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34篇
  免费   2970篇
  国内免费   1372篇
耳鼻咽喉   383篇
儿科学   682篇
妇产科学   214篇
基础医学   3151篇
口腔科学   1301篇
临床医学   5070篇
内科学   3691篇
皮肤病学   248篇
神经病学   2455篇
特种医学   868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7篇
外科学   7071篇
综合类   9533篇
预防医学   2595篇
眼科学   239篇
药学   3131篇
  47篇
中国医学   1896篇
肿瘤学   2663篇
  2024年   88篇
  2023年   592篇
  2022年   1120篇
  2021年   1730篇
  2020年   1729篇
  2019年   1537篇
  2018年   1629篇
  2017年   1762篇
  2016年   1767篇
  2015年   1640篇
  2014年   3380篇
  2013年   2954篇
  2012年   2990篇
  2011年   3409篇
  2010年   2967篇
  2009年   2932篇
  2008年   2636篇
  2007年   2606篇
  2006年   2239篇
  2005年   1807篇
  2004年   1481篇
  2003年   1470篇
  2002年   1312篇
  2001年   1053篇
  2000年   873篇
  1999年   702篇
  1998年   566篇
  1997年   549篇
  1996年   440篇
  1995年   444篇
  1994年   394篇
  1993年   260篇
  1992年   231篇
  1991年   205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123篇
  1987年   123篇
  1986年   113篇
  1985年   172篇
  1984年   168篇
  1983年   82篇
  1982年   124篇
  1981年   122篇
  1980年   84篇
  1979年   68篇
  1978年   36篇
  1977年   34篇
  1976年   10篇
  1973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CT定位下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肺肿瘤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引导下集束电极射频治疗肺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1999年以来在cT定位引导下。采用WE7568集束电极射频肿瘤消融仪。用集束电极经皮穿刺到肺内肿瘤进行射频消融治疗,每针次温度75~95℃左右维持10min或15min.结果78例病人经CT引导行射频消融80例次,绝大多数病灶(77.4%)复查CT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或CT值下降30~37,疼痛等症状明显缓解。无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CT定位下经皮集束电极射频消融对肺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明显,对晚期肺癌、多发性肺转移瘤及不能耐受手术者,可作为综合治疗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2.
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人工骨植入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胸腰椎爆裂骨折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8~61岁,平均47.5岁;受伤时间4~12d;术前Frankel分级:C级1例,D级3例,E级8例;受伤椎体:T112例,T122例,L15例,L23例;术前后突角11°~35°,平均24°;术前椎管占位率39%~85%,平均64.5%;术前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平均为正常的47%。行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后,人工骨经伤椎椎弓根植入椎体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3~19个月,平均13个月。脊柱后突角平均恢复20°,椎体高度平均恢复96%,椎管占位率平均恢复至7%。2例人工骨椎体内充填不足;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椎体高度变低及生理弧度丢失。神经功能恢复:1例术前Frankel分级C级及2例D级患者术后均恢复至E级。结论:经椎弓根人工骨植入椎体成形术重建了椎体高度,增加了脊椎前柱的抗压稳定性,使患者能早期活动,减少内固定物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松动、椎体再压缩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3.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颅脑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多层螺旋CT的推广使用,使以脑血流动力学研究为目的的多层螺旋CT脑灌注成像(MSCT perfusion imaging)逐渐变为现实,为综合应用CT扫描技术提供了条件,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极具潜力的、适用面广的影像检查新技术。一、CT脑灌注成像理论基础1.脑灌注成像理论的形成:在198  相似文献   
64.
目的:分析胰腺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螺旋CT多期扫描的表现,提高CT对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诊断的正确性。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无功能性内分泌肿瘤的薄层螺旋CT多期扫描资料。螺旋CT采用常规平扫和薄层三期动态增强扫描即动脉期、门脉期和延迟期,三期扫描延迟时间分别为25s,70s和120s。结果:25例患者共检出26个病灶,位于胰头部10个病灶,胰颈部5个病灶,胰体部3个病灶,体尾部4个病灶,胰尾部4个病灶,其中1例同时有两个病灶分别位于胰头和体尾部。肿瘤平均大小为4.0cm。14个病灶呈等密度;12个病灶呈略低密度,密度不均匀,其中可见更低密度灶;其中5个病灶内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动脉期共18个病灶明显强化,其中6个病灶均匀强化,12个病灶不均匀强化,6病灶呈中等程度强化,2个病灶动脉期轻度强化。3例肿瘤位于胰头者,2例出现了胆道和胰管扩张,胰体尾部萎缩,另1例仅出现胰管轻度扩张,1例肿瘤位于体部者出现远端胰管扩张伴实质萎缩。25例患者8例出现多发肝富血供转移灶,其中1例患者同时出现肺和脊柱的多发转移,无胰周及后腹膜淋巴结转移;3例出现肿瘤邻近血管的侵犯,其余为邻近血管推移受压改变。结论:无功能性胰腺内分泌肿瘤多较大,富血供,常见钙化,较少出现周围血管及胰胆管直接侵犯,较少出现后腹膜淋巴结转移及神经丛侵犯,根据有无肝脏及其他脏器转移、淋巴结转移及周围血管侵犯,进一步提示肿瘤的良恶性。  相似文献   
65.
先天性颈椎2-3融合的形态特点与内固定技术解剖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先天性颈椎2-3(C2-3)融合的形态特点,为外科内固定技术的解剖学适用性提供依据.方法 17例先天性C2-3融合连续病例,经螺旋CT扫描后,三维重建C2-3结构,分析其形态特点,测量C2关节间部和C3椎弓根大小,评估螺钉置入的可行性.结果 典型的先天性C2-3融合的典型特征为椎体、椎板、棘突、关节突完全融合,而横突和椎弓根未融合;不完全的椎体、椎板、棘突和关节突融合可见于少数病例.本组17例,不适合3.5 mm螺钉置入者分别见于1例两侧C2关节间部狭窄;3例两侧C3椎弓根狭窄;4例一侧C2关切节间部狭窄;7例一侧C3椎弓根狭窄.结论 尽管先天性C2-3融合解剖形态与正常C2-3结构相异甚大,多数病例应用螺钉内固定技术仍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螺旋CT动脉期、门脉期及病灶延迟期扫描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以进一步选择理想的扫描时期和方案。方法:对48例肝细胞性肝癌患者行平扫及增强扫描,造影剂注射速率为3ml/s,然后开始动脉期、门脉期及病灶延迟期扫描。统计各期的病灶检出数,观察病灶在不同时期的特征。结果:动脉期、门脉期及病灶延迟期的病灶检出率分别为91.9%、76.9%、78.8%,动脉期和门脉期、病灶延迟期之间均有显著差异,而门脉期和病灶延迟期之间无差异。结论:在肝癌的检出方面动脉期价值最大,而门脉期和延迟期之间无差异。双期扫描(动脉期加门脉期)可作为肝癌CT诊断的常规技术,对不典型病例,病灶延迟期很有必要,有助于病灶的定性。  相似文献   
67.
Precise and limited decompression for lumbar spinal stenosi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ummary Fifty-eight consecutive patients with lumbosacral nerve root entrapment due to spinal stenosis were treated with modified microsurgical decompression. Only the clinically relevant sides and levels were decompressed while the spinous processes, the interspinous ligaments, the medial portion of ligamentum flavum and the functionally important parts of the facet joints were preserved. The reviewers rated recovery as good or excellent in 71% of patients while patient self-assessment indicated 76% good or excellent outcome. These data suggest that microsurgical decompression of spondyloarthritic changes can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signs and symptoms of nerve root compression and that with careful evaluation of all available data the number of nerve roots requiring decomperession is often fewer than what is suggested by diagnositic images alone.  相似文献   
68.
Enhanced and non-enhanced computed tomography (CT) brain scans were performed within 72 h of surgery on 21 children in whom brain tumors had been resected totally or subtotally, and scans were repeated at varying intervals thereafter. Biopsies of the resection margins were performed in 12 patients at the end of the surgical procedure. The immediate CT scan showed enhancement in the resection margin in 13 of the 21 patients and in 9 of the 13, the enhancement disappeared on follow-up scans. There was discordance between the results of immediate CT scan examination and the biopsies of the resection margins in 7 of the 12 ca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an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scan versus a more delayed CT scan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69.
正常小肠螺旋CT三期扫描技术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正常小肠螺旋CT三期扫描技术和方法的最佳合理配伍关系。方法 80例正常小肠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按两种配对参数各自进行螺旋CT三期扫描 ,通过双盲法分别选择确定两组显示良好影像质量小肠CT片 ,其中甲组 36例 ,乙组2 5例 ,两组经X2 检验 ,其P 相似文献   
70.
我院自 1997~ 2 0 0 1年以来 ,CT扫描诊断检查重症颅脑外伤 (GCS评分 3~ 8分 ) 16 4例 ,其中 16 1例平稳度过扫描期 ,3例因伤势严重在扫描过程中呼吸心跳停止 ,经抢救无效死亡。1 临床资料   16 4例重症颅脑损伤中 ,单纯颅内血肿 6 3例占 38% ;血肿伴脑挫裂伤 38例占 2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