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1篇
药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霉酚酸酯分散片治疗狼疮性肾炎的血药浓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霉酚酸酯(MMF)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狼疮性肾炎(LN)和其它重症。肾小球肾炎,监测其血药浓度有助于减少并发症。近年国内研制的MMF分散片,其药代动力学和血药浓度有何特点尚缺乏研究,本文就此作初步探索。方法:10例[女7例,男3例,平均年龄[(25.0±8.4)岁]活动性Ⅳ型LN患者,采用激素联合MMF分散片(赛可平,0.75g2/d)治疗。MMF分散片服用方法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例:一组先空腹服药,1周后改进餐时服药;另一组先进餐时服药,1周后改空腹服药。两组均在服药1周时采集12个点血样(0、15min、30min、45min.1h、1.5h.2h、4h、6h、8h、10h、12h)。HPLC法测定血浆霉酚酸(MPA),采用直接法和三点法(C0,C0.5h,C2h)计算MPA-AUC0-12h。结果:(1)MMF分散片空腹服药Tmax、Cmax、AUC0-12h分别为(0.57±0.26)h、(16.06±5.30)mg/L和(34.53±8.89)mg·h/L;餐时服药时分别为(0.87±0.42)h、(11.00±4.41)mg/L和(32.05±9.82)mg·h/L。(2)与空腹服药相比,餐时服药时Cmax平均值下降31.5%(P〈0.05),AUC0-12h平均值下降7.2%(P〉0.05)。(3)20例次血药浓度AUC,三点法平均值为(34.06±8.39)mg·h/L,直接法为(33.29±9.21)mg·h/L。两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相关分析显示,三点法与直接法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r=0.94,P〈0.05)。(4)2例患者在空腹服药时出现胃肠道反应,在餐时服药时症状减轻。结论:LN患者服用1.5g/d MMF分散片能获得满意的血药浓度。餐时服药明显降低峰值Cmax减轻胃肠道反应,但对AUC0-12h影响较小。三点法仍可用于计算MMF分散片MPA AUC0-12h。  相似文献   
2.
难治性狼疮性肾炎多靶点治疗前瞻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以静脉环磷酰胺(CTX)冲击后续硫唑嘌呤(Aza)维持治疗为对照,前瞻性研究普乐可复(FK506)、霉酚酸酯(MMF)联合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LN)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经肾活检诊断为Ⅳ、Ⅳ+Ⅴ、Ⅲ+Ⅴ型和Ⅴ型活动性LN 92例,男女比例为1676,年龄在12~60岁,随机分为多靶点治疗组(诱导期FK506剂量为3~4 mg/d,MMF剂量为0.75~1.0 g/d;维持期剂量FK506剂量为1.5~2.0 mg/d,MMF剂量为0.5~0.75 g/d)和CTX-Aza组[诱导期采用IVC治疗0.5~1.0 g/m2BSA,1/月,维持期予Aza治疗1~2 mg/(kg·d)].总疗程18个月,诱导期初定6个月;若6个月内未达完全缓解(CR),诱导期延长至9个月.两组患者均采用静脉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后口服泼尼松[起始剂量0.6 mg/(kg·d)]治疗.主要评价指标为诱导治疗期完全缓解率(CR,定义为尿蛋白定量<0.4 g/24h,尿红细胞<10万/ml,无管型尿和白细胞尿,血白蛋白≥35 g/L,SCr正常或上升不超过基础值的15%. 结果(1)多靶点治疗组Ⅳ型LN诱导治疗期CR率与CTX-Az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5.0% vs 60.0%,P>0.05).(2)多靶点治疗组Ⅳ+Ⅴ型LN诱导治疗期CR率显著高于CTX-Aza组(75.0% vs 16.7%.P<0.05).并且治疗9个月时多靶点治疗组尿蛋白正常的患者比例也显著高于CTX-Aza组(72.7% vs 16.7%,P<0.05).(3)多靶点治疗组,Ⅳ型、Ⅳ+Ⅴ型LN患者诱导治疗期CR率都较高,均为75.0%,其次是Ⅲ+Ⅴ型(66.7%).Ⅴ型LN诱导治疗期CR率最低,仅16.7%,显著低于Ⅳ型、Ⅳ+Ⅴ型LN(P<0.05).(4)诱导治疗期由6个月延长至9个月后,多靶点治疗组Ⅳ+Ⅴ型LN、CTX-Aza组Ⅳ型和Ⅳ+Ⅴ型LN的CR率有所增加.(5)多靶点治疗组24例患者在诱导治疗完成后接受重复肾活检,结果显示肾组织AI评分均值由9.0±4.0降至2.1±1.7(P<0.01),AI≥8分的患者比例也由75%降至4.2%(P<0.01).同时肾组织CI评分均值由0.7±1.0增至2.2±1.3(P<0.01),CI≥3分的患者比例从12.5%增加至37.5%(P<0.05).(6)多靶点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包括肝酶升高、胃肠道症状、白细胞减少、感染、脱发、血压升高、糖代谢异常等,未见月经紊乱和停经报告.多靶点治疗组胃肠道症状、WBC减少、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TX-Aza组(P<0.05);血压升高发生率则高于CTX-Aza组(17.74% vs 0%,P<0.05). 结论多靶点诱导治疗对Ⅳ型、Ⅳ+Ⅴ型和Ⅲ+Ⅴ型LN均有显著疗效,并且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类型IgA肾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0,自引:8,他引:12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IgA肾病(IgAN)患者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59例IgAN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将其分为孤立性镜下血尿型、尿检异常型、反复发作肉眼血尿型、血管炎型、大量蛋白尿型、高血压型等七型。对各类型患者进行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的回顾性分析。结果:IgAN患者759例,平均起病年龄(30·0±10·0)岁,男女性别比为0·98:1。其中,孤立性镜下血尿型占2·8%,反复发作肉眼血尿型13·2%,尿检异常型42·9%,新月体型7·2%,大量蛋白尿型10·9%,高血压型18·9%。各类型IgAN患者的临床表现有显著不同:孤立性镜下血尿型以镜下血尿为唯一临床表现,临床表现较轻。尿检异常型为IgAN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47%的患者在体检中发现,因而起病隐匿。反复发作肉眼血尿型起病年龄为24岁,与平均年龄相比差异显著(P<0·001),69%的患者在起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前驱症状。血管炎型以血尿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时常合并有大量蛋白尿[(3·35±2·90)g/24h],肾功能不全(SCr1·23±1·05)mg/dl。大量蛋白尿型青年男性多见,起病即表现为大量蛋白尿[(5·26±3·37)g/24h],与其他各型相比有显著区别(P<0·05),常合并有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预后不良因素。高血压型亦以男性多见(男∶女1·87∶1),与平均男女比例相比有显著区别(P<0·001),起病年龄平均为33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63.2%的患者起病即有肾功能损伤。结论:不同类型IgAN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等方面均有显著不同,提示它们在发病机制、治疗方法上均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4.
目的:呋喃香豆素类(补骨脂素类)是导致葡萄柚汁与药物相互作用的重要成分。本研究拟调查该类化合物在其它柑橘类果汁中的存在,并比较这些果汁对细胞色素P450(CYP)3A活性的抑制强度。方法:用梯度高压液相色谱法测定柑橘类的鲜榨果汁中6种呋喃香豆素化合物的组成与含量。以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肝微粒体的睾酮613.羟化活性测试每种果汁对CYP3A的抑制作用。结果:与葡萄柚汁比较,Jaffa sweetie果汁中呋喃香豆素的组成与含量基本相同,对CYP3A的抑制强度也相当;日本红柚、溪蜜柚和金柚的果汁中呋喃香豆素组成相似但含量较低,对CYP3A的抑制强度也较弱;常山胡柚、甜橙与宽皮橘果汁中呋喃香豆素种类少且含量极低。且多数对CYP3A无抑制作用。结论:根据呋喃香豆素组成可以预测柑橘类果汁因为抑制CYP3A引起的药物相互作用;琯溪蜜柚及近缘品种的果汁可能导致类似于葡萄柚汁的药物相互作用,有必要在临床上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既往研究证实多靶点疗法(MT)治疗Ⅳ+Ⅴ型狼疮性肾炎(LN)较传统静脉环磷酰胺冲击疗法(IVCY)能获得更高的诱导缓解率,本研究进一步探讨MT治疗Ⅳ+Ⅴ型LN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经肾活检证实的Ⅳ+Ⅴ型LN患者随机分为MT组(MT诱导缓解后MT维持,40例),和IVCY-硫唑嘌呤(AZA)组(IVCY诱导缓解后AZA维持,40例)。两组均同时予口服激素,总随访时间24月。主要疗效指标为完全缓解率,次要指标包括部分缓解、复发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MT组和IVCY-AZA组分别有36例(90%)和24例(60%)获得诱导缓解(P0.01),MT组6月(45%vs12.5%,P0.01)和24月完全缓解率(80%vs47.5%,P0.01)显著高于IVCY-AZA组。MT组和IVCY-AZA组分别有36例、21例进入维持期观察,两组24月内肾脏复发率(8.3%vs4.8%,P0.05)及肾脏无复发生存率无明显差异。诱导期MT组和IVCY-AZA组感染发生率均为22.5%,IVCY-AZA组脱发、胃肠道症状发生率高于MT组(17.5%vs2.5%,22.5%vs5%,P0.05),新发高血压仅出现在MT组。维持期MT组和IVCY-AZA组分别有11.1%和28.6%患者出现白细胞减低(P0.05)。结论:采用多靶点疗法诱导,并维持治疗Ⅳ+Ⅴ型LN能获得较高缓解率、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危象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危象(hypertensive crises)通常按靶器官的功能状况分为高血压急症(hypertensive urgencies)和高血压危症(hypertensive emergencies)。如果血压急剧升高同时伴有急剧或者进行性靶器官损害称为高血压危症;如不存在急性靶器官损害,则称为高血压急症,包括较重的3级高血压、高血压伴有视乳头水肿和严重的围术期高血压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肾损伤(ARF)患者肾功能恢复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血清肌酐(Scr)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9月我院94例ARF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均治疗28d.统计对比两组疗效,对比两组肾功能指标 [尿素氮(BUN)、24h尿蛋白定量(24hUPro)]及血清β2-MG、Scr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BUN、24hUPro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观察组血清β2-MG、Sc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愈率93.62%(44/47)高于对照组的76.60%(36/47),且转血透治疗率6.38%(3/47)低于对照组的19.15%(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ARF可有效促进肾功能恢复,治疗效果显著,并能降低血清β2-MG、Scr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贫血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临床和肾活检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235例,分析贫血的发生率、贫血的性质及其与肾小管功能、血清肌酐(SCr)和胱抑素C(cystatinC,Cys-C)水平以及代谢指标及其他血管并发症的关系。结果:235例糖尿病肾病患者总的贫血发生率为43.8%,SCr正常患者即已出现相当比例的贫血;患者大部分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红蛋白(Hb)与RBP、NAG水平成负相关(r=-0.310,-0.353,P〈0.01),贫血组肾小球滤过率(eGFR)正常者大部分已存在肾小管功能损害;SCr在正常情况下贫血组肾小管病变较非贫血组更重;Hb与eGFR、Cys-C成正相关(r=0.365,0.578,P〈0.01),在eGFR下降前即出现贫血;Cys-C升高者小管病变更重;非贫血组胰岛素及C肽水平明显高于贫血组;非贫血者三酰甘油水平较高,贫血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更高;Hb与血清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水平成正相关(r=0.504,0.282,P〈0.05),非贫血组患者体重指数高于贫血组;贫血组视网膜病变及心脏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贫血组(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贫血的发生率高,并且出现时间早,它与患者的肾小管间质病变密切相关,在GFR下降前即可出现贫血。糖尿病肾病的贫血除与患者的肾功能有关外,还与体内存在的代谢异常及患者的营养状态相关。贫血是糖尿病肾病患者出现其他血管并发症的高危因素。因此,认识糖尿病肾病患者贫血的特点,早期纠正贫血对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V型狼疮性肾炎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TW)治疗V型狼疮性肾炎(LN)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临床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经肾活检诊断为V型LN(ISN/RPS2003肾脏病理分型标准)的患者60例[女性53例,男性7例,平均年龄(32.7&#177;11.9)岁],尿蛋白均≥1.0g/24h,血清肌酐正常,采用激素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6月。根据治疗前尿蛋白水平分为大量蛋白尿组(尿蛋白≥3.5g/24h)和非大量蛋白尿组(尿蛋白〈3.5g/24h)两组。观察治疗不同时间的临床疗效。完全缓解定义为尿蛋白〈0.4g/24h,血清白蛋白≥35g/L,血清肌酐正常,无肾外活动。部分缓解定义为尿蛋白较基础值减少50%以上,血清白蛋白≥30g/L,血清肌酐正常。结果:激素联合TW平均治疗(23.2&#177;20.2)个月,平均随访(36.4&#177;26.7)个月。随访中共42例(70%)获完全缓解,8例(13.3%)部分缓解,总缓解率83.3%,随访1年、2年、3年、5年的累积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1%,83%,83%和83%,累积总缓解率分别为87%,87%,87%和87%。非大量蛋白尿组随访1年、2年、3年、5年的累积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1%vs57%,91%vs73%,91%vs73%,91%vs73%,P〈0.01)和累积总缓解率(分别为90%vs82%,90%vs82%,90%vs82%,90%vs82%,P〉0.05)均高于大量蛋白尿组。随访期内无一例死亡或进入终末期肾衰,人肾存活率均为100%。共11例(22%)肾病复发,1年、2年、3年、5年的累积复发率分别为9%、17%、21%和39%。不良反应包括闭经(62.8%)和月经紊乱(16.3%),白细胞减少(8.3%),肝酶升高(6.7%),带状疱疹(6.7%),胃肠道症状(3.3%),股骨头坏死(3.3%)和糖尿病(1.7%),无一例并发严重感染。结论:激素联合TW治疗V型LN有显著疗效,但仍需前瞻性对照研究加以证实。TW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闭经,无严重不良反应,临床应用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0.
有机溶剂相关性肾病综合征(一种新发现的中毒性肾病?)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分析有机溶剂相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及肾组织病理特点。万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0月至2008年4月在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住院经临床及肾活检诊断为有机溶剂相关性。肾病综合征18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接触有机溶剂的种类、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肾组织病理特点及初步随访结果。结果:(1)18例有机溶剂相关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多见于青年男性,其中男性15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为(26.1&#177;11.9)岁,所有患者均表现为中-重度水肿,大量混合性蛋白尿,平均尿蛋白(9.67&#177;2.85)g/24h,其中4例患者入院时出现血压升高。(2)肾小管损伤标记物尿NAG酶及RBP均明显升高,其中尿NAG酶平均(67.5&#177;40.4)u/g&#183;cr。所有患者均无镜下血尿、糖尿及氨基酸尿。(3)18例患者血白蛋白均明显降低,平均(17.5&#177;2.5)g/L,总胆固醇水平均明显升高,平均(11.5&#177;2.87)mmol/L。9例患者入院时出现血肌酐升高,平均(130.8&#177;73.7)μmoL/L。16例患者血免疫球蛋白IgG显著降低,平均为(3.93&#177;2.61)g/L。(4)所有患者肾活检病理示肾小球病变轻,表现为轻度节段系膜增生性病变或无系膜增生性病变,但均可见足细胞数目减少,13例患者出现节段壁层上皮细胞增生,16例患者出现肾小管返流。所有患者均存在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刷状缘脱落,但无间质炎细胞浸润。(5)18例患者对免疫抑制剂治疗均无明显疗效,随访时间1~43月,2例(11.1%)患者死亡,7例(38.89%)患者出现肌酐倍增,其中3例(16.67%)患者进入ESRD期。结论:有机溶剂相关性肾病综合征是一种新发现的肾脏疾病,多见于中青年男性,临床表现为超大量蛋白尿伴近端小管损伤,表现为尿NAG酶,尿RBP升高,混合性蛋白尿,尿渗量正常,无糖尿及氨基酸尿;肾活检病理表现为足细胞数目减少,节段壁层上皮细胞增生,肾小管返流以及近端小管病变;该病对免疫抑制剂治疗反应不佳,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