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629篇
  免费   9786篇
  国内免费   7577篇
耳鼻咽喉   1363篇
儿科学   1155篇
妇产科学   1858篇
基础医学   9514篇
口腔科学   6937篇
临床医学   31540篇
内科学   11094篇
皮肤病学   562篇
神经病学   4729篇
特种医学   10709篇
外国民族医学   120篇
外科学   42041篇
综合类   68324篇
预防医学   12966篇
眼科学   1660篇
药学   25560篇
  430篇
中国医学   18128篇
肿瘤学   4302篇
  2024年   1330篇
  2023年   4763篇
  2022年   3883篇
  2021年   5384篇
  2020年   5648篇
  2019年   5685篇
  2018年   2688篇
  2017年   4865篇
  2016年   5921篇
  2015年   6698篇
  2014年   11593篇
  2013年   12124篇
  2012年   15126篇
  2011年   16295篇
  2010年   14878篇
  2009年   14402篇
  2008年   15848篇
  2007年   14338篇
  2006年   12978篇
  2005年   13710篇
  2004年   11236篇
  2003年   10111篇
  2002年   8131篇
  2001年   7303篇
  2000年   5516篇
  1999年   4125篇
  1998年   3544篇
  1997年   3162篇
  1996年   2818篇
  1995年   2220篇
  1994年   1783篇
  1993年   1137篇
  1992年   846篇
  1991年   806篇
  1990年   641篇
  1989年   735篇
  1988年   227篇
  1987年   167篇
  1986年   137篇
  1985年   93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27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血清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变化及与甲状腺激素、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宜昌市夷陵医院收治的126例甲亢患者作为甲亢组,根据患者近3个月的PⅠNP水平将患者分为3个亚组:控制有效组(PⅠNP<6.5%)47例、控制一般组(6.5%≤PⅠNP<8.0%)36例、控制较差组(PⅠNP≥8.0%)43例。同期选择进行健康体检的非甲亢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受试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25-羟基维生素D[25-(OH)D]、甲状旁腺素(PTH)、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 Laps)、N端中段骨钙素(N-MID OT)、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PⅠNP)水平。结果甲亢组患者血钙、血磷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PⅠNP水平升高,甲亢患者PTH、25-(OH)D、N-MID Osteocalcin、β-Cross Laps、TPⅠNP呈下降趋势(P<0.05),PⅠNP与PTH、25-(OH)D、N-MID Osteocalcin、β-Cross Laps、TPⅠNP呈负相关(P<0.05)。结论甲亢患者存在骨代谢异常,且源氨基酸控制越差,骨代谢异常越明显,甲亢患者严格控制源氨基酸的同时应注意骨质疏松的预防。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PFNA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4例合并内科疾病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行闭式复位,C-型臂透视下复位满意后置入PFNA固定。按Harris评分标准对髋关节评分。结果 24例患者手术时间30~65 min,术中出血80~200 m L,术中无输血病例,术后未放置引流,切口均Ⅰ期愈合,原有内科疾病无加重。患者均获6~14个月的随访,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15~24.2周。1例螺旋刀片向外滑动约0.5 cm,但未切割出头,发生轻度髋内翻畸形。无1例压疮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术后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达95.83%(23/24)。结论应用PFNA治疗合并内科疾病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创伤小,固定牢固,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3.
目的:分析超声内镜引导下经支气管针吸活检(endobronchial ultrasound-guided transbronchial needle aspiration,EBUS-TBNA)术中肿大纵隔淋巴结的超声图像特点,探讨EBUS-TBNA超声内镜对纵隔淋巴结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以期提高EBUS-TBNA对纵隔淋巴结恶性病变的活检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8年11月行EBUS-TBNA患者的超声内镜图像。我们使用以下EBUS超声内镜特征来预测淋巴结的良恶:回声,长轴长度,短轴长度,纵横比,形态,边界,淋巴门有无,淋巴结内血流信号分级。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最终病理结果或临床随访结果进行比较。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肿大淋巴结EBUS-TBNA超声内镜下的特征与良恶性的相关性,以 P<0.05 为标准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130例纵隔淋巴结肿大患者的227个淋巴结进行回顾性分析,67.4%的肿大淋巴结被证实为恶性转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回声、长轴及短轴的长度、正常淋巴门结构的消失是诊断恶性淋巴结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纵隔恶性淋巴结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可以通过这些超声特征提高EBUS-TBNA对纵隔恶性淋巴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4.
三踝骨折是一种严重复杂的关节损伤,主要由联合外力所致,以青壮年多见,约占全身骨折的3.92%[1]。三踝骨折属关节内骨折,又称Cotton骨折,常同时伴有周围的韧带损伤。三踝骨折需解剖复位和牢固的内固定治疗,以促进踝关节功能的恢复,如处理不当,易发生创伤性关节炎,导致踝关节功能明显障碍,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回顾分析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8月经手术治疗且获得随访、疗效满意的36例三踝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改良大骨瓣联合软通道微创介入逐渐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方便选择自2009年12月—2014年11月该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病例7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2组,每组35例,改良组施行改良大骨瓣联合软通道微创介入逐渐减压术,对照组按标准大骨瓣开颅、硬脑膜一次性全切开,对比分析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结果改良组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大面积脑梗塞及弥漫性脑肿胀等并发症9例(25.7%,9/35),预后良好者23例(65.7%,23/3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19例(54.3%,19/35),预后良好者14例(40.0%,14/3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和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大骨瓣联合软通道微创介入逐渐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效果良好,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比较微创与传统术式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SandersⅡ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微创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早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测量术前、术后Bhler角、Gissane角,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后足评分及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60±19)m L比(206±41)m L],早期并发症、晚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0.0%比13.3%(4/30);26.7%(8/30)比100.0%(3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Bhler角、Gissane角均高于治疗前[(27±5)比(14±4)、(116±19)比(88±11);(26±6)比(14±4)、(115±21)比(88±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SF-36评分、AOFAS后足评分均高于治疗前[(80±12)分比(51±9)分、(90±16)分比(58±12)分;(71±10)分比(51±10)分、(84±13)分比(60±11)分],VAS评分低于治疗前[(1.8±0.5)分比(7.4±1.5)分,(2.0±0.6)分比(7.5±1.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微创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可以获得与传统内固定治疗接近的疗效,且对患者创伤小,早晚期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有利于患者距下关节功能的恢复,可加速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8.
目的:分析总结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抗感染加人工配合阴道冲洗上药等方法来治疗。结果:所选的90例患者使用本研究所用方法后,有92%治愈,有8%明显好转;而通过传统方法治疗的90例患者,仅有60%的患者治愈,15%好转,还有25%的患者病情无变化。结论:通过抗感染加人工配合阴道冲洗上药的方法,对于治疗子宫内膜炎具有较明显的效果,治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激素(PTH)对大鼠牵张成骨(DO)过程中ONC、OPN、C-FOS、COL1、VEGF、RUNX2、ALP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大鼠制备大鼠下颌骨DO模型。随机分5组,每组6只。第1组(只有牵张无PTH),术后8周取材,应用HE染色及微CT检测,以确定成骨情况。第2组(有牵张无PTH),第3组(有牵张有PTH),第4组(无牵张有PTH),第5组(对照组:无牵张无PTH)。2、3、4组及对照组术后1周取材,RT-PCR测定ONC、OPN、C-FOS、COL1、VEGF、RUNX2、ALP基因的表达。结果第1组,新骨形成,骨质充满牵张区,骨质连续,大鼠建模成功。RT-PCR检测结果显示,2、3、4组与对照组比较,OPN、COL1、RUNX2、ALP基因表达有明显提高(P<0.05),其中第3组最为明显。ONC、C-FOS、VEGF基因2、3、4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H在 DO 过程中,间歇性给以 PTH的作用只有在牵张期发挥作用,其对 OPN、COL1、RUNX2、ALP基因表达能够获得理想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0.
目的研究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伤口并发症发生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骨科就诊的280例跟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观察切开复位内固定伤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析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入组280例患者中,发生伤口并发症72例、并发症发生率25.71%;单因素分析:不同年龄、合并糖尿病、手术时机、手术操作时间、牵开方式患者的跟骨骨折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高龄、合并糖尿病、早期手术、手术时间长、静态牵开是跟骨骨折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伤口并发症的发生受到患者自身因素、手术因素的影响,推迟手术、缩短手术时间、动态牵开、纠正血糖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