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1篇
  免费   182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28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42篇
基础医学   229篇
口腔科学   53篇
临床医学   198篇
内科学   127篇
皮肤病学   34篇
神经病学   69篇
特种医学   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71篇
综合类   217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58篇
药学   73篇
  4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14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3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88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22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MR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对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病理分级的预测价值分析。方法:2014年2月至2018年4月选择在南充市中心医院肿瘤科住院诊治的HCC患者74例,病理分级为Ⅰ级34例,Ⅱ级30例,Ⅲ级1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MRI与DWI检查,记录诊断特征与预测病理分级状况。结果:Ⅰ级患者中14例DWI为高信号,8例为低信号,12例为等信号;Ⅱ级患者中16例DWI为高信号,7例为低信号,7例为等信号;Ⅲ级患者中DWI为高信号。Ⅲ级患者的病灶ADC值显著低于Ⅰ级与Ⅱ级患者,Ⅱ级患者低于Ⅰ级患者,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74例患者中,MRIDWI都诊断为HCC,判断为Ⅰ级32例,Ⅱ级32例,Ⅲ级10例,诊断正确率为94.6%。以ADC值=1.42×10^-3mm^2/s与1.13×10^-3mm^2/s作为鉴别诊断HCC病理Ⅰ级/Ⅱ级和Ⅱ级/Ⅲ级的分级标准,诊断AUC值分别为0.786和0.739。结论:MRI DWI对HCC病理分级具有中等的预测诊断价值,可为HCC的病例分级补充提供有价值的鉴别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7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3):126-128+132
目的观察自拟降酸方联合非布司他治疗急性顽固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9月门诊收治的确诊为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患者100例,分为西药组和中西药组,西药组给予非布司他片,80 mg,每日1次口服,20 d为1个疗程。中西药组在西药组基础上给予降酸方,每日两次,20 d为1个疗程,早晚饭后半小时温服。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20 d后血尿酸、C反应蛋白及疼痛评分,评估两组有效率。并比较中西药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UA、CRP和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后两组UA、CRP和VAS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组愈显率为100%,明显好于西药组的14%(P0.05)。治疗前疼痛功能分级优0例,良4例,可38例,差8例。治疗3个月后优21例,良29例,可0例,差0例。治疗前CI(0.699,0.777),治疗后CI(0.224,0.300),值小的疗效好。结论自拟降酸方联合非布司他能显著降低血尿酸及C反应蛋白,并降低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单纯非布司他治疗,对于急性顽固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费用低廉,可以长期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3.
双源CT碘定量评价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双源CT双能量成像碘含量定量分析在术前判断肾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的价值,以评估其恶性程度,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双源CT皮髓期和实质期双能量增强扫描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肾透明细胞癌的患者共42例(低级别组25例,高级别组17例).分别比较皮髓期和实质期高低级别组肾透明细胞癌碘含量及标准化碘浓度(NIC)的差异,同时运用ROC曲线评估两项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 皮髓期及实质期低级别组肾透明细胞癌碘含量和NIC均高于高级别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实质期标准化碘浓度0.715作为诊断阈值,AUC最高,判断透明细胞癌病理分级的敏感性可达90%,特异性达82%.结论 双源CT碘含量尤其是标准化浓度可以较准确的判断肾透明细胞癌的病理分级,为定量评估其分化程度提供新的指标.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明确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肿瘤内磁敏感信号(ITSS)与灌注加权成像(PWI)转运常数(Ktrans)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以及两者在肾透明细胞癌(ccRCC)分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ccRCC并进行病理Fuhrman核分级(Ⅰ~Ⅳ)评估的患者,行2D多次屏气SWI和肾脏PWI扫描.评估测量ITSS等级与Ktran的平均值,对Fuhrman Ⅰ、Ⅱ、Ⅲ3组间分别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和方差分析,并分析ITSS等级和Ktrans平均值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分级诊断效能.结果 Fuhrman分级Ⅰ级8例、Ⅱ级16例、Ⅲ级12例,对应的ITSS等级分别为1.25±0.43、1.75±0.83和2.20±0.75,Ktrans值分别为(0.24±0.07)、(0.31士0.08)和(0.34士0.07)min-1,不同Fuhrman分级间ITSS等级和Ktans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6.089,P<0.05;F=4.116,P<0.05).ITSS与Ktrans总体呈中度正相关(r=0.536,P<0.01).以ITSS和Ktrans的ROC曲线鉴别高、低级别(FuhrmanⅢvs Ⅰ~Ⅱ) ccRCC的曲线下面积(AUC)、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高,分别为0.737、80.0%、37.5%和0.737、90.0%、68.8%.结论 ITSS和Ktrans可以为ccRCC术前分级诊断提供更加丰富的信息,从而有助于手术方案的制定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75.
AIMS: To determine interobserver variation in grading of dysplasia in Barrett's oesophagus (BO) between non-expert general pathologists and expert gastrointestinal pathologists on the one hand and between expert pathologists on the other hand. METHODS AND RESULTS: In this prospective multicentre study, non-expert and expert pathologists graded biopsy specimens of 920 patients with endoscopic BO, which were blindly reviewed by one member of a panel of expert pathologists (panel experts) and by a second panel expert in case of disagreement on dysplasia grade. Agreement between two of three pathologists was established as the final diagnosis. Analysis was performed by kappa statistics. Due to absence of intestinal metaplasia, 127/920 (14%) patients were excluded. The interobserver agreement for dysplasia [no dysplasia (ND) versus indefinite for dysplasia/low-grade dysplasia (IND/LGD) versus high-grade dysplasia (HGD)/adenocarcinoma (AC)] between non-experts and first panel experts and between initial experts and first panel experts was fair (kappa = 0.24 and kappa = 0.27, respectively), and substantial for differentiation of HGD/AC from ND/IND/LGD (kappa = 0.62 and kappa = 0.58, respectively). CONCLUSIONS: There was considerable interobserver variability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ND or IND/LGD in BO between non-experts and experts, but also between expert pathologists. This suggests that less subjective markers are needed to determine the risk of developing AC in BO.  相似文献   
76.
目的:分析我国儿科及儿科药学发展现状,为儿科事业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分析我国各省(市)医疗机构分布现状,研究我国儿童专科医院和妇幼(婴)医院在各省(市)的分布与发展现状,以各医疗机构中文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分析各医疗机构学科建设与医院发展情况。结果:目前在国家卫生与健康委员会医院等级信息库共登记有三级甲等医院706家,儿童类医疗机构共52家,其中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院共计22家,占总儿童医疗机构数量的42.31%。妇幼(婴)类医疗机构共计326家,其中三级甲等妇幼(婴)医疗机构共计18家,占总妇幼(婴)医疗机构数量的5.52%。三级甲等儿童专科医疗机构在三级甲等医疗机构中占比较低(占3.12%)。三级甲等儿童医院主要集中在华北(5家)、华东(9家)、华中地区(3家),西南(1家)、西北(2家)、东北(2家)地区较为缺乏。结论:目前我国高水平儿童专科医院分布较为集中,部分地区儿童专科医院需要重点帮扶。  相似文献   
77.
提出正确处理古籍保护和古籍价值利用之间的关系,从中医古籍所具有的文物价值、学术价值、艺术价值及实用价值4个维度进行分析,探索从中医古籍价值属性角度建立中医古籍定级指标体系,并从中医古籍的保护等级、保护内容、保护模式、保护措施等方面构建中医古籍保护框架,以期使中医古籍的多维价值得到最大的发挥与利用。  相似文献   
78.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缺血性中风治法的分布进行研究,评估其临床疗效价值。方法 检索1978年1月至2018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Infrastructure Database,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riodical Database,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Sino Med)。基于上述四大数据库内检索有关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研究文献。对各个文献证候、治法、方药等信息进行规范化、等级化采集处理后建立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与治法数据库。运用量表评价和等级化赋分方法分析证候要素和治法,通过Kendall''s tau-b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种统计方法描述缺血性中风证候要素与治法之间、各证候要素间、各治法间的相关性及其分布。结果 通过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纳入文献具有同质性、可进行后续统计量的合并。本研究共纳入450条证候、治法,经统一规范化拆分后得到1 287个单一证候要素,1 562个单一治法。各证候要素与其相对应的治法(除窍闭-开窍)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除了相对应的证候要素与治法外,痰湿-益气(-0.52),气虚-开窍(-0.56)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课题组以Ⅰ类,Ⅱ类,Ⅲ类由高至低代表证候和治法要素的重要性。气虚、血瘀和火热、痰湿、腑实是缺血性中风Ⅰ类证候要素;阴虚、内风为其Ⅱ类证候要素;阴虚与阳虚为其Ⅲ类证候要素;袪痰湿、清热、通腑和熄风、活血化瘀、益气是缺血性中风Ⅰ类治法,袪痰湿、清热、通腑相伴出现的可能性较大;熄风、活血化瘀、益气相伴出现的可能性较大。滋阴、理气是缺血性中风Ⅱ类治法,其关联性较高,常相伴出现。开窍、补阳、通络分别为缺血性中风Ⅲ,Ⅳ,Ⅴ类治法。结论 气虚、血瘀、痰湿、火热、腑实是缺血性中风主要证候要素,气虚血瘀、痰热腑实为其主要证候类型;袪痰湿、清热、通腑和活血化瘀、熄风、益气治法在缺血性中风治疗中占据主要地位;临床治疗缺血性中风时,袪痰湿、清热、通腑治法常联合使用,活血化瘀法常与益气熄风法联合使用,以起协同增效之力。  相似文献   
79.
80.
不同类型IgA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IgA肾病(IgAN)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59例IgAN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将其分为孤立性镜下血尿型、尿检异常型、反复发作肉眼血尿型、血管炎型、大量蛋白尿型、高血压型等七型。对各类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的回顾性分析。结果:IgAN患者759例,平均起病年龄(30·0±10·0)岁,男女性别比为0·98:1。其中,孤立性镜下血尿型占2·8%,反复发作肉眼血尿型13·2%,尿检异常型42·9%,新月体型7·2%,大量蛋白尿型10·9%,高血压型18·9%。各类型IgAN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显著不同:孤立性镜下血尿型以镜下血尿为唯一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较轻。尿检异常型为IgAN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47%的患者在体检中发现,因而起病隐匿。反复发作肉眼血尿型起病年龄为24岁,与平均年龄相比差异显著(P<0·001),69%的患者在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前驱症状。血管炎型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时常合并有大量蛋白尿[(3·35±2·90)g/24h],肾功能不全(SCr1·23±1·05)mg/dl。大量蛋白尿型青年男性多见,起病即表现为大量蛋白尿[(5·26±3·37)g/24h],与其他各型相比有显著区别(P<0·05),常合并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预后不良因素。高血压型亦以男性多见(男∶女1·87∶1),与平均男女比例相比有显著区别(P<0·001),起病年龄平均为33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63.2%的患者起病即有肾功能损伤。结论:不同类型IgAN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显著不同,提示它们在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上均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