株的影响。方法:应用四M TT比色法检测与化疗药物DDP单独或联合应用组及药物作用的12h与24h的光密度值(OD),计算杀伤率。台盼蓝拒染计算杀伤率对照。结果:单独应用三种细胞因子时,IFN-a、TNF-a对宫颈癌H e la有细胞毒作用。IFN-a、IL-2、TNF-a联合作用具有协同作用,均与单一应用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细胞因子均可以增强顺铂(DDP)的抑瘤作用并与其作用的先后及时间具有依赖关系。结论:M TT比色法为临床肿瘤化疗的药物敏感性检测提供了简便、快速的方法。不同类型的肿瘤有着不同的药敏谱。干扰素-a(IFN-a)、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2(IL-2)与DDP联合具有协同作用,为宫颈癌病人化疗提供了理想的参考方案。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醋酸涂抹型胃溃疡热证模型的形成机制及寒性方剂大黄黄连泻心汤对胃溃疡热证模型的基本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热因素结合醋酸涂抹模型建立大鼠胃溃疡热证模型,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黄黄连泻心汤对受试大鼠血清TNF-α、IL-8含量的影响。结果热醋、热假组大鼠血清TNF-α、IL-8的含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大黄黄连泻心汤可显著降低热性溃疡组大鼠血清TNF-α、IL-8的含量(P<0.01)。结论寒性方剂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醋酸涂抹型溃疡热证的作用机制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IL-8、TNF-a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79.
目的观察Wistar大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脑组织中核转录因子-KBp65(NF-KBp65)、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表达情况,用雷公藤多甙(TWP)进行干预,探讨TWP对EAE的防治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建立Wistar大鼠EAE模型,并选用TWP、泼尼松(PRD)干预治疗。6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5只,EAE组、TWPI组(EAE+TWP10mg·kg-1·d-1)、TWPII组(EAE+TWP30mg·kg-1·d-1)和PRD组(EAE+PRD5mg·kg-1·d-1)各15只。观察各组大鼠发病情况并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大鼠脑和脊髓腰膨大段组织切片:苏木素一伊红(HE)染色+罗克沙尔坚牢蓝(LFB)髓鞘染色,光镜下进行炎性病灶计数,并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内NF—KBp65、TNF-a的表达。结果EAE组及干预组大鼠脑组织内NF—KBp65、TNF—a表达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升高,随病情缓解而降低。与EAE组比较,干预组大鼠发病率减低,潜伏期延长,神经功能评分及体重损失明显降低,脑组织炎性病灶数明显减少;同时脑组织NF—xBp65和TNF—a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TWP大剂量组与PRD治疗效果相当,且优于TWP小剂量组。结论NF—KBp65、TNF—a过表达可能参与EAE发生及进展;TWP有明显防治大鼠EAE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呈剂量相关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F—KBp65、TNF—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0.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白介素(IL)-6的影响。方法:60名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在给予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20mg,每晚1次,共3个月;治疗前后记录TNFa、IL-6、空腹血糖(FBG)及血脂。对照组在给予控制血糖等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10mg,每晚1次,共3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及血脂改善无统计学差别,血清TNF-a及IL-6水平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结论:阿托伐他汀钙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NF-a、IL-6水平,表明其可能通过抗炎对2型糖尿病起到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