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1篇
  免费   144篇
  国内免费   124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16篇
妇产科学   34篇
基础医学   312篇
口腔科学   37篇
临床医学   235篇
内科学   192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58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457篇
预防医学   244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91篇
  1篇
中国医学   133篇
肿瘤学   17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25篇
  2012年   152篇
  2011年   167篇
  2010年   118篇
  2009年   146篇
  2008年   152篇
  2007年   175篇
  2006年   134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DNA芯片技术在微生物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NA微点阵 (DNA芯片 )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分析、比较基因组学、DNA序列变异分析和基因分型等多方面的研究。随着越来越多的微生物种类完成全基因组测序 ,在微生物生理、致病机制、流行病学、生态学、系统发育学、途径工程、发酵最优化等研究领域中 ,DNA微点阵技术必将成为一个常用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992.
在基因芯片应用中 ,由于图像中待分析点的不规则分布 ,使得系统难以有效地对其进行识别 ,本研究用增加对比度、自适应阈值、二值化、稀疏分布模板搜寻等多种图像处理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识别 ,并且通过VB编程实现 ,达到了快速、准确地识别各种基因芯片图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3.
生物芯片技术在临床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芯片技术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通量、快速和高度并行性、微量化和自动化等特点的分析技术。目前已成为研究生命本质及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重要手段。本文对生物芯片技术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基本原理及其在部分疾病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4.
目的:应用寡核苷酸基因芯片技术,研究家族聚集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谱。方法:在一聚集性HBV感染家族中,选取患者5例和患者的正常配偶4例,提取PBMC中的RNA,与涵盖2.2万个EST的寡核苷酸表达谱基因芯片U133A2.0杂交,通过Affymetrix扫描仪和DNT分析软件比较患病组与对照组PBMC免疫相关基因的的表达谱,获得基因的相对表达比值。结果:在2.2万个EST中,初筛出24个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7个基因表达上调,17个表达下调。上调的主要是与适应性免疫相关的基因,下调的主要是与固有免疫相关的基因。结论:宿主感染HBV后,可改变其免疫基因表达,固有免疫功能的障碍可能是HBV感染慢性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5.
This study evaluated healing of equine metatarsal osteotomies and ostectomies in response to percutaneous injection of adenoviral (Ad)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2, Ad‐BMP‐6, or beta‐galactosidase protein vector control (Ad‐LacZ) administered 14 days after surgery. Radiographic and quantitative computed tomographic assessment of bone formation indicated greater and earlier mineralized callus in both the osteotomies and ostectomies of the metatarsi injected with Ad‐BMP‐2 or Ad‐BMP‐6. Peak torque to failure and torsional stiffness were greater in osteotomies treated with Ad‐BMP‐2 than Ad‐BMP‐6, and both Ad‐BMP‐2‐ and Ad‐BMP‐6‐treated osteotomies were greater than Ad‐LacZ or untreated osteotomies. Gene expression of ostectomy mineralized callus 8 weeks after surgery indicated upregulation of genes related to osteogenesis compared to intact metatarsal bone. Expression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1, cathepsin H, and gelsolin‐like capping protein were greater in Ad‐BMP‐2‐ and Ad‐BMP‐6‐treated callus compared to Ad‐LacZ‐treated or untreated callus. Evidence of tissue biodistribution of adenovirus in distant organs was not identified by quantitative PCR, despite increased serum antiadenoviral vector antibody.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a greater relative potency of Ad‐BMP‐2 over Ad‐BMP‐6 in accelerating osteotomy healing when administered in this regimen, although both genes were effective at increasing bone at both osteotomy and ostectomy sites. © 2008 Orthopaedic Society. Published by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Orthop Res 26:764–771, 2008  相似文献   
996.
周期性牵张应力对人成骨细胞基因表达谱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裘军  李永明  林珠  陈巧玲 《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0):1410-1413
目的:研究周期性牵张力对人成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机械应力状态下骨改建机理提供思路和线索。方法:通过体外细胞加载系统对培养的人成骨细胞施加8%形变率、6周/min的周期性牵张力24h,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对人成骨细胞中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对比杂交分析,检测周期性牵张力加载组成骨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结果:在所分析的21073条人类功能基因中,加载组与未加载组人成骨细胞之间差异表达显著的基因有2498条,其中表达上调的有899条(2.0倍以上),表达下降的有1599条(0.5倍以下)。这些基因表达产物涉及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周期调节等多个方面。结论:周期性牵张力对成骨细胞多种基因的表达产生了影响,成骨细胞的应力反应是一个复杂的,多基因参与调控的过程。这些变化的基因可能与成骨细胞的机械应力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97.
目的 筛选大鼠颅脑创伤后皮层差异表达的miRNA,为颅脑创伤治疗中的miRNA干预策略提供可供选择的目标miRNA.方法 利用miRNA芯片检测伤后6 h、24 h、48 h、72 h组各2例创伤大脑皮层组织与2例正常对照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随机挑选差异表达基因做PCR验证.结果 创伤后6 h组共有136个miRNA表达,其中2倍以上差异表达上调的13个,2倍以上差异表达下调的14个;24 h组共有118个miRNA表达,其中2倍以上差异表达上调的4个,2倍以上差异表达下调的23个;48 h组共有149个miRNA表达,其中2倍以上差异表达上调的16个,2倍以上差异表达下调的11个;72 h组共有203个miRNA表达,其中2倍以上差异表达上调的19个,2倍以上差异表达下调的5个.其中只有miR-21在4个伤后时间点上均高表达,分别为2.0215、2.0401、2.0702、2.7910.定量PCR验证结果提示芯片结果可信.结论 创伤大脑皮层的差异表达miRNA在以往文献中鲜见报道,对其干预有望成为颅脑创伤基因治疗的新靶向.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饥饿对大鼠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应用cDNA芯片以及Northern印迹等方法,了解在饥饿的情况下,大鼠脂肪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进一步分析饥饿对大鼠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结果在饥饿大鼠的基因表达谱中,总共有98个基因或EST发生了变化,其中许多与细胞分化有关的一些基因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结论在饥饿的情况下,大鼠脂肪细胞的分化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相似文献   
999.
癫痫患者脑组织PSD-93 mRNA表达上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癫痫患者脑组织中突触后密度-93(PSD-93)mRNA的表达,探讨其在癫痫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将56例癫痫患者分成耐药和非耐药两组,首先用基因芯片对其术后标本进行扫描,并与对照组比较,随后对目标基因PSD-93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进行验证。结果基因芯片检测发现与依赖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NMDARs)-一氧化氮(NO)信号有关的基因PSD-93在癫痫患者中表达上调,RT-PCR实验结果与基因芯片一致。RT-PCR电泳图的灰度值均数在对照组为23.577、非难治性癫痫组为56.931、难治性癫痫组为51.607,非难治性、难治性癫痫组与正常对照组灰度的比值中位数分别为2.415、2.189(P<0.05),而非难治性与难治性癫痫组灰度值比值为1.103(P>0.05)。结论脑细胞膜相关鸟苷酸激酶家族(MAGUK)蛋白信号转导复合体的分子接头蛋白基因PSD-93mRNA表达增加,其可能通过信号传导异常及神经元坏死参与了癫痫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00.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在国际上迅猛发展起来的一项高新技术,是生物技术与芯片技术相结合产生的。本介绍了基因芯片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