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骨质疏松性骨折系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受到轻微外力或通常不会引起骨折的外力时发生的骨折,亦称脆性骨折(fragility fracture)。"通常不会引起骨折的外力"指在人体站立高度或低于站立高度跌倒时所产生的冲击[1-2]。围手术期是指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括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此手术相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及4种中文主要骨科杂志。收集PFNA与DHS比较治疗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或半随机对照研究,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统计软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结果PFNA与DHS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系统评价共纳入了6个随机对照试验,1个半随机对照试验。其中1个研究方法质量学为A级,4个B级,1个c级。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与DHS固定比较,PFNA固定能减少术中出血,并能缩短住院时间,但是PFNA与DHS两种固定方式在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股骨骨折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内翻及内固定的移位、切出或断裂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尚不能判定PFNA与DHS两种固定方法在平均手术时间方面是否具有差异。结论与DHS固定比较,PFNA固定能减少术中出血,并能缩短住院时间,但尚不能判定PFNA与DHS两种固定方法在平均手术时间方面是否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脉冲电刺激对大鼠脊髓损伤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疗效的影响. 方法 选用60只雄性SD大鼠.数控脊髓损伤打击器制备脊髓损伤模型.脊髓损伤7d后,从大鼠自身股骨上采集并标记MSCs.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MSCs移植组(A组)、电刺激组(B组)、电刺激联合MSCs移植组(C组)和PBS对照组(D组).应用BBB评分法和体感诱发电位(SEP)在脊髓损伤前后定期进行功能评定;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检测脊髓的修复情况;免疫组化观察Brdu标记的移植MSCs的存活情况. 结果 术后4周,BBB评分C组与其他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高于D组(P<0.01),提示肢体功能恢复显著.移植后第8周,SEP检测C组潜伏期及波幅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C组神经功能恢复较快,DTI成像在移植后第8周也有明显修复.免疫组化显示术后8周C组脊髓损伤部位有大量Brdu标记的MSCs细胞,其阳性细胞数量和比率明显增加. 结论 电刺激疗法能够显著提高脊髓损伤后移植MSCs的存活能力及其联合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切口的最佳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肘内侧切口或辅助肘外侧小切口(双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5例,从临床功能、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美容等方面进行评定.[结果]18例单纯内侧切口病例穿短袖上衣看不到切口瘢痕.肘关节功能评价优21例,良4例,优良率100%.[结论]肘内侧切口或辅助肘外侧小切口(双切口)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显露充分、并发症少、美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水平的下降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目前应用基因技术是骨质疏松等骨代谢疾病治疗的发展方向,但病毒载体可能引起严重免疫反应,质粒重组体pEGFP-N1-IGF-1活体转染骨质疏松大鼠可能成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目的:观察质粒重组体pEGFP-N1-IGF-1转染骨质疏松大鼠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表达.方法: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pEGFP-N1组和pEGFP-N1-IGF-1组.后2组予双侧卵巢切除.术后12周,3组依次给予生理盐水、pEGFP-N1载体和质粒重组体pEGFP-N1-IGF-1分别复合脂质体转染.转染后48 h荧光活体成像及肝脏切片观察,定期测定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质量浓度.结果与结论:转染后pEGFP-N1组和pEGFP-N1-IGF-1组大鼠均可见全身大部出现明显荧光表达,以肝脏及尾部为著,肝脏切片镜下观察可见明显荧光表达.去卵巢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质量浓度显著降低(P<0.05);pEGFP-N1-IGF-1转染使去卵巢大鼠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质量浓度明显升高(P<0.05),而后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P<0.05).结果证明质粒重组体pEGFP-N1-IGF-1能够在骨质疏松大鼠体内成功转染并表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蛋白,为应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基因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7.
陈允震 《山东医药》2002,42(15):59-59
锁骨骨折为常见骨折,但锁骨外端骨折并锁骨移位者较少见.常规治疗因制动时间长,常影响肩关节功能.2000年7月至2001年10月,我们应用锁骨钩内固定术治疗该类患者6例,取得很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脊髓电刺激对大鼠坐骨神经切断后背根神经节(DRG)神经元和脊髓神经元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n=15)和对照组(n=15);实验组行脊髓电刺激,对照组行假治疗.观察不同时期两组大鼠DRG神经元和脊髓神经元计数和超微结构;测定再生神经纤维髓鞘厚度及传导速度(NCV).结果 术后1、4、8周,实验组DRG神经元计数为15.74±1.47、14.17±1.20、13.33±0.47;对照组为10.99±1.38、10.33±0.78、9.20±0.5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脊髓神经元计数为17.16±0.50、15.86±1.27、11.55±0.95;对照组为12.16±0.92、10.27±0.44、9.24±0.78,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脊髓电刺激对周围神经损伤后DRG神经元和脊髓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生物力学变化,分析骨有机质-骨胶原含量及形态学变化对其改变的意义。   方法 取7月龄未交配雌性SD大鼠45只,随机分为3组:A组为假手术对照组,B组为去卵巢组,C组为去卵巢+降钙素治疗组。骨质疏松模型完成后,分别给予干预,20周后处死大鼠,取大鼠股骨,应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进行股骨生物力学检测及股骨粗隆部位骨密度测定;HE染色观察骨小梁,用Masson三色染色法显微镜观察骨胶原形态。用SAS 9.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去卵巢大鼠术后20周A、B、C 3组股骨粗隆骨密度值分别为(0.264±0.004)、(0.179±0.004)、(0.249±0.005)g/cm2。羟脯氨酸含量A、B、C组分别为(0.227±〖JP〗0.046)、(0.194±0.032)、(0.217±0.044)mg/kg。3组在骨密度、骨生物力学测量以及羟脯氨酸的含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羟脯氨酸含量与骨密度及骨生物力学参数呈正相关。 结论  骨质疏松大鼠骨胶原含量及质量、股骨生物力学改变明显。骨胶原的变化是骨质疏松大鼠股骨生物力学改变的主要原因,通过提高骨胶原的含量及质量来改善骨质的生物力学性能,可有效降低骨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应用新的颈椎斜位X线片测量方法测量颈神经根管矢状径、动态颈神经根管矢状径率 ,确定诊断神经根管狭窄敏感指标。方法 取 2 0 0名不同年龄段的成人摄取颈椎动态斜位X线片 (斜位、过伸斜位、过屈斜位 ) ,测量动态神经根管的矢状径 (a )、椎体斜位矢状径 (b )、计算颈神经根管率 (a/b )。分年龄、性别及组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同一节段不同年龄、不同性别颈神经根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不同组别动态颈神经根管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结论 ①动态神经根管率是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和敏感指标。②颈椎动态神经根管率 95 %理想值范围底限为 0 .30。颈椎动态神经根管率≤ 0 .30时应考虑颈神经根管狭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