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516篇
  免费   19251篇
  国内免费   10164篇
耳鼻咽喉   4936篇
儿科学   10326篇
妇产科学   3861篇
基础医学   27240篇
口腔科学   12546篇
临床医学   37522篇
内科学   51432篇
皮肤病学   3642篇
神经病学   16252篇
特种医学   17310篇
外国民族医学   46篇
外科学   67256篇
综合类   37570篇
现状与发展   36篇
预防医学   20027篇
眼科学   5390篇
药学   29925篇
  160篇
中国医学   7177篇
肿瘤学   15277篇
  2023年   3500篇
  2022年   7788篇
  2021年   14372篇
  2020年   9292篇
  2019年   14640篇
  2018年   9441篇
  2017年   8472篇
  2016年   10550篇
  2015年   13802篇
  2014年   24884篇
  2013年   23772篇
  2012年   25324篇
  2011年   23355篇
  2010年   21137篇
  2009年   20232篇
  2008年   18640篇
  2007年   18691篇
  2006年   16231篇
  2005年   12289篇
  2004年   8061篇
  2003年   6816篇
  2002年   5540篇
  2001年   4631篇
  2000年   3856篇
  1999年   2823篇
  1998年   2907篇
  1997年   2707篇
  1996年   2334篇
  1995年   2075篇
  1994年   1983篇
  1993年   1530篇
  1992年   1761篇
  1991年   1488篇
  1990年   1489篇
  1989年   1397篇
  1988年   1324篇
  1987年   1146篇
  1986年   964篇
  1985年   1983篇
  1984年   2100篇
  1983年   1555篇
  1982年   1648篇
  1981年   1576篇
  1980年   1390篇
  1979年   1199篇
  1978年   985篇
  1977年   923篇
  1976年   806篇
  1975年   541篇
  1974年   5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颈椎病伴椎管狭窄患者再手术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病伴椎管狭窄患者再手术的原因、手术方式及其相关问题。方法:我院2002年7月~2003年12月对40例颈椎病伴椎管狭窄术后疗效不佳或症状复发的患者进行了后路多节段(5个或以上)减压手术。根据其手术治疗方式及影像学资料分析再手术原因,并进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经前路手术者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1)伴有多节段颈椎管狭窄因素时,只选择部分压迫重的节段行减压融合15例;(2)经前路多节段(≥3个节段)减压融合后,相邻节段继续退变,出现新的脊髓压迫表现及椎间不稳定9例;(3)伴有OPLL时,行部分节段前路减压融合后,病变呈进展表现,产生或加重对脊髓的压迫8例。经后路手术者再手术的原因为:(1)后路减压节段不够5例(包括1例前后路联合手术者);(2)后路减压不充分3例。再手术后随访1.3~2.7年,平均2.1年,所有患者脊髓功能获得一定的提高,JOA评分改善率为51.3%。结论:颈椎病伴椎管狭窄病例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椎管狭窄因素仍然存在,经后路多节段(5个或以上)减压手术治疗可彻底去除颈椎管狭窄因素,有效解除脊髓前、后方所受的压迫,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92.
镍钛记忆合金腕骨四角融合器的研制及生物力学测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一种新的用于四角融合的内固定器械和方法.方法根据国人头状骨、月骨、三角骨和钩骨的测量数据及解剖特点,采用镍钛记忆合金制作腕骨四角融合器(NiTi shape memory alloyfour-corner arthrodesis concentrator,NT-FCAC);取32侧成人头状骨、月骨、三角骨和钩骨标本,分别采用NT-FCAC和克氏针固定,体外模拟四角融合术,用858型双轴液压材料测试系统(858-MTS)测试其固定强度;2件NT-FCAC施加20~200N循环拉伸载荷(1Hz),观察NT-FCAC的形变情况;分析试验结果,评价NT-FCAC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NT-FCAC固定臂产生的回复力可将头状骨、月骨、三角骨和钩骨聚合于一体,体部可遮挡植入上述4处腕骨间关节间隙的松质骨,防止其滑脱;NT-FCAC组固定强度大于克氏针组(P<0.05);2件NT-FCAC发生形变达到6%时,施加的载荷次数分别为4 239次和4068次.结论NT-FCAC的设计符合头状骨、月骨、三角骨和钩骨的解剖特点,其固定强度可满足四角融合术后不需外固定、早期功能锻炼的生物力学要求,疲劳强度可满足四角融合术后达骨性愈合的需要.  相似文献   
993.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骨胶原的变化及其与骨生物力学相关性。[方法]7个月龄未交配雌性SD大鼠30只,随机平分为:OVX组(卵巢切除组)和Sham组(假手术组,未切除卵巢)。术后12周处死大鼠,行第L5压缩力学实验,并测定L5羟脯氨酸(HYP)含量,同时应用m asson三色法行L5切片染色,光镜下观察胶原纤维形态学的改变。[结果]卵巢切除12周后,Sham组HYP含量(0.197±0.035)mg/g,镜下见胶原纤维排列规则,走向清晰连续性好,胶原纤维粗壮,呈致密板层样。OVX组大鼠L5HYP含量为(0.182±0.022)mg/g,镜下见胶原纤维排列稀疏紊乱,变细甚至断裂溶解,连续性差。两组HYP含量相比P<0.05。OVX组HYP变化与L5弹性模量、抗压强度及最大压缩力变化有直线相关性。[结论]卵巢切除致骨质疏松,骨胶原含量减少和质量下降。骨胶原含量下降与骨生物力学强度降低有直线相关性。骨质疏松骨折与骨胶原含量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994.
目的:观察重型肝病患者血清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诱导分化作用,探讨人MSCs分离培养、体外扩增的条件和方法。方法:从肋骨分离、培养人骨髓MSCs、体外扩增培养、鉴定,并采用重型肝病患者血清诱导培养,分别在诱导培养0、7、14、21、28天时留取细胞,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肝特异性标志物(AFP、Alb、CK-18)、用PAS进行糖原染色实验。结果:诱导后5天、MSCs表现为肝细胞样细胞,随着诱导培养时间的延长,肝特异性标志物逐渐出现和成熟。AFP在7天时表达水平最高,培养14、21、28天时表达逐渐减弱;Alb、CK- 18和糖原随着诱导时间的延长,表达逐渐增强。结论:密度梯度离心,贴壁培养和消化时间控制相结合,是一种较为有效的分离纯化方法。重型肝病患者血清能诱导骨髓MSCs表达肝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  相似文献   
995.
Statin, a 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 was shown to increase BMP-2 gene expression for bone formation, by blocking the mevalonate pathway in cholesterol production. We investigated the effect of naringin, a flavonoid available commonly in citrus fruits, which was also a HMG-CoA reductase inhibitor, in UMR 106 osteoblastic cell line in vitro. The control group consisted of cells cultured without any intervention for different time intervals (24 h, 48 h, and 72 h), whereas the experimental (naringin) group consisted of cells cultured with naringin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0.001 micromol/L, 0.01 micromol/L, and 0.1 micromol/L) for the same time intervals of the control. Colorimetric Tetrazolium (MTT) assay, total protein content assay, and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were used to measure the cellular activities. Results for the naringin group showed an increase in MTT assay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and the effect was dose dependent. At high concentration (0.1 micromol), the increases ranged from 60% to 80%. In the total protein content assay, naringin also showed an increase compared with control and the effect was also dose dependent. At high concentration (0.1 micromol), the increases ranged from 9% to 20%. In the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assay, naringin at high concentration (0.1 micromol)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activity up to 20%. In conclusion, naringin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one cell activities in vitro. This is the first study specifically attempted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aringin on bone cell activities. Besides statin, this provided another example of mevalonate pathway blockage in the cholesterol production pathway by HMG-CoA reductase inhibition will increase the bone cell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996.
胫骨平台解剖型钢板的结构特点及临床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结构特点。方法2001年1月-2003年12月,应用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34例,其中男20例,女14例;年龄23~54岁,平均38.7岁。结果3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8个月,平均19个月。术后1个月膝关节屈曲70°~120°,平均90.2°;术后3个月膝关节屈曲90°~135°,平均110.3°;术后半年膝关节屈曲100°~135°,平均125.0°。按Merchant评分,终末随访时优18例,良12例,可4例。术后无切口皮肤坏死、感染和钢板松动及断裂。结论解剖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满意,其三维结构符合胫骨平台解剖特点,可以提供持续坚强的固定,有利术后膝关节早期活动,骨折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RNA干扰(RNAi)技术阻断B7/CD28共刺激通路对小鼠异体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经体外转录合成针对CD80 mRNA和CD86 mRNA序列特异性小片段干扰RNA(siRNA),转染供者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流式细胞仪检测DC转染CD80siRNA、CD86siRNA前后CD80 mRNA和CD86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细胞表面CD80及CD86的表达情况。在小鼠异位心脏移植前7d,经静脉给受者输注经siRNA干扰后的DC(干扰DC组),同时设立同种异体对照组、环孢素A(CsA)治疗组(术后皮下注射CsA 5mg/d)、同系移植对照组和未干扰DC组(移植前输注未转染DC),观察各组移植心脏的存活时间,对移植物的排斥反应进行病理分级,并测定移植物组织中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及IL-10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siRNA转染DC后,其CD80 mRNA及CD86 mRNA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CD80、CD86的阳性率分别由84%和67%下降至35%和30%。与同种异体对照组和未干扰DC组比较,干扰DC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明显延长(P〈0.01),组织排斥反应病理分级显著降低(P〈0.01),移植心脏组织中IL-2 mRNA和IFN-γ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IL-10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结论利用RNAi敲减供者骨髓来源的DC表面B7分子的表达,以阻断BT/CD28共刺激通路,具有抑制小鼠心脏移植排斥反应的作用,其机理可能是通过诱导T淋巴细胞无能并使T辅助细胞分化向Tn2型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998.
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分析计算机导航辅助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定位与软组织平衡的辅助检测作用,与传统手术进行疗效差异的比较,探讨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的安全性、可靠性及其优势与不足。方法自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行计算机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18例22膝(导航组),男7例8膝,女11例14膝;年龄35~74岁,平均67岁。导航组采用计算机辅助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从2003年10月至2004年10月用传统手术的52例中随机抽取17例22膝(非导航组),男5例6膝,女12例16膝;年龄56~78岁,平均65岁。非导航组采用髓内定位杆(股骨)、髓外定位杆(胫骨)定位,常规手术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全部44膝均为初次置换,两组患者的原始疾病、年龄、HSS评分行配对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的力线、软组织平衡、并发症、出血量、手术时间及随访情况,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全部病例随访3~12个月,平均10个月。导航组力线误差大多在2°~3°,非导航组3°~6°。软组织平衡角度变量导航组大多在2°以内,非导航组2°~4°;软组织平衡分离变量导航组大多在2~4mm,非导航组5~7mm。导航组出血量大多在550~700ml,非导航组700~900ml;导航组手术时间大多在75~100min,非导航组45~60min。经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两组在术后力线、软组织平衡角度变量和分离变量、出血量、手术时间,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导航辅助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使假体的植入位置更为准确,术后下肢力线和软组织平衡更佳,并能减少出血量,早期疗效满意,但延长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999.
795例肺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月我院肺癌手术795例,其中全肺切除术176例,肺叶切除术509例,楔型切除术110例。术后发生心律失常273例,应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可能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心律失常总发生率为34.3%(273/79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吸烟史、心律失常史、全肺切除、术中心包损伤、术后肺不张是术后心律失常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术后镇痛是保护因素(P=0.017)。结论心脏的储备功能降低、对手术损伤及缺氧的耐受力降低是导致术后心律失常的原因,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应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影响及与焦虑行为的关系。方法将38只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精神应激组(30只)和对照组(8只)。对应激组采用限制应激和饮水冲突应激,持续2个月;分别于应激前、应激后1,2个月用空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焦虑水平,计算出中央格爬行次数、外周格爬行次数、开放臂进入次数及停留时间、闭合臂进入次数及停留时间。以免疫组化方法测定主动脉血管局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并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主动脉结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应激1个月后,应激组大鼠在开放臂的次数和时间、闭合臂的次数少(P<0·05),闭合臂的时间多(均P<0·01);应激2个月后,应激组大鼠在外周格爬行的个数和闭合臂时间多(P<0·01),开放臂时间少(P<0·01)。(2)应激组大鼠主动脉失去原有的正常结构,中层血管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数目增多。(3)应激组大鼠血管壁PCNA表达的阳性细胞数为(16485±10694)个/MM2,对照组大鼠为(4012±2256)个/MM2,T=4·359,P<0·01。(4)中度焦虑组大鼠PCNA表达与大鼠焦虑呈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为0·718,P=0·004)。结论大鼠中度焦虑时,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率与焦虑情绪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