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7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36篇
耳鼻咽喉   2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31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15篇
临床医学   322篇
内科学   91篇
皮肤病学   11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34篇
外科学   160篇
综合类   799篇
预防医学   162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289篇
中国医学   97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77篇
  2012年   89篇
  2011年   104篇
  2010年   139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20篇
  2005年   166篇
  2004年   138篇
  2003年   131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71.
采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察和厚朴酚(honokiol,Hnk)对急性分离的小鼠背根神经节上河豚毒素敏感型(TTX-S)钠电流及其通道动力学的影响,探讨Hnk可能的镇痛机制及作用靶点。结果显示:和厚朴酚浓度依赖性地抑制TTX-S钠电流,30 μmol/L和厚朴酚可以使稳态激活曲线向较正电压方向偏移达10.2 mV,通道失活后恢复时间明显延长,但对稳态失活动力学特征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微创下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修复急性跟腱断裂患者的远期预后。方法选择2010年1~11月保定市第二医院接诊的40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微创下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修复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切口Krackow的缝合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Arner Lindholm功能评分以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Arner Lindholm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5.0%(19/20)比7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0%(1/20)比35.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下小切口卵圆钳辅助穿针修复方式治疗急性跟腱断裂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3.
颅内动脉瘤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 ] 。部分颅内动脉瘤因瘤体巨大或与载瘤动脉关系密切 ,或反复出血 ,常规手术易致瘤体破裂、出血而使手术病死率高 ;或在常规下无法操作[2 ] 。深低温停循环可提供低温和控制性降压 ,为医生提供了安全的脑保护阶段和比较清晰的术野 ,为完成这类手术提供了技术保障。 2 0 0 2年 3月 14日 ,我院成功完成了 1例深低温停循环颅内动脉瘤钳闭术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术前准备1.1 临床资料 患者 ,39岁 ,男性 ,因头痛、呕吐 ,右侧肢体偏瘫伴失语入院 ,经CT和脑血管造影发现 :脑室…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青岛妇女儿童医院行微创卵巢囊肿剥除术1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行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45例行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单孔组)、50例行多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多孔组)。比较3组的一般资料、术中指标、术后指标及围手术期并发症。 结果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单孔组、多孔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3.3±6.5)min 、(70.8±6.6)min、(52.3±6.2)min,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单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与多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单孔组、多孔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分别为(11 850.7±142.2)元、(12 934.6±138.9)元、(11 883.1±131.9)元,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的住院费用低于单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与多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单孔组、多孔组患者的术后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分别为(2.0±0.8)分、(1.9±0.7)分、(2.5±0.8)分,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的术后24 h VAS低于多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与单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单孔组、多孔组患者的术后1个月切口美容评分(cosmetic score, CS)分别为(21.1±0.9)分、(21.1±0.9)分、(17.5±0.6)分,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的术后1个月CS高于多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组与单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9)。3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术后体象量表评分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壁缝合钳辅助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与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缩短、住院费用降低的优势;与多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比较,具有减轻疼痛、美观的优势;可作为一种符合经济效益的手术方式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表麻电子喉镜下以喉息肉钳行声带息肉摘除术的疗效。方法对200例患者行门诊电子喉镜下以喉息肉钳声带息肉摘除术。一次性完成手术182例,2次完成手术15例,手术失败3例。结果术后1个月所有患者无声音嘶哑,嗓音恢复正常。结论电子喉镜下以喉息肉钳声带息肉摘除具有视野清晰简便、操作准确、器械简单、微创费用低廉、疗效确切等优点。  相似文献   
76.
患儿男,10个月。其父母诉患儿在玩耍中,不慎将一金属钥匙环吞入胃内,钥匙环大小约6.2cm×3.4cm。在当地医院就诊,建议禁食后转入我院治疗。患儿入院后在胃镜下行胃内异物取出术。在未用麻醉的情况下,助手将患儿头颈部固定,术者插入胃镜,在胃体中部见钥匙环黏附于胃黏膜  相似文献   
77.
目的:研究一种具有生长激素释放活性的脑肠肽(Ghrelin)对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解消化法获得大鼠单个心室肌细胞,通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研究不同浓度(10 nmol/L、100 nmol/L及1μmol/L) Ghrelin对L型钙电流的影响。结果:10 nmol/L、100 nmol/L及1μmol/L Ghrelin依次抑制大鼠心室肌细胞L型钙电流峰电位,抑制率分别为:8.95%±2.13%、31.18%±4.78%及64.63%±8.57%,(P<0.05);I-V曲线上移,通道半数失活电压从(-1.34±1.9) mV分别降至(-8.04±1.32)mV、(9.76±1.17)mV及(-11.81±0.73)mV(P<0.05),并延长失活后恢复时间由给药前τ值63.23±9.32,分别增至98.95±10.74、109.56±13.42和127.39±1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hrelin通过加快L型钙电流的失活及延长失活后恢复时间,具有浓度依赖性地抑制L型钙电流。  相似文献   
78.
目的 利用银杏内酯B(GB)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分化成熟,研究其分化的神经样细胞的电生理特征及免疫学特征.为临床治疗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提供最合适种子细胞.方法 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对GB诱导的细胞进行多个时间点观察其细胞形态学改变,并对诱导后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应用膜片钳技术,采取全细胞记录方式,对由GB诱导的大鼠BMSC进行诱导前及诱导后多个时间点的电生理测定.结果 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细胞:CHAT:(34.8%,n=12);GFAP:(31.6%,n=12);NSE:(21.3%,n=12);膜电位随着时间的变化:未分化细胞的峰值电流(1.45 ±0.15PA/PF,n=10),诱导后的神经元样细胞(2.18 ±0.14 PA/PF,n=12)变化显著(P<0.05).结论 大鼠BMSC经过GB诱导后免疫特性及膜电位均发生改变,显示诱导后细胞有神经干细胞的免疫学特点,可以作为一种调节神经免疫力及修复力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79.
马显华 《贵州医药》2012,36(1):75-76
上尿路结石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随着医疗卫生水平的逐渐提高,如何为患者进行安全有效且创伤较小的取石已经成为临床医生研究的主要方向.微创经皮肾经,由于其手术的微创,术中患者创伤小,手术清除结石率高,患者恢复快等优点[1、2],正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临床治疗上尿路结石中.我院为探讨此手术方法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现对65例患者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5例患者为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上尿路结石的病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0例,患者年龄在19~61岁之间,平均38.78±10.31岁.患者结石部位包括:肾盏和肾盂结石35例,输尿管上段结石11例,单侧肾鹿角形或铸形结石10例,双侧肾铸形或鹿角形结石2例,肾结石合并输尿管上段结石7例.65例患者中,有11例患者有结石手术史,有10例患者既往进行过体外冲击波碎石.  相似文献   
80.
1.1出血 多见于孕10周左右的或大月份人工流产术,胚胎组织钳出后子宫不能马上收缩造成出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